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6 09:55:07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西双版纳一些旅游景点由于游客数量剧增,给景点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下列措施比较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力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环保旅游
B.关闭部分旅游人数过多的景点
C.大幅度提高景点旅游价格
D.大力建造人工景点以分散游客
粽子是用箬叶包裹糯米、馅料而成的传统美食。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丧,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习俗之一,随华人、华侨传播至世界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下列图片与食粽习俗相关的是(  )
A.贴对联 B.吃汤圆
C.赛龙舟 D.吃月饼
3. 从文化传播角度推断,食粽习俗最易传播到(  )
A.东南亚 B.西亚 C.拉丁美洲 D.欧洲西部
4.如下图所示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中的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叠,它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
A.卢浮宫 B.敦煌莫高窟 C.吴哥窟 D.布达拉宫
5.(2021八上·定南期末)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桂林山水 B.日月潭 C.黄果树瀑布 D.平遥古城
6.(2019八上·双城期末)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7.(2019八上·莆田期末)下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祖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 错误的是(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8.(2019八上·建昌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  )
A.工商业 B.种植业
C.旅游业 D.高新技术产业
9.(2018八上·新乡期末)下列旅游景点中,都属于自然风光的是(  )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 B.桂林山水、安徽黄山
C.日月潭、秦陵兵马俑 D.万里长城、敦煌石窟
10.(2017八上·梅江月考)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
B.千年古城内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C.游客参观长城时取走城墙砖块作纪念
D.北京故宫每天限制游客参观人数
11.(2017八上·赣州月考)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藏族同胞说我们的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12.(2016八上·宜兴期末)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  )
A.苏菜 B.川菜 C.浙菜 D.徽菜
13.(2016八上·石柱月考)藏族同胞的典型服饰是藏袍,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拉到前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是(  )
A.空气稀薄 B.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纬度高,气温低
二、综合题
14.(2016八上·诸城月考)“人民币上学地理”,根据20元和5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完成下列问题:
(1)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显示的景观是(  )
A.杭州西湖 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C.长江三峡 敦煌莫高窟 D.桂林山水 布达拉宫
(2)20元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族和   族。
(3)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为了减轻游客给旅游景点的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可以采取大力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以及加强旅游景点的维护和投入,故A正确。关闭部分旅游景点,一则失去了旅游景点的观赏意义,二则给开放的旅游景点增加了压力,故B错误。提高旅游景点的价格会损害大多数游客的利益,也是不可取的,故C错误。大力建造人工景点以分散游客会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失去原有价值,不可取,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相辅相成,旅游开发应该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而传统文化也借助旅游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答案】2.C
3.A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点评】(1)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2.根据所学知识,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C项正确;贴对联是春节的习俗,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习俗,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排除ABD项;故答案为:C项。
3.地缘距离越近,文化传播的难度越小,东南亚与我国距离最近,故食粽习俗最易传播到东南亚,A项正确;西亚、 拉丁美洲、 欧洲西部离中国距离较东南亚远,相比东南亚不易传播食粽习俗,排除BCD项;故答案为:A项。
4.【答案】D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卢浮宫位于法国,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吴哥窟位于柬埔寨,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00元的景观是我国的人民大会堂,50元的景观是拉萨的布达拉宫,20元的景观是桂林的漓江,10元的景观是长江三峡,而5元的景观是山东的泰山,1元的景观是杭州的西湖。
5.【答案】D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桂林山、水日月潭和黄果树瀑布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饮食、购物、文娱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6.【答案】A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受当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黄土高原是以黄土为名的,那里的黄土质地均一、层理不显、富含钙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那些直立悬崖和土柱,即使经过风吹雨打,也能长期不倒、不塌。黄土的这些特点,正是建造窑洞的优势。故本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7.【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路线①从广东省经过湖南省,最后到达山东省,故A叙述正确。
路线②从云南省、经过四川省,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故B叙述正确。
③穿越青藏地区和黄土高原,米粉、荷叶粥为南方地区特色美食,故错误。
④在新疆内部由南到北,品尝葡萄、哈密瓜、手抓羊肉,故正确。
【点评】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南北跨越将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将近60 个纬度。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为旱作区,以南为水田区。我国四大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四大牧区受降水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8.【答案】C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是非常优越的自然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好了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
故答案为:C
【点评】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快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全面落实资源节约战略,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有所恢复。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极大提升,思想和行动正在统一到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
9.【答案】B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万里长城、敦煌石窟都属人文景观;桂林山水、安徽黄山、长江三峡、日月潭属于自然风光。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旅游景点的分类,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D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以上四种做法中,“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千年古城内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和“游客参观长城时取走城墙砖块作纪念”都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只有“北京故宫每天限制游客参观人数”才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
1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而苹果是温带作物,所以A错误;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所以B正确;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甘蔗是热带作物,所以C错误;泼水节是傣族的盛大节日,所以D错误。
【点评】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
12.【答案】B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川菜。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特,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以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用料之广、口味之厚为其主要特色。
故选:B
【点评】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本题考查我国的菜系及特点,牢记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
故选:C。
【点评】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藏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肥大、长袖、宽腰、右襟,是一种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本题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可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
14.【答案】(1)D
(2)壮;藏
(3)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著名旅游景点所在的省区及主要民族,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据图可知:2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5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故本题选D。
(2)2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5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藏族。
(3)据上题可知: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别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故答案为:(1)D;(2)壮;藏;(3)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点评】(1)本题考查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显示的景观,牢记即可。
(2)本题考广西和西藏的主要少数民族,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桂林山水和布达拉宫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牢记即可。
1 / 1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八上地理 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西双版纳一些旅游景点由于游客数量剧增,给景点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下列措施比较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力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环保旅游
B.关闭部分旅游人数过多的景点
C.大幅度提高景点旅游价格
D.大力建造人工景点以分散游客
【答案】A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为了减轻游客给旅游景点的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可以采取大力宣传和提倡文明参观以及加强旅游景点的维护和投入,故A正确。关闭部分旅游景点,一则失去了旅游景点的观赏意义,二则给开放的旅游景点增加了压力,故B错误。提高旅游景点的价格会损害大多数游客的利益,也是不可取的,故C错误。大力建造人工景点以分散游客会使当地的旅游资源失去原有价值,不可取,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相辅相成,旅游开发应该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而传统文化也借助旅游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粽子是用箬叶包裹糯米、馅料而成的传统美食。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丧,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习俗之一,随华人、华侨传播至世界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下列图片与食粽习俗相关的是(  )
A.贴对联 B.吃汤圆
C.赛龙舟 D.吃月饼
3. 从文化传播角度推断,食粽习俗最易传播到(  )
A.东南亚 B.西亚 C.拉丁美洲 D.欧洲西部
【答案】2.C
3.A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点评】(1)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2.根据所学知识,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C项正确;贴对联是春节的习俗,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习俗,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排除ABD项;故答案为:C项。
3.地缘距离越近,文化传播的难度越小,东南亚与我国距离最近,故食粽习俗最易传播到东南亚,A项正确;西亚、 拉丁美洲、 欧洲西部离中国距离较东南亚远,相比东南亚不易传播食粽习俗,排除BCD项;故答案为:A项。
4.如下图所示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中的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叠,它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
A.卢浮宫 B.敦煌莫高窟 C.吴哥窟 D.布达拉宫
【答案】D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为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卢浮宫位于法国,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吴哥窟位于柬埔寨,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00元的景观是我国的人民大会堂,50元的景观是拉萨的布达拉宫,20元的景观是桂林的漓江,10元的景观是长江三峡,而5元的景观是山东的泰山,1元的景观是杭州的西湖。
5.(2021八上·定南期末)下列旅游资源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桂林山水 B.日月潭 C.黄果树瀑布 D.平遥古城
【答案】D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桂林山、水日月潭和黄果树瀑布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饮食、购物、文娱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6.(2019八上·双城期末)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答案】A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受当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黄土高原是以黄土为名的,那里的黄土质地均一、层理不显、富含钙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那些直立悬崖和土柱,即使经过风吹雨打,也能长期不倒、不塌。黄土的这些特点,正是建造窑洞的优势。故本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7.(2019八上·莆田期末)下图为“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穿越祖国大江南北,拍摄介绍地方特色美食的线路。有关摄制组的拍摄记录, 错误的是(  )
A.线路①,从南方的粤菜、湘菜到北方的鲁菜
B.线路②,从滇菜、川菜到奶茶和烤全羊
C.线路③,从牦牛肉、青稞酒到米粉、椰子汁
D.线路④,各种香甜的瓜果和美味孜然羊肉串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路线①从广东省经过湖南省,最后到达山东省,故A叙述正确。
路线②从云南省、经过四川省,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故B叙述正确。
③穿越青藏地区和黄土高原,米粉、荷叶粥为南方地区特色美食,故错误。
④在新疆内部由南到北,品尝葡萄、哈密瓜、手抓羊肉,故正确。
【点评】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南北跨越将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将近60 个纬度。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为旱作区,以南为水田区。我国四大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四大牧区受降水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8.(2019八上·建昌期末)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  )
A.工商业 B.种植业
C.旅游业 D.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C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是非常优越的自然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好了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
故答案为:C
【点评】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加快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全面落实资源节约战略,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大幅度下降;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环境恶化趋势初步扭转;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有所恢复。特别是各地区、各部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极大提升,思想和行动正在统一到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
9.(2018八上·新乡期末)下列旅游景点中,都属于自然风光的是(  )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 B.桂林山水、安徽黄山
C.日月潭、秦陵兵马俑 D.万里长城、敦煌石窟
【答案】B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万里长城、敦煌石窟都属人文景观;桂林山水、安徽黄山、长江三峡、日月潭属于自然风光。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旅游景点的分类,理解解答即可。
10.(2017八上·梅江月考)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
B.千年古城内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C.游客参观长城时取走城墙砖块作纪念
D.北京故宫每天限制游客参观人数
【答案】D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以上四种做法中,“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千年古城内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和“游客参观长城时取走城墙砖块作纪念”都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只有“北京故宫每天限制游客参观人数”才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
11.(2017八上·赣州月考)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藏族同胞说我们的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而苹果是温带作物,所以A错误;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所以B正确;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而甘蔗是热带作物,所以C错误;泼水节是傣族的盛大节日,所以D错误。
【点评】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
12.(2016八上·宜兴期末)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  )
A.苏菜 B.川菜 C.浙菜 D.徽菜
【答案】B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川菜。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特,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以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用料之广、口味之厚为其主要特色。
故选:B
【点评】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本题考查我国的菜系及特点,牢记即可。
13.(2016八上·石柱月考)藏族同胞的典型服饰是藏袍,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拉到前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是(  )
A.空气稀薄 B.降水多
C.昼夜温差大 D.纬度高,气温低
【答案】C
【知识点】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
故选:C。
【点评】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藏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肥大、长袖、宽腰、右襟,是一种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本题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可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综合题
14.(2016八上·诸城月考)“人民币上学地理”,根据20元和5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完成下列问题:
(1)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显示的景观是(  )
A.杭州西湖 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C.长江三峡 敦煌莫高窟 D.桂林山水 布达拉宫
(2)20元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族和   族。
(3)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
【答案】(1)D
(2)壮;藏
(3)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繁荣的地方特色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著名旅游景点所在的省区及主要民族,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据图可知:2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5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故本题选D。
(2)2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桂林山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50元人民币的景观为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为藏族。
(3)据上题可知: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景观分别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故答案为:(1)D;(2)壮;藏;(3)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点评】(1)本题考查20元人民币和50元人民币显示的景观,牢记即可。
(2)本题考广西和西藏的主要少数民族,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桂林山水和布达拉宫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牢记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