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尝试搜集和处理数据等多种方法。2.尝试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3.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认真观察、记录,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在很早以前,地球上生活着长颈的长颈鹿,同时也生活着短颈的长颈鹿。提问:为什么现在看不到短颈的长颈鹿呢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扮演长颈的长颈鹿,另一位同学上来扮演短颈的长颈鹿。请全班同学注意听录音故事。(教师展示“大树—叶—草”活动教具。布置场境:选一高一矮两个学生做临时“演员”,“演员”一边听录音故事,一边即兴表演)导入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节课。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阅读教材第21页的图片和文字,考虑每一种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特点,主要适应环境中的哪一种因素 ①骆驼失水很少是对干旱的适应;②莲的根状茎和叶柄中的气腔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③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④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单侧风的适应;⑤避役的保护色与生活环境相似,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⑥向日葵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更好地适应环境。总之,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备注
续表
2.【合作交流】(1)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2)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点拨升华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这些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着生物,生物个体通过改变形态、结构或者生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等,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因素,求得生存。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保证种族的延续。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教师视情况补充,如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等。设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 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补充:雷鸟保护色的例子或者桦尺蛾体色的变化等。教师归纳总结: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生物对环境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性的适应,即每种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不是适应所有的环境。它们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同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具有相对性。【合作交流】(1)课件展示、分析众多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乌贼的墨囊、猫头鹰的利爪、尺蠖的拟态等。(2)播放相关的生物影片。点拨升华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和改变环境,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2.巩固运用、拓展提升:教材P22讨论:(1)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放在暗处,接近其自然生活环境,可以让其充分活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2)两套装置可以形成对照;乙装置起对照作用。(3)甲装置中沙与土的分界不明显,乙装置明显。蚯蚓在土壤中寻找潮湿的环境和食物,需要不断活动,遇到干燥的细沙便会改变位置,这样在不断活动中改变了土壤与沙的分界。(4)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疏松土壤,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备注
续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1.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不影响生物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不影响环境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C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3.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D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4.下列诗句中描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B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课堂反思:本节课涉及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还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讲解、讨论,最后通过练习题加以巩固,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