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7节 压强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7节 压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20 15:49:20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7节 压强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长兴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安全锤头部成锥形
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D.刀刃磨得很薄
2.(2020七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
B.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C.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3.(2020七下·乐清期末)我们仔细留意路上的汽车可以发现,运载能力越大的汽车,其轮胎数量越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也越大,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B.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减小对路面的压力 D.增大对路面的压力
4.(2020七下·下城期末)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5.(2020七下·湖州期末)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6.(2020七下·温岭期末)匀速地向以下四个容器内注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量杯 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
7.(2019七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A.3:5 B.3:2 C.2:5 D.9:10
8.(2019七下·台州月考)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确定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9.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D.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
10.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二、填空题
11.(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则A、B两点压强关系是PA   PB(均选填“>”“=”或“<”)
12.(2020七下·江干期末)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当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对比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20七下·椒江期末)小妍在做“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分析:
(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为了改变金属盒及橡皮膜的朝向,具体操作是:    。
(2)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可能是因为压强计   。
(3)没有把金属盒浸没在水中,却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高低不同,她应进行的操作是:   。
14.(2020七下·湖州期末)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   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297mm,g取10N/kg)。
15.(2020七下·柯桥期末)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科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 4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   Pa。小科每三天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 取10N/kg)。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0七下·乐清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小徐进行了如下实验。
(1)本实验中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测量工具是   。
(2)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比较序号为②③的两组数据,小徐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为了使该结论更具普遍性,你认为还需要进行怎样的实验?请简要说明   。
17.(2020七下·下城期末)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实验中。(请单选)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10粒玉米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D.用望远镜观察太空以了解星球的运行规律
(2)对比   两图可得出的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
四、解答题
18.(2020七下·越城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 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大象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19.(2020七下·上城期末)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上一根细长的直管,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直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1)几杯水灌进去后,桶便被压裂的原因是    ;
(2)直管的横截面积为3cm2,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约为1.15×105Pa,若一杯水约500mL,请计算估测帕斯卡倒了几杯水(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液=ρgh);
(3)如果选用盐水做该实验,所需盐水的体积应该   (选填“增多”或“减少”)。
20.(2019七下·嵊州期末)如图1,一只底小口大的杯子(上下底均密封),上底面积S1为20厘米2,下底面积S2为30厘米2。杯内盛有质量为230克,深h为10厘米的水。此时杯底S1受到水的压力为F1,杯底S1受到水的压强为p1。已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h为处于液体中的深度(单位为米)。
(1)F1的大小为   牛。
(2)请对F1与杯内水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作一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3)如果将该杯子倒置(如图2),杯底S2受到水的压力为F2,杯底S2受到水的压强为p2,则p1   p2,F1   F2。(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安全锤头部成锥形,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
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刀刃磨得很薄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3)固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
(4)根据(2)中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甲乙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为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液体重力相等,因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且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甲=F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小,故B错误;
C.甲、乙两个容器重力相等,里面液体重力相等,根据F=G容器+G水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D.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
【解答】运载能力越大的汽车,装载的货物重力越大,那么对地面的压力越大。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必须增大轮胎的数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对中学生的体重和脚掌面积进行估算,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那么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50kg×10N/kg=500N;
脚掌长约20cm,宽约10cm,因此脚掌的着地面积大约为:S=ab=20cm×10cm=200cm2=0.02m2;
那么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 减小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据此判断。
【解答】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分析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再根据公式p=ρ液gh分析水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与各个选项中容器的形状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逐渐向横轴弯曲,这说明压强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小。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即水面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小。
A.量杯上口大,下口小,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故A正确;
B.烧杯上下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锥形瓶下面的部分下口大,上口小,而上面的部分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先逐渐变大,再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量筒上下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
(2)设每个正方体木块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甲:地面受到的压力为3G,受力面积为2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G,受力面积为3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那么:,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可知甲乙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当液体压强一定时,深度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
【解答】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即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但是金属盒在甲液体浸入的深度大于乙液体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在同一地点,重力只受到质量的影响,弹簧不会改变人的重力,故A错误;
B.人的重力不变,对弹簧的压力就不变,故B错误;
C.人对沙发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故C错误;
D.人对沙发的压力不变,但沙发柔软,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感觉更舒服,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两个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关系,再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得到两边手指受到压力的大小关系;
(2)改变压强的两种方法:改变压力或改变接触面积;
(3)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它们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A.铅笔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两个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大小相等;因为铅笔对手的压力和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两个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左边手指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故A正确;
B.据上面的描述,左右两边手指受到压力相等,故B错误;
C.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是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结合A、B两点压强大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此公式和两种液体深度h的大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2)首先根据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和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然后再用此公式和A、B深度比较二者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1)A、B两点压强相等,且深度hA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设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都是h,
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甲=ρ甲g(hA+h)=ρ甲ghA+ρ甲gh;
那么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乙=ρ乙g(hB+h)=ρ乙ghB+ρ乙gh;
那么ρ甲ghA=ρ乙ghB,ρ甲gh>ρ乙gh;
因此p甲>p乙。
(2) 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 且液体深度h甲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设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都是h,
那么A受到的压强为:pA=ρ甲g(h甲-h)=ρ甲gh甲-ρ甲gh;
那么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B=ρ乙g(h乙-h)=ρ乙gh乙-ρ乙gh;
那么ρ甲gh甲=ρ乙gh乙,ρ甲gh>ρ乙gh;
因此A、B两点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12.【答案】不变;不变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上下粗细均匀的柱体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因此它对地面的压强只与自身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解答】(1)一块长方体橡皮,无论侧放还是平放,它对水平桌面上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压力保持不变;
(2)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仍然是一个长方体,根据公式p=ρgh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13.【答案】(1)扭动上边的旋钮,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2)漏气了
(3)打开夹子,调整U形管两侧液面上的气压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在与金属盒相连的手柄上,有一个旋钮,这个旋钮通过橡皮筋与金属盒相连。只要扭动旋钮,橡皮筋就可以带动金属盒在原地旋转,从而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2)如果压强计漏气,那么当橡皮膜上受到压力时,橡皮管的气体会向外排出,从而导致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甚至几乎不会出现高度差;
(3)在橡胶管上连接有一个三通管,它的两端与橡胶管相连,剩余的一个上面固定有夹子。如果金属盒没有放入水中时,两边的液面不相平,那么可以打开这个夹子,调整气压,从而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
【解答】(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为了改变金属盒及橡皮膜的朝向,具体操作是:扭动上边的旋钮,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2)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可能是因为压强计漏气了;
(3)没有把金属盒浸没在水中,却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高低不同,她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夹子,调整U形管两侧液面上的气压。
14.【答案】12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知,密度均匀粗细一致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无关,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200张纸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A4纸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密度均匀粗细一致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无关,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因此200张A4纸对桌面的压强与同种材料200张60g的复印纸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那么200张A4纸对桌面的压力:F=G=mg=0.06kg×200×10N/kg=120N;
那么这包复印纸对桌面的压强为:。
15.【答案】2000(科学记数法也可以);增大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花卉对窗台的压力,再根据计算花盆对窗台的压强;
(2)首先分析浇水后窗台受到压力的变化,再根据分析压强的变化。
【解答】(1)花盆对窗台的压力:F=G=mg=4kg×10N/kg=40N;
花盆对窗台的压强:;
(2)浇水后花盆的总重力增大,那么对窗台的压力增大,根据公式可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增大。
16.【答案】(1)压强计
(2)④⑤⑥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换用不同密度(种类)的液体重复实验(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盐水的密度重复试验)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在物理学中,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U形管压强计;
(2)探究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时,必须保证液体密度相同而改变金属盒的深度,据此选择实验;
(3)在物理学中,需要还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反复进行实验从而收集更多的数据,这样才能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本实验中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测量工具是压强计。
(2)比较序号为4、5、6的三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使该结论更具普遍性,我认为还要进行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换用不同密度(种类)的液体重复实验(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盐水的密度重复试验)。
17.【答案】(1)B
(2)甲乙或丙丁
(3)实验中存在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接触面积,据此选择实验;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运用了转换法。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使用了等效替换法,故A不合题意;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使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用10粒玉米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
D.用望远镜观察太空以了解星球的运行规律,使用了归纳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对比甲乙或丙丁两图可得出的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受力面积相等,而甲和丁中受力面积大小不同,因此: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实验中存在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18.【答案】(1)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力F=G=mg=25kg×10N/kg=250N;
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强;
(2)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S1=10cm×10cm=100cm2,质量为m1=5g;
质量为m2=40g的纸片的面积也就是大象一个脚印的面积S2,
纸片的密度不变,根据公式得到:;
即:;
解得:S2=800cm2=0.08m2;
大象行走时两只脚着地,
那么大象对地面的压力F压=G象=2PS2=2×2.5×105Pa×0.08m2=40000N;
大象的质量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沙面的深度相同,意味着压强相同。首先根据F=G=mg计算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强,这个压强等于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2)对于同一张纸来说,它的密度是相同的,以此为等量关系,利用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出大象一个脚印的面积。大象行走时始终两只脚着地,因此受力面积为两只脚的面积,根据公式F压=G象=2PS脚计算出大象的重力,最后根据计算大象的质量即可。
19.【答案】(1)水的压强超过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围
(2)水柱的高度;
注入水的体积:V=Sh=1150cm×3cm2=3450cm3;
加入水的杯数:。
(3)减少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将水的压强和木桶的承受能力进行比较即可;
(2)首先根据p=ρ液gh计算出水柱的高度,然后根据V=Sh计算加入水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倒入水的杯数;
(3)直管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水柱对木桶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然后根据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几杯水灌进去后,桶便被压裂的原因是:水的压强超过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围 ;
(2)水柱的高度;
注入水的体积:V=Sh=1150cm×3cm2=3450cm3;
加入水的杯数:。
(3)直管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水柱对木桶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
根据公式可知,当盐水和水的重力相同时,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盐水的体积比水减少。
20.【答案】(1)2
(2)F1(3)大于;小于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 p1=ρ液gh 计算出水对杯底的压强 p1,然后根据公式F1=p1S1计算出水对杯底的压力;
(2)分析水的压力是否都作用在杯底即可;
(3)当杯子倒置时,首先判断水面高度的变化,然后根据p=ρ液gh比较水对杯底的压强大小变化;然后以液体的重力为桥梁比较水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p1=ρ液gh =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F1=p1S1=1000Pa×20×10-4m2=2N;
(2)水的重力为:G=mg=0.23kg×10N/kg=2.3N;
那么:F1原因是:杯子的侧壁承受了一部分压力;
(3)将杯子倒置后,水面高度h减小,根据公式p=ρ液gh 可知,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会变小,即杯底受到的压强p1>p2;
由于杯子的侧壁会对水产生向下的压力,而这个压力会传递到杯底,所以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G;
那么:F11 / 1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7节 压强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长兴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B.安全锤头部成锥形
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D.刀刃磨得很薄
【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安全锤头部成锥形,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
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刀刃磨得很薄 ,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2.(2020七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
B.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
C.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小
【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公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3)固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之和;
(4)根据(2)中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甲乙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为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液体重力相等,因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且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F甲=F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比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小,故B错误;
C.甲、乙两个容器重力相等,里面液体重力相等,根据F=G容器+G水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D.甲、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且S甲>S乙,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3.(2020七下·乐清期末)我们仔细留意路上的汽车可以发现,运载能力越大的汽车,其轮胎数量越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也越大,这主要是为了(  )
A.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B.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减小对路面的压力 D.增大对路面的压力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
【解答】运载能力越大的汽车,装载的货物重力越大,那么对地面的压力越大。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必须增大轮胎的数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2020七下·下城期末)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对中学生的体重和脚掌面积进行估算,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那么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50kg×10N/kg=500N;
脚掌长约20cm,宽约10cm,因此脚掌的着地面积大约为:S=ab=20cm×10cm=200cm2=0.02m2;
那么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故选D。
5.(2020七下·湖州期末)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① 减小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据此判断。
【解答】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2020七下·温岭期末)匀速地向以下四个容器内注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量杯 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
【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分析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再根据公式p=ρ液gh分析水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与各个选项中容器的形状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逐渐向横轴弯曲,这说明压强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小。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即水面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小。
A.量杯上口大,下口小,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故A正确;
B.烧杯上下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锥形瓶下面的部分下口大,上口小,而上面的部分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先逐渐变大,再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量筒上下粗细一致,在注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水面上升的速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7.(2019七下·长兴月考)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A.3:5 B.3:2 C.2:5 D.9:10
【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所有物体的重力;
(2)设每个正方体木块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甲:地面受到的压力为3G,受力面积为2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G,受力面积为3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那么:,故D正确。
故选D。
8.(2019七下·台州月考)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确定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根据压强计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可知甲乙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当液体压强一定时,深度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
【解答】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即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但是金属盒在甲液体浸入的深度大于乙液体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A。
9.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D.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在同一地点,重力只受到质量的影响,弹簧不会改变人的重力,故A错误;
B.人的重力不变,对弹簧的压力就不变,故B错误;
C.人对沙发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故C错误;
D.人对沙发的压力不变,但沙发柔软,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减小了压强,所以感觉更舒服,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两个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关系,再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得到两边手指受到压力的大小关系;
(2)改变压强的两种方法:改变压力或改变接触面积;
(3)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它们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A.铅笔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两个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大小相等;因为铅笔对手的压力和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两个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左边手指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故A正确;
B.据上面的描述,左右两边手指受到压力相等,故B错误;
C.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是平衡力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0七下·萧山期末)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则A、B两点压强关系是PA   PB(均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结合A、B两点压强大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此公式和两种液体深度h的大小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2)首先根据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和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然后再用此公式和A、B深度比较二者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1)A、B两点压强相等,且深度hA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设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都是h,
那么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甲=ρ甲g(hA+h)=ρ甲ghA+ρ甲gh;
那么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乙=ρ乙g(hB+h)=ρ乙ghB+ρ乙gh;
那么ρ甲ghA=ρ乙ghB,ρ甲gh>ρ乙gh;
因此p甲>p乙。
(2) 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 且液体深度h甲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
设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都是h,
那么A受到的压强为:pA=ρ甲g(h甲-h)=ρ甲gh甲-ρ甲gh;
那么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B=ρ乙g(h乙-h)=ρ乙gh乙-ρ乙gh;
那么ρ甲gh甲=ρ乙gh乙,ρ甲gh>ρ乙gh;
因此A、B两点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12.(2020七下·江干期末)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当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对比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上下粗细均匀的柱体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因此它对地面的压强只与自身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解答】(1)一块长方体橡皮,无论侧放还是平放,它对水平桌面上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压力保持不变;
(2)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仍然是一个长方体,根据公式p=ρgh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保持不变。
13.(2020七下·椒江期末)小妍在做“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分析:
(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为了改变金属盒及橡皮膜的朝向,具体操作是:    。
(2)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可能是因为压强计   。
(3)没有把金属盒浸没在水中,却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高低不同,她应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扭动上边的旋钮,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2)漏气了
(3)打开夹子,调整U形管两侧液面上的气压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在与金属盒相连的手柄上,有一个旋钮,这个旋钮通过橡皮筋与金属盒相连。只要扭动旋钮,橡皮筋就可以带动金属盒在原地旋转,从而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2)如果压强计漏气,那么当橡皮膜上受到压力时,橡皮管的气体会向外排出,从而导致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甚至几乎不会出现高度差;
(3)在橡胶管上连接有一个三通管,它的两端与橡胶管相连,剩余的一个上面固定有夹子。如果金属盒没有放入水中时,两边的液面不相平,那么可以打开这个夹子,调整气压,从而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
【解答】(1)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为了改变金属盒及橡皮膜的朝向,具体操作是:扭动上边的旋钮,改变橡皮膜的朝向;
(2)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可能是因为压强计漏气了;
(3)没有把金属盒浸没在水中,却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高低不同,她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夹子,调整U形管两侧液面上的气压。
14.(2020七下·湖州期末)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   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297mm,g取10N/kg)。
【答案】12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可知,密度均匀粗细一致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无关,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200张纸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A4纸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密度均匀粗细一致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受力面积无关,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因此200张A4纸对桌面的压强与同种材料200张60g的复印纸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那么200张A4纸对桌面的压力:F=G=mg=0.06kg×200×10N/kg=120N;
那么这包复印纸对桌面的压强为:。
15.(2020七下·柯桥期末)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科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 4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   Pa。小科每三天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 取10N/kg)。
【答案】2000(科学记数法也可以);增大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花卉对窗台的压力,再根据计算花盆对窗台的压强;
(2)首先分析浇水后窗台受到压力的变化,再根据分析压强的变化。
【解答】(1)花盆对窗台的压力:F=G=mg=4kg×10N/kg=40N;
花盆对窗台的压强:;
(2)浇水后花盆的总重力增大,那么对窗台的压力增大,根据公式可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0七下·乐清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小徐进行了如下实验。
(1)本实验中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测量工具是   。
(2)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比较序号为②③的两组数据,小徐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为了使该结论更具普遍性,你认为还需要进行怎样的实验?请简要说明   。
【答案】(1)压强计
(2)④⑤⑥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换用不同密度(种类)的液体重复实验(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盐水的密度重复试验)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在物理学中,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叫U形管压强计;
(2)探究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时,必须保证液体密度相同而改变金属盒的深度,据此选择实验;
(3)在物理学中,需要还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反复进行实验从而收集更多的数据,这样才能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本实验中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测量工具是压强计。
(2)比较序号为4、5、6的三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使该结论更具普遍性,我认为还要进行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换用不同密度(种类)的液体重复实验(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盐水的密度重复试验)。
17.(2020七下·下城期末)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实验中。(请单选)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10粒玉米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D.用望远镜观察太空以了解星球的运行规律
(2)对比   两图可得出的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
【答案】(1)B
(2)甲乙或丙丁
(3)实验中存在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接触面积,据此选择实验;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运用了转换法。
A.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使用了等效替换法,故A不合题意;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使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用10粒玉米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
D.用望远镜观察太空以了解星球的运行规律,使用了归纳法,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对比甲乙或丙丁两图可得出的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受力面积相等,而甲和丁中受力面积大小不同,因此: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实验中存在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四、解答题
18.(2020七下·越城期末)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 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大象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答案】(1)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力F=G=mg=25kg×10N/kg=250N;
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强;
(2)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S1=10cm×10cm=100cm2,质量为m1=5g;
质量为m2=40g的纸片的面积也就是大象一个脚印的面积S2,
纸片的密度不变,根据公式得到:;
即:;
解得:S2=800cm2=0.08m2;
大象行走时两只脚着地,
那么大象对地面的压力F压=G象=2PS2=2×2.5×105Pa×0.08m2=40000N;
大象的质量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沙面的深度相同,意味着压强相同。首先根据F=G=mg计算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力,然后根据计算容器和小钢珠对沙面的压强,这个压强等于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2)对于同一张纸来说,它的密度是相同的,以此为等量关系,利用公式列出方程,计算出大象一个脚印的面积。大象行走时始终两只脚着地,因此受力面积为两只脚的面积,根据公式F压=G象=2PS脚计算出大象的重力,最后根据计算大象的质量即可。
19.(2020七下·上城期末)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上一根细长的直管,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直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1)几杯水灌进去后,桶便被压裂的原因是    ;
(2)直管的横截面积为3cm2,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约为1.15×105Pa,若一杯水约500mL,请计算估测帕斯卡倒了几杯水(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液=ρgh);
(3)如果选用盐水做该实验,所需盐水的体积应该   (选填“增多”或“减少”)。
【答案】(1)水的压强超过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围
(2)水柱的高度;
注入水的体积:V=Sh=1150cm×3cm2=3450cm3;
加入水的杯数:。
(3)减少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将水的压强和木桶的承受能力进行比较即可;
(2)首先根据p=ρ液gh计算出水柱的高度,然后根据V=Sh计算加入水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倒入水的杯数;
(3)直管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水柱对木桶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然后根据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几杯水灌进去后,桶便被压裂的原因是:水的压强超过了木桶的可承受范围 ;
(2)水柱的高度;
注入水的体积:V=Sh=1150cm×3cm2=3450cm3;
加入水的杯数:。
(3)直管上下粗细一致,因此水柱对木桶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
根据公式可知,当盐水和水的重力相同时,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盐水的体积比水减少。
20.(2019七下·嵊州期末)如图1,一只底小口大的杯子(上下底均密封),上底面积S1为20厘米2,下底面积S2为30厘米2。杯内盛有质量为230克,深h为10厘米的水。此时杯底S1受到水的压力为F1,杯底S1受到水的压强为p1。已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用公式p=ρgh计算,其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h为处于液体中的深度(单位为米)。
(1)F1的大小为   牛。
(2)请对F1与杯内水的重力G之间的大小关系作一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3)如果将该杯子倒置(如图2),杯底S2受到水的压力为F2,杯底S2受到水的压强为p2,则p1   p2,F1   F2。(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2
(2)F1(3)大于;小于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 p1=ρ液gh 计算出水对杯底的压强 p1,然后根据公式F1=p1S1计算出水对杯底的压力;
(2)分析水的压力是否都作用在杯底即可;
(3)当杯子倒置时,首先判断水面高度的变化,然后根据p=ρ液gh比较水对杯底的压强大小变化;然后以液体的重力为桥梁比较水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1)水对杯底的压强p1=ρ液gh =103kg/m3×10N/kg×0.1m=10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F1=p1S1=1000Pa×20×10-4m2=2N;
(2)水的重力为:G=mg=0.23kg×10N/kg=2.3N;
那么:F1原因是:杯子的侧壁承受了一部分压力;
(3)将杯子倒置后,水面高度h减小,根据公式p=ρ液gh 可知,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会变小,即杯底受到的压强p1>p2;
由于杯子的侧壁会对水产生向下的压力,而这个压力会传递到杯底,所以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G;
那么:F1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