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
氧气的用途
潜水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学习目标
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从色、味、态、密度及溶解
性等方面考虑。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度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方法二: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得更旺,证明是氧气。
方法一: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检验
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所以,我们一般用带火
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
实验1 木炭的燃烧
观察现象: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的燃烧
反应物 木炭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发红,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实验2 硫的燃烧
观察现象:
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集气瓶中存有少量的水作用是什么?
—— 吸收部分SO2 ,防止空气污染 。
二氧化硫:
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味,易溶于水,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问题与讨论
硫的燃烧
反应物 硫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
微弱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讨论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大,燃烧越剧烈。
实验要求:
1.铁丝拧成螺旋状。
2.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3.集气瓶底部存少量水。
4.实验操作要规范,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注
意实验安全。
5.交流反思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3 铁丝的燃烧
实验用品:
细铁丝、火柴、酒精灯、一瓶氧气。
铁丝的燃烧
反应物 铁丝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表达式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铁丝要绕成螺旋状
细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为引燃铁丝提供热量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伸进集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
系火柴的作用
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充分利用氧气
小结
讨论
硫的燃烧和铁丝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存有少量的水作用是否相同?
防止高温生成物坠落,炸裂瓶底
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木炭和氧气反应
硫和氧气反应
铁丝和氧气反应
二氧化硫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硫、氧气
课堂练习
1.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易溶于水
B.能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C.具有可燃性
D.能支持燃烧
C
课堂练习
2.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课堂小结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 溶于水。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能和很多物质反应,如木炭、硫、铁丝等。
课后作业
1.P361、2。
2.思考与讨论氧气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是否所有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发生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