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每天一万步的话,大概是步行7公里。假如有一个人每天步行35公里,他的微信步数会是多少步?
如果,有人能坚持2年每天都走这么多步,你相信吗?
50000步
有一支军队做到了
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有一支军队,在两年时间里,共爬过了18条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平均每天行军(步行)71华里
中国工农红军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2.通过运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能够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3.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1929~1932年)
自学检测
快速阅读教材第81-84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可更改的笔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1.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开始时间?总共进行了几次军事“围剿”,结果怎样?
2.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的原因、开始的时间和地点?途中有哪些主要的事件(战役)?
3.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会后对中央领导进行了怎样的调整?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主力会师地点、意义?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一、长征的原因
1930年10月起,对中央革命根据地
连续进行“围剿”
国民党大为震惊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围剿
结果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第五次
毛泽东
胜利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游击战
运动战
失败
分散兵力冒险进攻保守防御
李德
博古
8万
50万
1933.9
周恩来
朱德
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央革命根据地
共产国际
军事顾问李德
中共中央临时
负责人博古
一、长征的原因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004
(1)时间
江西瑞金
二、长征的经过
①
1.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
(2)地点
(3)人数
8万多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2.血战湘江
三年不饮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博古、李德是想将中央苏区整个家当搬到湘西去。1万多人的中央纵队,小到坛坛罐罐,大到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抬的石印机、大炮底盘,什么也舍不得丢下。
——陈典宏、张碧周《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踏访 湘江之战旧址》
④
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③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②改组中央领导: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遵义会议旧址
3.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①纠正错误: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4)意义:
3.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军委作了副报告。他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其重要原因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王稼祥提议红军应该由毛泽东这样富有实践经验的人来指挥;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散“三人团”……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铺平了道路。
——梁衡《大无大有周恩来》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初期的严重受挫。
遵义会议(1935年)
14年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14年
转折
(4)意义:
3.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意义:
3.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1927年8月1日前
1927年8月1日后
1927年8月7日后
1927年10月后
1931年11月后
……
1935年1月后
南昌起义
一无所有
有了军队
有了根据地
有了政权
有了方向
有了正确的领导
“八七”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遵义会议
弱
强
幼年
成熟
③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脱离共产国际,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分歧。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④
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⑤
四渡赤水
4.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
追剿计划
3万
40万
③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④
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⑤
四渡赤水
⑥
巧渡金沙江
5.巧渡金沙江
——跳出了敌人的
重重包围
急行军到皎平渡口,用7只小船,经9天9夜,将部队全部安全地渡过了金沙江。
③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④
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⑤
四渡赤水
⑥
⑦
⑧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③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④
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⑤
四渡赤水
⑥
⑦
⑧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③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⑨
10.
爬雪山
过草地
我上到山上感到气也喘不上来。山顶空气稀薄,不能讲话,只能闷着头走,不管多累,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一坐下来就可能永远起不来了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9.过草地
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④
遵义会议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二、长征的经过
⑤
四渡赤水
⑥
⑦
⑧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③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⑨
10.
爬雪山
过草地
11.
12.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三、长征的胜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中央红军由86789人到会师的6500人
①红军有着远大的革命理想、必胜的革命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②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③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长征胜利的原因:
——标志着中央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历史意义: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三、长征的胜利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三、长征的胜利
长度:25000里(转战11个省)
河流:跨越河流近百条(大河24条)
雪山:翻越了八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
战斗:三天一次大战(遭遇战400多场)
敌人: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与围堵
课堂小结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伐战争的失败
2. (2020·北京)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会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岀了敌人的重重包围,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此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
B
C
3.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力量受到牵制
C.长征路上地势险要,便于红军作战
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 遵义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2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
D
√
D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学习万岁
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