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思考
1.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
2.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思考
1.通过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可以了解东北豹的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从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对于濒危动物的拯救和数量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2.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从而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
为什么强悍凶猛的东北豹也会濒危?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的应用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样方法
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等)。
一般步骤: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计划→计数并做记录→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样方的选取
①样方数目的确定:取样多少随调查地段的总体面积而定。一般来说,选取的样方越多,求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
②样方大小的确定:视被调查的生物类型而定,一般来说,乔木为100㎡, 灌木为16㎡, 草本为1㎡。样方的形状以正方形为宜。
样方法
常用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分布均匀的情况。
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例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 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 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3. 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可能是不同的。鼓励学生针对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包
括哺乳类、鸟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
注意:标志物不能太醒目,对动物行为不影响。
无毒且牢固
标记重捕法
一般步骤: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重捕,计数→估算种群数量
标记重捕法
应用标志重捕法时的注意事项
①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②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产生关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
1.出生率和死亡率
3.性别比例
2.年龄组成
4.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金丝猴作为一种濒危动物,为什么他的种群数量不能迅速增长呢?
老鼠数量繁多的原因都有什么?
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几十年前,我国东北地区广袤无边的森林里,生活着很多东北豹。随着人类在这片森林里采伐林木、垦荒种地、建设铁路,东北豹逐渐从这里迁出,几近消失。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随着环境的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东北地区。
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年龄组成的三种结构
衰退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老年
成年
幼年
年龄组成
类型 图例 年龄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大小 发展趋势
增长型 幼年个体数大于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相当 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
内保持
衰退型 幼年个体数小于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性别比例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类型
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
性别比例
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C
随堂训练
2.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记重捕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60只,必须积极防治
C.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小于调查结果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B
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②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