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掌握其代表人物、内容、意义等知识。
2、结合史料评价洋务运动,学会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3、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体悟洋务派的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目标
第4课 洋 务 运 动
同期的世界,各国纷纷图强求变
1861年俄国开始农奴制改革
1865年美国实现南北统一
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
一、世事变,洋务起
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说过:“时至今日,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内忧:
②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西方列强侵略(两次鸦片战争)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内忧外患
洋务:西方事务
中央
地方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慈禧
代表人物
妥,暂时支持!
一、世事变,洋务起
洋务派: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的开明官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至恭亲王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购
依据材料,概括清朝统治阶级“师夷长技”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直接目的: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对外:抗击西方侵略
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薛福成《筹洋刍议论》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学取西洋技艺,坚持祖宗之制。
一、世事变,洋务起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爱新觉罗·奕 (xīn),封恭亲王,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咸丰帝同父异母弟,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 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人物扫描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等。
洋务运动—性质
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口。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派
顽固派
主张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夷人?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世事变,洋务起
病历表(洋务运动)
姓名 清政府(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病因 内忧外患
医治时间
主治团队 中央:
地方:
医治方式
医治目的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医治口号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恭亲王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
“自强”“求富”
富国强兵
自主活动:
1.请同学们化身洋务小医生,为清政府填写病例表
恭亲王 奕
(1833—1898)
曾国藩
(1811—1872)
李鸿章
(1823—1901)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战争必备三要素
*武器
*钱
*人
(军队、人才)
病状
①武器落后
②国库亏空
④军队落后
③人才缺乏
②给清政府号脉,找出清政府的病症
自主活动:
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②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兴办新式教育
主要成果
A.组建 ,
B.筹建 ,
建成 三支海军。
新 式 学 堂 主要成果
兴办 ,
设立 ,
派遣 。
对症下药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自强!
自强!
自强!
Q: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A:大多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我国资本主义兴起较早的地区。这里交通运输方便,也是外国侵略者最早进行侵略的地区。
二、自强与求富
代表: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自强与求富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c
制造兵船、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之一。
清政府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它用自炼钢材仿制的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弹等,供湘军自用。“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中国第一艘轮船曾在此设计制造。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1866年 左宗棠
1、创办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福州船政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材料:自1867年至1904年,沪局(江南制造总局)共生产14种火炮742尊,后膛装弹的步枪65300支,炮弹160万发……沪局炼钢厂共炼成好钢近千吨,还能自行轧钢。从1868年到1875年,沪局共造铁壳蒸汽动力炮船16艘,最大的2800吨级,装备铜炮26尊
——摘编自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求富!
求富!
求富!
A:辅助军事工业,以求富反哺自强,为军事工业提供燃料、运输、原料、资金等支持。
燃料
原料
运输
自强与求富
代表: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李鸿章)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资金
资金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Q: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自强与求富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开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其官督商办,打破了晚清洋务企业纯粹官办的格局,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
涨知识: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其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72 李鸿章
1876 开平煤矿
1893 张之洞
1893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大型近代化煤矿
2、创办民用工业
材料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先后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这些企业少数采取官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大多数企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企业引进大量的机器设备与技术,雇佣工人,生产出自己的工业产品,产品主要作为商品俏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化的民用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位晚清官员的日记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我的一家军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可是接着问题又来了:我们从德国请来的技师,竟然听不懂中国话,简直没法交流,他送给我的几本制造枪炮的书,竟没有人看明白。这让我想起了鸦片战争结束时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为此,洋务派采取了哪些措施?
兴新学堂,派留学生,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促进西学的传播。
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代表
——詹天佑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京师同文馆(奕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
自强与求富
语言?技术?用自己人才最放心!
材料: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数年后,他们对封建礼节渐渐不大遵守,反而对个人权力、自由、民主之类十分迷恋。清政府认为留美幼童“适异忘本”“治其恶习”,将其全部撤回,只有詹天佑等二人完成学业。返回后的学生或被送入电报局学传电报,或由中国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或分赴天津水师、电报局、鱼雷局等处当差。 ——《大清留美幼童记》
1.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对留美幼童在技术与政治上的期望。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倡导和推行“新式教育”的历史作用。
1.技术:希望留美幼童学习西方技术:政治:文化上遵守中国封建礼节,效忠清朝。
2.是近代教育的开端;引进了西方科技,推进了洋务运动,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新办新式教育
新 式 教育 主要成果
兴办 ,
设立 ,
派遣 。
新式学校
翻译馆
留学生
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占据新疆部分地区
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西北
塞防危机
当时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式的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他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力主归复新疆。
日本侵占琉球
改为冲绳县
美国侵略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
东南
海防危机
19世纪70年代,此时的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势严峻
左宗棠
李鸿章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使用的装备新式武器和采用新式训练的清军
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
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
二者并重
李鸿章筹建新式海军
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立,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在台湾建立行省。
4、建立新式海陆军
1864年,新疆内乱。
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占领伊犁。
1875年,左宗棠发兵平乱。
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西北渡过危机。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北洋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结局 — 破产: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4、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近代化的一小步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近代化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教育近代化
生产工业化
产品商品化
进步性: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民用、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
而民用企业,则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
——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三、近代化的一小步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可是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
·找出其评价洋务事业的形容词?
·小组讨论,你们怎样看待他的说法?
三、近代化的一小步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封建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要增强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责任意识等
洋务运动破产原因:
①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②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③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启示
根据图片、材料,分析失败原因?有何启示?
马拉火车。唐胥铁路建成初期,因朝廷保守官员害怕机车“震动东陵" 禁止火车行驶,只好使用骡马在铁路上拉煤。
洋务运动引起了哪些中国社会深刻变化?
外交——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出现;
经济——机器生产的开始,近代工业产生,生产力变革;民族资产阶级产生,雇佣工人队伍扩大。
科教文卫——新式教育,社会改革的前驱力量;派遣留学生,走向世界的先锋队。
公共事业——交通、邮政、银行、船舶、矿业等等兴起。
温馨提示:洋务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