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课件(含视频朗读+同步练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件(含视频朗读+同步练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08 21:38:38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一次成功的实验鲁迅小学 周培华做一做: 实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说说  这次实验的过程。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会读  我会写 锤( )子 堵( ) 获( )得成功 实验 教育家 绳子 代表 茶杯 危 险 顺利 如实 不假思索 激动
获得 chuídǔhuò?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不假思索再读课文,画出感兴趣的语句,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悟出了什么?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提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激动好久 分组讨论: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
分角色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最好。提示:  特别注意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 《一次成功的实验》习题精选
一、读一读,连一连。
落枕 落后 调节 调动 系鞋带 联系
jì xì luò diào lào tiáo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实( ) 灌( ) 题( ) 该( )
试( ) 罐( ) 提( ) 刻( )
三、想一想,写一写。
敲门声:笃笃笃
汽笛声:______________
机枪声:______________
下雨声:______________
敲鼓声:______________
青蛙声:______________
四、猜字谜。
1.书页打开,山川还在。(  )
2.两个人。(  )
3.月上残云。(  )
4.人藏草木中。(  )
五、读一读,写一写。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袋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1.我能找到描写教育家动作的词,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那句话给你启发最大?请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通过“侦察”,我发现我们班的___________同学最懂得关心他人,我要把他的事写一写。
答案:
一、
二、
实(实验 ) 灌(灌溉 ) 题( 习题 ) 该( 应该 )
试(试验 ) 罐(罐子 ) 提(提前 ) 刻( 时刻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小女孩品质的可贵和团结合作的重要。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讲三个学生做游戏的经过。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讲教育家弄清了实验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动。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线,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设计思路】
  1、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本单元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3、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戏)、演(分角色朗读及表演课文内容)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瓶子、玻璃球、细绳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做游戏。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自已在做游戏时的感受和体验。
  3.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小结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2)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初步解决阅读困难。
小结过渡: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真棒!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疑问,就让我们再把课文读读,看谁最快找到答案!在读之前老师给同学们一点提示,请看。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课文。
多媒体显示阅读提示:
这是一个实验,也是一个游戏,却让教育家十分激动。再读课文时,想一想:
(1)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2)实验最后成功了,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3)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边仔细地看屏幕,一边认真的听录音。
(播放动画)听完后:板书三个问题。
  1、小组交流。讨论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将不明白的地方在组内讨论、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收集起来。
  2、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共同解决问题。
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深入体会重点句。
重点句一:
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重点句二: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重点句三: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五、实验成功了,最高兴的会是谁?(教育家)
对,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段读读,注意要把教育家激动、兴奋的感情读出来。(齐读最后一段)
同学们读得真棒!分析最后一段。板书: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失败 争着往外拉
成功 先人后己 、合作精神
  六、再次交流收获。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3、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此项活动可结合教学灵活处理。)
【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失败 争着往外拉
成功 先人后己
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