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07 15:0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了解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制等这些概念性较强的知识,论从史出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老师讲授、师生对话、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分析理解英国君主制的特点,感悟政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展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伟大成果。本节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它引领了现代议会制度的兴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了范本。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学生把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只有过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学习,而本课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多,例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等。因此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制定
难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精心设问,激励性点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情景体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3、谈话法:在谈话中,师生间形成共鸣,引发对知识的兴趣,推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4、学案导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积极的探寻知识。
教学思路
这节课由于理论性的内容多,比较的晦涩,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展开新课。
首先以图片、问题导入新课,能很快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关注度,以小组回答的方式,积极的融入课堂。接下来的探究之旅,抓住四个关键的知识进行了有机衔接。
环节一:图片、文字情景,追溯民主的渊源,为理解现代政体的建立做好铺垫
环节二:结合原始资料,以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师生对话的方式,来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权利法案》,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主要围绕的是责任内阁制的建立和发展。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和学案辅助,以填空的方式,了解它的含义和发展过程,并运用问题提问将知识延伸。
环节四:以历史材料、故事和图示,通过师生谈话进行归纳来突破另一难点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设计
图片和文字资料情景导入
资料:2010年5月,在国会大选获得最多席次与选票的保守党,党魁卡梅伦由怀孕5个月的妻子莎曼珊陪同,随后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任命,出任英国新首相。
发出疑问:这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下的权力分配呢?
引出课题,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追溯民主
第一步: 创设情景,由一名学生诵读一段材料,摘自《大国崛起》。“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的《大宪章》,虽然它的边缘已经残破,……却成为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 ……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
学生朗诵后。
老师以问题“制定《大宪章》的意图”引导分析得出13世纪以来,在英国政治统治中渐渐的形成了这样一种历史传统,通过议会以法律的形式来限制王权,为后世现代民主制度找到了历史的渊源。
进入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进入革命背景的分析。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师:给同学们提示词,
17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参加议会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可是奉行“君权神授”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厉行专制,经常侵扰工商业的生产,资产阶级面临很大是生存危机,为保护自己他们要求限制王权,议会和国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1640年爆发革命。
革命的进程,通过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来完成,以问题引导。学生分小组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是哪位国王?
2、后来斯图亚特王朝乘机 ,竭力维护旧统治。
3、邀请了 承袭英国王位
4、请说出”光荣革命”含义。
老师引导,处死了一位国王,邀请了一位国王,同学们在我的话语中,添个主语吧
生答:议会。
通过革命,国家的权力实际上已被议会操纵,这就位民主政治的确立打好了基础。进入第二环节
二、确立民主
师: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的标志是哪部法案?
生:《权利法案》
师:它为什么会有这么重要的历史地位呢?
引出《权利法案》的原始资料的分析。
《权利法案》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于它采用了原始材料的引入,问题引入,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以及老师的归纳深化来完成。
情景材料: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
2、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设立审理宗教事物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4、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问题:规定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
学生在合作探究后回答: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事权
答后,老师进行深化,《权利法案》是议会通过的,这样议会就以法律的方式,将以上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中,尤其是立法权,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说明,从此后国家的权力中心不再在国王而是议会。像这样,国王的权力要在法律许可下来实行的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适时点出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全体学生共读含义,加深印象。含义: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议会主权的制度也被确立下来,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目的: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英国的政治制度完整来说应该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回到《权利法案》,进行归纳,以师生间的谈话完成。
1、核心思想:以明确的 条文,限制了 权利,保证 权力。
2、历史作用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主权,英国开始进入民主政治的社会发展。
由此《权利法案》的颁布,统治方式人治走向了法治,君主立宪制度初步确立。从此英国开始实行了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议会掌握着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国王则实施行政权。可是18世纪,国王却出现了“统而不治”。中间发生了什么?君主立宪制出现了怎样的发展呢?
三、完善民主
直接点击全出三个表现,使学生:一目了然,建立对知识的完整认识。
(一)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二)两党政治的形成(三)英国议会改革
对于(一)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的重点掌握,采用了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将学案完成,并进行大屏幕内容的校正。
学案:1、形成过程
国王召集部分要员在小房间开会向他们咨询国务
反映了______出现,但不是法定组织
两党派政见不同争吵不休,国王便从多数党当中挑选谋臣
内阁对______负责的原则产生
国王优柔寡断内阁避免决策反复,决定内部意见一致再呈报.

____ ___ 的原则形成
不懂英语的德国远亲继承王位,渐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群龙无首

________ 成为首相

其次老师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利用学案的时政训练题再度进行落实,这一部分看课时进度来决定是否采用。
1、责任内阁制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称呼为 ,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2、当选首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首相有哪些权力?
3、首相与议会和英王的关系如何?
4、议会怎样行使行政监督呢?
第三步,时政题的训练。*(见学案)
19世纪以来议会制也出现了重大发展?出现了影响较大的1832年议会改革。
先将内容说出,有学生自学完成原因和作用。
1、改革原因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改革内容
降低了对选民选举资格的限制。
3、改革作用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结:英国的君主立宪在在不断的发展中走向完善,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呢?来我们一块了解它的特点。
三、感悟民主
感悟一:制度的特点
通过材料、小故事和图示的多种方法,来进行突破。
情景材料:材料一 一位近代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经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二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 。
学生归纳特点:特点1:统而不治 特点2:议会权力至上
情景图片 布什会见伊丽莎白女王。2007年5月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美国。美国白宫特意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中身穿燕尾服。布什总统如此重视伊丽莎白二世,为什么呢?
学生答:国王是国家元首
图示的使用直观的显示了个国家机关间的关系。
图示简图
归纳分析,得出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看课件上的结构详图)
1、国王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材料和故事)
2、议会权力至上(实行代议制,掌握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图示)
3、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掌握行政大权)
4、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感悟二制度的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来自《大国崛起》。接着辅助以文字资料。小组合作分析得出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史学家柯麦芝说:“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后,打出一下内容。强调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成句,科学、合理就很好了。
作用:
1、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历史的进步。
2、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对世界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模式。

感悟三启示
启示部分的处理授课情况,若无时间可相应的调整至第8课,利用美国的政治制度谈出。
英国的发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逐步创新的?
1、《大宪章》
2、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3、责任内阁制、政党制、议会改革
总结: 英国的制度既保留了传统、又逐步创新,既维持了英国的稳定,又保证了英国的发展,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小结语:就像世博会上英国馆的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英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它制度创新的结果。光荣革命中建立的君主立宪制貌似保守,但却通过责任内阁制、两党制、议会改革等不断得到完善;这些创新是英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前进和顺利推进海外扩张的重要支柱。在这一系列的创新之后,英国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英国似乎在各个方面都趋于完善了,它满足于现状而拒绝了深层次的革新,从而很快地被后起之秀所超越。政治创新的停止使得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活力。
最后授课环节:学案反馈

参考资料:《世界近现代史》《话说世界历史》《大国崛起》其他版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