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课后评价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空气课后评价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6 07: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空气课后评价卷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B.秋收后就地焚烧秸秆
C.增加城市湿地面积 D.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
2、下列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 B.PM2.5 C.氮气 D.水蒸气
3、下列关于空气资源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氮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
B.空气中的氮气用途广泛,例如:食品防腐、液氮超导实验车
C.空气按质量分数划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
D.空气中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78% B.21% C.0.94% D.0.03%
5、随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安全着陆,中国航天员创造了在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的“人造空气”中不该含有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6、上课时教室门窗一直紧闭,可能会导致人体气闷头昏。此时教室内CO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0.03% B.0.10% C.21% D.78%
7、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按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用凸透镜引燃白磷
C.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流入水的体积会偏少
D.只将燃烧匙内的白磷换成木炭,也可以达成实验目的
8、2021年12月,“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的氧气、78%的氮气和0.7%的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多
B.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C.该“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D.“人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正常空气中的含量,会使人呼吸停止
9、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
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10、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
11、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12、下列各图中和是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倡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2)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汽车尾气排放
B、焚烧秸秆
C、风力发电
(3)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CO2
②SO2
③N2
④H2O(气)
(4)写出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写一点即可)。
14、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氧化镁、④矿泉水、⑤氧气、⑥二氧化碳、⑦铁、⑧冰水混合物。
(1)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仿写一例 (填名称)。
(2)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仿写一例 (填名称)。
1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 。
(2)实验装置:如图
(3)实验步骤:
①将一支硬质玻璃管注满水。然后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
②另取一支干燥的硬质玻璃管,装入铜粉,如图。移动注射器活塞,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
③用酒精灯给铜粉加热,加热时 注射器。
④停止加热时,待玻璃管 ,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4)实验现象:
① ;
②系统内总体积减少五分之一。
(5)实验结论: 。
(6)交流讨论:
①选择除去氧气的药品时要注意: 。
②易造成误差的环节有: 。
16、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的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供全民环保意识.如表列出的是成都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名称 污染指数 质量级别 污染物名称 污染指数 质量级别
一氧化碳 21 一级 一氧化碳 20 一级
二氧化硫 84 二级 二氧化硫 23 二级
二氧化氮 31 一级 二氧化氮 12 一级
可吸入颗粒 25 一级 可吸入颗粒 11 一级
(1)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2)表中未列出二氧化碳的量,为什么? .
(3)已知10月7日晚下了一场大雨,比较两表发现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据此猜测一氧化碳有怎样的物理性质 .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30mL的18×180mm的硬质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图I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固定试管和注射器的仪器已省略):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图Ⅱ实验中,若不使用弹簧夹,注射器活塞最终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有何优点 ?
(6)该小组还将数显设备、三种感应器(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和其它装置如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对应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图Ⅳ中压强变化曲线,bc段压强升高的原因是 。
②图Ⅳ中x曲线表示的是 (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B B D C C B
11 12
D A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1)小于;
(2)C;
(3)②;
(4)伤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哮喘、心血管疾病等(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4、(1)①③⑤⑥⑦⑧;水;
(2)②④;自来水。
15、(1)利用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消耗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注射器活塞右移,减少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3)③不断推拉;
④冷却至室温后;
(4)①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黑;
(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6)①只能与氧气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气体;
②铜粉需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16、(1)SO2 (2)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3)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4)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③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17、(1)集气瓶;烧杯;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③①②④;
(4)4;2;
(5)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或减少实验误差)(合理即可);
(6)①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②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