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除鸦片、茶、丝的进出口税外,其余商品进出口税率,按值百抽五的标准确定,洋货运销内地和内地土货出口,除一律按价征收2.5%的子口税以外,免征一切其他税项。
(2)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进口,税率为每百斤30两。
(3)各通商口岸税收统一办理,中国邀请外国人帮办。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为什么清政府公开允许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这又与那次战祸有关?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 录
拒绝修约,战祸又起
泱泱大国,山河破碎
千年变局,旧梦方醒
拒绝修约,战祸又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和过程
壹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人口(单位:人) 人均消费量(单位:便士)
中 国 3.6亿 0.75
洪都拉斯 14600 934.5
中国与洪都拉斯1853年消费英国棉纺织品对比表
理想
现
实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
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
要求
拒绝修约
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矛盾
借口
英国:
亚罗号事件
法国:
“马神甫”事件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
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开始标志
广州沦陷
逼近天津
《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签订条约
清政府 + 俄、美、英、法
①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 + 英、法、美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
1859年,战事因换约再起。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犯下罪行:
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火烧圆明园
泱泱大国,山河破碎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和影响
贰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使列强权益合法化)
(深入到内地,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入)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人民负担加重,激化阶级矛盾)
战争结果:
额尔金伯爵(英)乘轿进入北京签约
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各占中国领土44多万平方千米。
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不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目的 时间 侵略者 结果和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推销商品
1840-1842
1856-1860
英军
英法
美俄
签订《南京条约》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同(继续)
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请比较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成表格,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合作探究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影响:
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以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庚申之变‘这个名称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尽管在开始的时候,这种意识还朦胧地羼(chàn)杂着种种臆测很附会,但比起鸦片战争之后十几年中浑浑噩噩的天朝旧梦来,终究是另一番境界了。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
千年变局,旧梦方醒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原因及战后之思
叁
材料一:“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材料二: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抢,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
材料三:一位大臣于1842年11月因仿造火轮船,“内地匠役往往不得其法”,提议从澳门雇觅“夷匠”。这可一下子触动了道光的神经,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能让这些危险的“夷匠”入境,连忙下旨阻止。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整体落后,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清朝统治者腐败、愚昧,武器装备落后
英法等国综合国力强大
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阵痛中的觉醒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天津条约》:“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是洋与夷替代的交接点。这一替代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自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毁圆明园后,中国业已醒来。” ——1885年曾纪泽《中国先睡后醒论》
请你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一议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
谈古论今
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