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0 08:4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统区内阻击来犯日军的进攻,多为大兵团作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
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开辟的战场。
1935年底,中共
瓦窑堡会议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两个战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
(1937年7月—
1938年10月)
(1938年10月—
1943年12月)
(1944年初—
1945年8月)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抗日战争特征: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了解正面战场的几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贡献及其重要性,能正确评价正面战场。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快速阅读教材第96-99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可更改的笔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1.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分别是?
2.武汉会战的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分别是?
3.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分别是?
4.豫湘桂战役发生的时间、结果分别是?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自主预习
思维构建
结合自主预习,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本课的学科思维导图。
日军占领南京后,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
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时间:
(2)地点:
(3)指挥:
(4)战果:
1938年3月
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胜利
2.概况
当晚孙连仲下达如遗书般的手令“今是我们创造光荣之良机,也是生死最后之关头……本总司令将以成仁之决心,与台儿庄共存亡。”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台儿庄战役
尸横遍野的日本士兵
徐州各界人士慰劳作战官兵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影响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台儿庄战役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台儿庄战役获胜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中国军队的协同作战。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台儿庄战役
材料二:日本政府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武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日本认为攻占武汉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1.日军进攻武汉的原因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武汉会战
材料一: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时间
地点
主要战役
结果
1938年6月——10月
武汉
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000余人
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失守
2.概况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武汉会战
万家岭战役指挥者薛岳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感慨道:“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保卫武汉之军事,其主要意义原于阻滞敌军西进,消耗敌军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与中部之工业,以进行西南之建设。
——《为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3.影响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武汉会战
3.影响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武汉会战
②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丧失土地的原因?
(1)敌强我弱,日本蓄谋已久
(2)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
时间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中国取得会战的胜利。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两次对长沙进行进攻,均未得逞。
第三次长沙会战缴获的战利品
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
——英国媒体报道标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概况
爆发: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背景: 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的政策
结果: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
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2.豫湘桂战役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联系本节课所学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结合材料(学习单上),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请将探讨的答案记在P99课后活动第1题处)
心智启迪
1.在全面抗战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重要条件。
2.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3.正面战场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
最大的一场胜仗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
进入相持阶段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民党一溃千里,丢失了大片领土
课堂小结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背景:
(2)指挥者:
(3)时间:
(4)经过:
(3)结果:
(1)背景:
(3)经过:
(2)时间:
(4)影响:
(5)影响:
(1)时间:
(5)影响:
(4)影响:
1941年12月
1938年3月
李宗仁
(5)广州失陷:
(2)经过:
1938年6月-10月
(1)背景:
(2)时间:
(3)结果:
1944年
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C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下列地区中,实现了这一战斗目标,大量歼灭日军的是(  )
A.万家岭 B.台儿庄
C.长沙 D.上海
A
中考链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C
3、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中国战场的胜利,引起较为强烈的国际反响。英美等国政府和舆论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这一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C
中考链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