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上语5《七律 长征》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六上语5《七律 长征》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6 22: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六上语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5.七律 长征
一、单元阅读主题:革命岁月。
二、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思维能力:理解诗意,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审美创造: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和难点: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 (基础性学习单)
一、回顾本棵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 dà dù páng bó wēi yí mín shān tiě suǒ
(二)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泥丸wán wén 逶迤 yí yǐ 岷山mín mǐn
日寇kè kòu  抡起lūn lún 屹立yì qì
云崖yá yé 逶迤wēi wěi 磅礴pán páng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云涯(yá) 逶迤( wěi) B.磅礴(páng) 铁索(shuǒ)
C.五岭(lǐng) 岷山(mín) D.远征(zhēng) 乌蒙(měng)
2.下面字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逶迤 腾飞 青藤 B.磅礴 天涯 悬崖
C.岷山 温渡 度河 D.七律 铁索 等闲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B.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大渡桥横铁索寒( ) A.冷 B.穷困 C.形势严峻
(2)乌蒙磅礴走泥丸( ) A.走路 B.跑 C.滚动
(3)万水千山只等闲( ) A.平常 B.空闲 C.无端,平白地
(4)金沙水拍云崖暖( ) A.悬崖 B.像云一样的崖 C.高耸人云的山崖
(5)三军过后尽开颜( ) A.完;颜色 B.都,全部;脸上表情 C.达到极端;体面
5.“万水千山”一词中“万”“千”都是虚指,下面加点的字不是表示虚指的是( )。
一日千里 B.烟花三月 C.百炼成钢 D.十全十美
6.下面词语中的“尽”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 )。
A.前功尽弃 B.取之不尽 C.山穷水尽 D.尽心尽力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B.五岭逶迤腾细浪(曲折绵延)
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人云的山崖) D.三军过后尽开颜(都开始变了脸色)
8.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走泥丸”意思是从泥丸上走过。 B.“三军”指的是三路长征大军。
C.“七律”是指每句七个字的律诗。 D.“乌蒙”和“五岭”指的是同一个地方的山峰。
10.最适合描述右图的诗句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11.(易混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从容不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B.“逶迤”“磅礴”“细浪”“泥丸”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C.《七律·长征》中的“七律”是一种体裁。
D.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磅礴、豪迈的。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 (拓展性学习单)
二、学了《七律·长征》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小甲虫:《七律·长征》向我们展示了长征途中的五个画面,即 、 、
. 、 、 ,生动地表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 历程。
小豆子:《七律·长征》讴歌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 和
. 精神,全诗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气概的一句诗是“ ”,一个字是“ ”。
毛毛虫:《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 ,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 和 。他在长征途中还曾写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屈指行程二万”“ ,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等词句。
蝴蝶飞:“五岭逶迤腾细浪, 。”这两句诗运用了 、 、
. 等修辞手法。
小蜜蜂:《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 的过程。诗中“ , 。”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的喜悦心情,预示着长征的最后胜利。诗中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三、结合《七律·长征》一诗,试写出对联的下联。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 千山踏破
下联: .
四、看图,完成练习。
注: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长征的起止时间和地点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七律·长征》一诗写的是发生在 年的事情。
3.你知道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些故事 写出一个。
. .
. .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学习单)
五、阅读《七律·长征》,完成练习。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
.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在横线上将诗补充完整。
2.诗中“ ”和“ ”是“千山”的代表,“ ”和“ ”是“万水”的代表。“逶迤”“磅礴”写出了山势 ;“细浪”泥丸”是作者的 ,写出了红军战士 的高大形象。
3.诗中写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诗句是“ , ”。诗句中的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 ,又写出了主观感受。“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 ,“寒”字使我们体会到了 。
4.“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一词用得好吗 为什么
. .
. .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 。”歌颂了红军
战士 、 的精神。你还知道他的作品有《 》等。
6.读完整首诗,我感受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的 和 精神,全诗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气概的诗句是“ , ”。词语有“ ”“ ”。
六、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 ,“苍龙”指的是 。
2.想象“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
3.用“ ”画出表明作者胜利在握的词句。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豪情壮志
. .
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两句词( )。
A.表达了--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前线的英雄本色。
参考答案
一、
(一)云崖 大渡 磅礴 逶迤 岷山 铁索
(二)wán yí mín kè lūn yì yá wēi páng
(三)1.C 2.B 3.C 4.ABAC 5.B 6.A 7.D 8.C 9.C 10.D 11.B
二、
小甲虫:翻越五座山岭 跨越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艰难
小豆子: 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 万水千山只等闲 只
毛毛虫:毛泽东 思想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不到长城非好汉 雄关漫道真如铁
蝴蝶飞: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夸张、对偶
小蜜蜂:我国工农红军长征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巧渡金沙夺泸定 万水等闲
四、
1.1934年10月,瑞金 1936年10月,会宁
2.1935.
3.示例:长征途中,三位生病的战士疲惫不堪,无法跟上大部队,一位炊事班老班长为了照顾他们牺牲了自己。
五、
1.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
2.五岭 乌蒙 金沙 大渡 雄伟险峻 想象 不畏艰难
3.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橫铁索寒 天气情况 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4.好。因为“云崖”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崖,说明了金沙江的地势险要,突出了红军渡金沙江的惊险。
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菩萨蛮·大柏地》
6.不屈不挠 革命乐观主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不怕”“只等闲 ”。
六、
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国民党反动派 。
2.示例:秋景开阔,天空高远,淡淡的白云若有若无,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
3.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4.表达了作者坚信会夺取革命最后胜利的豪情壮志。
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