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苏科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本章复习与测试
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提优练习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提优练习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06 14:47:34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B.小于﹣1的数的倒数大于其本身
C.两数相除等于把它们颠倒相乘
D.商小于被除数
答案:B
2.若|m|=3,|n|=2,且<0,则m+n的值是()
A. ﹣1 B. 1 C. 1或5 D. ±1
答案:D
3.有下列结论:①若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
则这个数是±1或0;②若一1
0.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①错误.因为-1<m<0,所以所以②错误.因为 a+b<0,且>0,所以a<0,b<0,所以a+2b<0,所以|a+2b|=-a-2b,所以③正确.因为|m|≥-m,所以|m|+m≥0,所以④正确.因为c<0
0,c-a<0,所以(a-b)(b-c)(c-a)>0,所以⑤正确.
4. 点,,C和原点O在数轴上,点A,B,C对应的有理数为a,b,c.若,,,那么以下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b<0,a+b>0,a+b+c<0,
∴c<0,b<0<a,|a|>|b|或c<0,a<0<b,|a|<|b|,
观察数轴可知符合题意的是.
5. 有理数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点为M、N,则下列式子结果为负数的个数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a<0,b>0,|a|>|b|,
则①a+b<0,是负数;
②a﹣b<0,是负数;
③﹣a+b>0,是正数;
④﹣a﹣b>0,是正数;
⑤ab<0,是负数;
⑥<0,是负数;
⑦>0,是正数;
⑧a3b3<0,是负数;
⑨b3﹣a3>0,是正数.
则结果为负数的个数是5个.
6. 若规定[a]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4.3]=4,若m=[π+1],n=[﹣2.1] ,则在此规定下[]的值为()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解:∵m=[π+1]=4,n=[﹣2.1]=﹣3,
∴m+=4+×(﹣3)=4﹣6.75=﹣2.75,
∴[m+]=﹣3.
7. 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
(1)______0
(2)______0
答案:(1)>,(2)>
8.若|x|=8,|y|=6,且xy>0,则x-y的值为______.
答案:±2
9.探究与发现:两数之间有时很默契,请你观察下面一组等式,并在横线上再写出一个等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
10.若x是不等于1的实数,则我们把称为x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的差倒数是.现已知,是的差倒数, 是的差倒数, 是的差倒数,…,依此类推,则=________.
答案:4
【解析】根据题意得,,所以的值以三个数为一个循环,因为2022÷3=674,所以
11. 如果对于有理数,定义运算※如下:a※则(-2)※ .
答案:
【解析】解:∵a※b=(a+b≠0),
∴(-2)※(﹣2)※=(﹣2)※(﹣3)==
12.计算:
(1)
(2)
(3)
(4)
答案:(1)原式=
(2)原式=
=
(3)原式=
(4)原式=
=
=
=
=
=
13.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计算:
解:原式=(﹣15)÷(﹣)×6(第一步)
=(﹣15)÷(﹣1)(第二步)
=﹣15(第三步)
(1))上面的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______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第二处是第______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来.
答案:解:(1)二,运算顺序错误,三,得数错误
(2)
14.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计算:.” 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
(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 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
(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
(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
答案:(1)前后两部分互为倒数
(2)先计算后一部分比较简便
(3)
(4)原式=
15.多多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章时遇到了这样一道趣味题:“四个整数a,b,c,d 互不相等,且 abcd=25,求 a+b+c+d的值.”多多苦苦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决,聪明的你能解出答案是________.
答案:0
【解析】因为25=5×5,整数a ,b,c ,d互不相等,且 abcd=25,所以a ,b,c ,d 的值只能为5,-5,1,-1,所以a+b+c+d=0
16.(1)已知a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则
(2)若ab≠0,则的值不可能是______;
A. 0 B. 1 C. 2 D. -2
(3)已知a,b,c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求的值;
(4)已知有理数a,b,c满足=1,求的值。
答案:解(1)±1 (2)B
(3)因为a ,b,c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所以可以分四种情况:当a ,b,c同为正时,原式=3;当a ,b,c同为负时,原式=-3;当a ,b ,c一正两负时,原式=-1;当a ,b,c一负两正时,原式=1.所以的值为±3或±1。
(4)因为=1,所以a,b,c必为一负两正,所以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
B.小于﹣1的数的倒数大于其本身
C.两数相除等于把它们颠倒相乘
D.商小于被除数
2.若|m|=3,|n|=2,且<0,则m+n的值是( )
A. ﹣1 B. 1 C. 1或5 D. ±1
3.有下列结论:①若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
则这个数是±1或0;②若一1
0.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点,,C和原点O在数轴上,点A,B,C对应的有理数为a,b,c.若,,,那么以下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5. 有理数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点为M、N,则下列式子结果为负数的个数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6. 若规定[a]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4.3]=4,若m=[π+1],n=[﹣2.1] ,则在此规定下[]的值为( )
A.0 B.﹣1 C.﹣2 D.﹣3
7. 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确定下列式子的符号:
(1)______0
(2)______0
8.若|x|=8,|y|=6,且xy>0,则x-y的值为______.
9.探究与发现:两数之间有时很默契,请你观察下面一组等式,并在横线上再写出一个等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x是不等于1的实数,则我们把称为x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的差倒数是.现已知,是的差倒数, 是的差倒数, 是的差倒数,…,依此类推,则=________.
11. 如果对于有理数,定义运算※如下:a※则(-2)※ .
12.计算:
(1)
(2)
(3)
(4)
13.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计算:
解:原式=(﹣15)÷(﹣)×6(第一步)
=(﹣15)÷(﹣1)(第二步)
=﹣15(第三步)
(1))上面的解题过程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第______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第二处是第______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把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来.
14.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计算:.” 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
(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 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
(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
(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
15.多多在学习《有理数》这一章时遇到了这样一道趣味题:“四个整数a,b,c,d 互不相等,且 abcd=25,求 a+b+c+d的值.”多多苦苦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决,聪明的你能解出答案是________.
16.(1)已知a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则
(2)若ab≠0,则的值不可能是______;
A. 0 B. 1 C. 2 D. -2
(3)已知a,b,c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求的值;
(4)已知有理数a,b,c满足=1,求的值。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 生活 数学
1.2 活动 思考
第2章 有理数
2.1 正数与负数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2.3 数轴
2.4 绝对值与相反数
2.5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7 有理数的乘方
2.8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3章 代数式
3.1 字母表示数
3.2 代数式
3.3 代数式的值
3.4 合并同类项
3.5 去括号
3.6 整式的加减
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
4.1 从问题到方程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
4.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
5.3 展开与折叠
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 线段 射线 直线
6.2 角
6.3 余角 补角 对顶角
6.4 平行
6.5 垂直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