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密度与社会生活 说课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说课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6 14: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密度有一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质量》《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这三节课的总结,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总结升华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学会利用密度的知识解决或解释生活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2)教学目标的确定:结合新课标及其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我将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 物理观念 认识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和生活中密度的应用;能够应用密度知识鉴别各种物质。(二)科学思维 会用所学的密度分析常见的物理知识;能对密度的相关问题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初步的科学推理能力;有利用证据对“为什么暖气片要安在下方”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意识,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能独立思考,对鉴别物质的密度方案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质疑创新的意识。
(三)科学探究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会通过实践操作等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具有获取证据的能力;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初步具有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能自我反思和听取他人意见,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四)科学态度与责任初步认识科学本质,体会物理学对人类认识深化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亲近自然,崇尚科学,乐于思考与实践,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善于跟他人分享与合作,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并坚持基于证据的个人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能关注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遵守科学伦理,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新课标》里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重点是: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把难点确定为: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第一,学生对密度有一定的理解,并且会测量物质的密度,这些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惊奇的科学知识. 三、教法(1)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首先通过老师徒手掰断道具“木棍”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提出怎样判断这个道具木棍的材质? (2)通过合作与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3)通过质疑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物质鉴别。 (4)通过例题深化,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物质鉴别。(5)最后再展示密度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自己举例。
四、学法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质疑、讨论、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2分钟)
通过老师徒手掰断道具木棍,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一)密度与物质鉴别
1.小组讨论并确定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
2.通过【反馈练习一】更深刻的理解怎样鉴别物质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
【反馈练习一】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 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分析:先求出这个铅球的密度,再将这个铅球的密度与铅的密度相比较。
解:这个铅球的密度为
小于铅的密度11.3×103 kg/m3,因此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解法二(比较体积):假设这个铅球是由纯铅制成的,则4 kg的铅球,其体积应为
大于这个铅球的实际体积,因此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制成的。
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 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解法三(比较质量):假设这个铅球是由纯铅制成的,则0.57 dm3的铅球,其质量应为
大于这个铅球的实际质量,因此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制成的。
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 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二)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1. 利用证据和原理对“为什么体育竞赛中用到铅球?”2. 通过图片展示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让学生自己举例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由图片和生活例子引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二)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
(4)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三)密度与温度
通过视频观看气球放到冰箱附近和炉火附近气球的变化和风车在酒精灯的作用下转动,让学生自学课本气体的热胀冷缩和风的形成。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自发性地学习。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根据密度 可知,气体密度变小;
气体密度因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气体受热膨胀,
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
风的形成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反馈练习二】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
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三、密度与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三、课堂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四、 补: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并让学生查找资料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不是一种物质在任何时候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关于这个问题请回忆一下亲身经历或平时课外学习的积累,是否有相关事例。
自来水管在冬天为什么会冻裂?
1kg水的体积:V=m/ρ=1kg/1.0×103kg/m3 = =1.0×10-3m3
1kg冰的体积: V=m/ρ=1kg/0.8×103kg/m3 = 1.1×10-3m3
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虽然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温度不同,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这表明,水不简单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四、水的反常膨胀 补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下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观察这个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水凝固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0—4℃, 热缩冷胀;
4℃以上,热胀冷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件 30张PPT
五、课堂检测
六、布置作业:利用水,食用油,红糖浆做一杯“鸡尾酒”,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怎么排列?
六、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密度与社会生活》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物质鉴别二、密度与社会生活三、密度与温度1. 气体的热胀冷缩2. 风的形成3. 水的反向膨胀
七、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我对《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材的说课,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领导和各位老师多多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