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10: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
——孙中山(近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礼运》(古代)
公 民 的 追 求:
迈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1949-1956)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公 民 的 追 求:
迈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1949-1956)
为了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思想。
——19世纪3040年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形式,指通过生产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列宁
过渡时期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本质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革命。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就随着改变,我们的人民民主法制,也就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就是说,我们的法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不断改进的、革命的人民民主法制。
——《周恩来年谱》 1954年1月14日节选
公 有
民 主
探究一:解读社会主义概念
思考:谈谈你眼中的社会主义。
公 民 的 追 求:
迈向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1949-1956)
公 民 之 路

过渡时期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本质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革命。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就随着改变,我们的人民民主法制,也就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就是说,我们的法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不断改进的、革命的人民民主法制。
——《周恩来年谱》 1954年1月14日节选
探究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改造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
国内的阶级矛盾突出表现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即在农村中的主要矛盾就变成广大农民跟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势力的矛盾,在城市,主要矛盾就变成无产阶级跟资产阶级这样一个矛盾了。……所谓改造,在经济上,就是要使他们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但又要使他们有利可图,有适当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是落后的,要实现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周恩来年谱》1952年6月19日节选
(一)追“公”之路


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一样,具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的本质。因此,对于资产阶级行贿、欺诈、牟取暴利、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如果不加以打击和铲除而任其发展下去,前途将不堪设想。
——《周恩来年谱》1952年1月5日节选
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中国古代和建国初农业、手工业发展状况
——由私转公,解放生产力
探究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改造
(一)追“公”之路
1956年1月15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出席北京市各界二十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联欢大会,庆祝北京市农业、手工业全部实现合作化和全国第一个城市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探究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改造
(一)追“公”之路
——由私转公,解放生产力
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一五计划时期的鞍山钢铁厂和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一)追“公”之路 ——产力提高,奠基工业化
公 民 之 路

过渡时期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本质发生变化,这就是一个革命。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就随着改变,我们的人民民主法制,也就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就是说,我们的法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不断改进的、革命的人民民主法制。
——《周恩来年谱》 1954年1月14日节选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从左至右依次为: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
(二)追“民”之路
——民主法制,凝聚公信力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
问题1:宪法内容可以体现出哪些基本原则?
问题2:哪些政治制度可以体现这些原则呢?
社会主义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
(二)追“民”之路
——民主法制,凝聚公信力
公 民 之 基

国内的阶级矛盾突出表现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即在农村中的主要矛盾就变成广大农民跟农村中的资本主义势力的矛盾,在城市,主要矛盾就变成无产阶级跟资产阶级这样一个矛盾了。
——《周恩来年谱》1952年6月19日节选
在国内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势力基本上肃清后,
下午三时,出席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会上,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周恩来)以外交部长名义发出公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通知各国政府。
——《周恩来年谱》1949年10月1日 节选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新生政权”?带来了什么样的“更新万象”?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国内)
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国际)
新生政权,万象更新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问题1:结合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肃清”反动势力的主要事件。
多管齐下,巩固国内
剿匪镇反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材料一:(周恩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党从七届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确定要做好土改、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等八项工作,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周恩来年谱》1950年6月6-9日节选
材料二:(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的茶话会上讲话,回答统战工作会议代表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出:目前我国面临的中心任务有三个: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我们必须进一步掀起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并把它同土地改革、肃清土匪、镇压反革命等工作结合起来。
——《周恩来年谱》1951年1月20日节选
抗美援朝
问题2:结合教材,整合关键词,完成表格。
背景 措施/经过 结果 意义
剿匪镇反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全国2/3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经济上千疮百孔
国家财政困难
投机商人囤积居奇
物价飞涨 市场混乱
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基本完成
农民和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为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
1950年春,物价稳定,人民信任
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进一步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
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作战
国民党残余军队盘踞华南、西南地区
美国操纵联合国组成“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1950年10月,彭德怀带领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经过五次战役,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谈判。
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
条件
帝国主义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官僚
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多管齐下,巩固国内
以战止战,开辟国外
凌晨一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就朝鲜战争问题再次郑重地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我们主张和平解决,使朝鲜事件地方化”,“就是不使美军的侵略行动扩大成为世界性的事件”。“我们主张朝鲜事件应该和平解决,不但朝鲜战事必须即刻停止,侵朝军队必须撤退,而且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的办法。”
————《周恩来年谱》1950年10月3日 节选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态度?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侵犯
和平共处
1954年
1955年
1953年
6月,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正式倡议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4月,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
以战止战,开辟国外
公 民 之 享

公 民 之 享

指出当前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工资改革要有利于稳定农业劳动力,另一是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距要缩小。还指出改善人民生活只能在增加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我们现在适时地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就是要发展我们的才智,解放我们的思想,目的是搞好国家建设,爱护我们的国家。
——《周恩来年谱》1957年3月24日节选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再谈谈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
探究三:解析新时代社会主义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