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八月桂花遍地香,
独占三秋压众芳。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理解分子的性质;
3.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一些现象。
[实验3-1]
思考?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的构成
微粒 举 例
分子 氧气、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酒精等由分子构成;
原子 稀有气体,铁、铜等金属由原子构成;
二、分子的性质
资料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探究1: 分子运动现象
浓氨水
酚酞溶液
B
A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无色变为红色。
溶液仍为无色。
氨分子不断运动到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性质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50ml水
实验探究2:1+1=2?
50ml酒精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
50ml酒精
50ml
100ml
50ml
100ml
混合后<100ml
100ml
50ml
性质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通常状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
O2
1.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讨论与交流
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
分子在不断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2.物质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为什么气球容易压缩,钢球受压后却纹丝不动?
3.物体为何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间的间隔小。
因为受热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遇冷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分子的性质:
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小。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课堂小结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的间隔增大
D
课堂练习
1.“八月丹桂遍地香,独占三秋压众芳。”八月桂花飘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B
3.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
B.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C.汞原子之间的间隔最大
D.汞原子由静止变运动
C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的体积变大?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3)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4)25c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0.024Cm3的钢瓶中。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
分子在不断运动
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分子在不断运动,如果不密封,香水、汽油分子会运动到容器外,造成损失
分子间有间隔
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下图。
过一会,发现B中的溶液变 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填编号) 。
(1)B中的酚酞要过一会才能变色,与A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B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A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B中,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红
(3)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教材》课后习题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