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优化作业
课内积累
1[2022 原创]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
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碣石(jié) 澹澹(dān) 星汉 (hàn)
B.萧瑟(xiāo) 子规(guī) 夜廊(láng)
C.竦峙(sì) 昏鸦(yā) 断肠(cháng)
D.残夜(cán) 枯藤(téng) 天涯(yá)
2[2022原创]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 临: (2)水何澹澹 澹澹:
(3)山岛竦峙 竦峙: (4)海日生残夜 生:
(5)乡书何处达 书: (6)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
3[2022原创]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广东新考法[2022广东河源期中]下面的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5.广东新考法[2022广东河源期中改编]自古以来,月亮是众多诗人吟诵的对象。下列诗歌中
没有出现“月”的一项是 ( )
《观沧海》(曹操)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C.《次北固山下》(王湾) D.《宿建德江》(孟浩然)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2021广东广州中考改编]某同学收集了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描写景物的句子 批注
《观沧海》 曹操 山水壮阔,动静结合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落日余晖,情景相融。
(2)[2021广东深圳中考改编]古今文人常寄情于景于物。世道艰难,政治抱负屡遭滑铁卢,不尽如人意,但幸有挚友牵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明月化作信使,吟出“ , ”;人生如一叶扁舟羁旅漂泊,怀乡情思有增无减,诗人王湾借诗句“ , ”,以风平浪静之小景言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之大景,将情思融于这美好的景致之中。
7「2022广东深圳质检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课内阅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2021北京延庆期中]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9.[2022广东广州期末]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2022河南商丘期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诗中“过五溪”“夜郎西”紧扣诗题中的“ ”字。
11这首诗以对“杨花”子规”两样景物的描写起笔,有何用意
[2022广东深圳期中改编]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2下列对“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次序 B.至,及 C.停宿 D.接连
13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这幅图片,简要说明这幅图是否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022福建南平期中改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刷阅读拓展
一课内外古诗词联读
[2022江苏南通调研]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16第二首小令展示了一幅 的美丽画面。(2分)
17马致远的曲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的曲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
课外古诗词阅读
体裁:古诗
选篇理由:借景抒情一直是诗歌常用的手法。本课中大海吞吐日月之景,坚定了曹操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明月高悬,激起了李白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心;开阔的早春江景,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凄凉冷清的古道西风,烘托着断肠的游子之悲。下面的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的名篇,仔细阅读,体会不同的景色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2022广东广州期中]
晚次乐乡县①
[唐]陈子昂
故乡香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述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②荒烟断③,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好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噭噭(jiào):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8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
19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2022浙江杭州开学考改编]
早梅齐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①齐已: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②孤根,孤独的根。指梅树之根。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指京城。
20新考法小茵在阅读此诗时发现领联中少了一个字,她不知该从下列选项中如何抉择,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她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3分)
A.千 B.有 C.一 D.数
21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义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意愿 (3分)
[2022广东广州期中改编]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掏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①掬(j):两手捧(东西)。②翠微: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2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破题,总揽全诗。既交代了节令、时间和地点,又点明了“赏玩忘归”的原因--“春山多胜事”。
B.颔联上句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下句将花香与衣香合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C.尾联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词语清丽超逸,风格清淡雅致。
23说说这首诗歌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 项,澹 dàn。B 项,廊一郎。C项,峙 zhì。
2.(1)到达,登上(2)水波荡漾的样子(3)耸立(4)升起(5)信(6)形容悲伤到极点
3 B【解析】本题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需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B项,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诗歌内容的能力。A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里有"月"。B 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里有"月"。D项,“江清月近人”里有“月”。
6.(1)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7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不是山水田园诗人。
8.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朗读诗歌的能力。 C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只能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所以读的语调平淡些就行。
9.【示例】秋风吹动树叶,声音萧瑟,在风的吹动下,浩瀚的海洋洪波滔天,滚滚而来,如有仙人凌风踏浪。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诗句画面的能力。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描写、联想画面。如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在洪波涌起的景象的基础上展开描摹等。
10.遥【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五溪"是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在唐朝时期,湖南西部、贵州东部属于偏远地区,从都城长安贬到这荒蛮之地,是一种严厉的惩罚。“过五溪""夜郎西"与题目中的"遥"字相对应,表明路途遥远。
11.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杨花:柳絮。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时令,描绘了暮春景象,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选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两样景物,表现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景,融情入景用"杨花”暗喻征人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希望他早日归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1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字词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整个句子或者整首诗歌的意思来理解。句中“次”是“停宿”的意思。
13.【示例】我认为这幅图片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图中江面分开阔,能表现“潮平两岸阔”的景象;图中的船帆高高悬挂,能表现“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图片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判断出图片与画线句描述的内容是否相符,接着阐述图片与画线句的关联之处。
1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C项,小桥流水人家"显得非常安逸、悠闲,这种安闲其实反衬了游子的无助、孤寂、伤感。故选 C。
:15.【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画面的能力。题干要求描述所展现的画面,不等同于翻译句子。答题时需发挥想象,适当补充内容,将该句呈现为一幅具体可感的画面,“古道""西风”“瘦马”这几个事物必须融入画面中,还可添加人的活动,营造意境。
16.【示例】风和日丽、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2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画面内容的能力。回答时抓住曲中主要景物,在再现画面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即可。阅读全曲,抓住关键词句“暖日和风”“杨柳”“啼莺舞燕”等,理解展现的画面,能概括出"风和日丽""春意盎然”即可。
17.《天净沙·秋思》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
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表现了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分)而《天净沙·春》则借“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的陶醉、喜悦、惬意之感以及喜爱春天之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表达的情感的能力。在了解小令内容的基础上,对比两首曲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感情,然后分析不同之处即可
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而(天净沙·春)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词鉴贯《天净沙·春》
这是一首咏春的曲。"春山暖日和风"开篇从远处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描绘了一幅远山绿林、暖阳明媚、春风和煦、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作者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春山"推移至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结尾两句,作者的目光转移到莺燕、小桥、流水、落花上,渲染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
18.【示例】诗人放眼四周,入城前见到的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枧野中消失;深山上参差不齐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3分)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的意思是: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注意抓住"荒烟""古木"的特点来描述。
19.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与浓重的乡愁。(2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诗人自问自答,将荡开的笔墨收拢,以景写情。入暮以后渐入静境,猿啼声愈发清亮而凄婉,烘托了环境的凄凉,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愁。诗词鉴赏《晚次乐乡县》
全诗可以分成写景与抒情两个部分,前六句写景,末两句抒情。诗人根据抒情的需要取景入诗,又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抒情,所以彼此衔接,自然密合。再次,第七句插入一个设问句式,使诗作结构获得了开合动荡之美,严谨之中又有流动变化之趣。最后,以答句作结,句中的“嗷嗷””猿鸣”远应前一句的“深山古木”,"夜"字关合篇首"日暮",“夜猿鸣”的意境又与篇首的日暮乡情遥相呼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
20.C(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之炼字的能力,“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也更加突出了题目中的"早”字。故选 C。
21.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意愿。(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后的能力。尾联”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语义双关,这里的"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古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即可。诗词鉴赏《早梅》
这是一首咏梅诗。首联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联叙述梅开的情形;颈联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尾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22.C(3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
能力。尾联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不是以静衬动的手法。
23.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欲去惜芳菲”中的"惜”的意思是难舍,此句表现了作者离开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也衬托了山中月下景色的美丽。诗词鉴赏《春山夜月》
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给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原因,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全诗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