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35张PPT)+6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35张PPT)+6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6 17:59:18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学习目标:
1. 结合教材,识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的基本史实。
2. 通过阅读教材、搜集资料,说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认识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3. 分析思考古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说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分析思考古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
希腊神话即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它在古希腊原住民长期口头相传并借鉴了流传到希腊和其它各国的神话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我们都是(古)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艺术、宗教都根源于(古)希腊” ---雪莱(英)
今日所知的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希腊文学,包括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组成的《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及艾斯克勒斯、索福克里斯和尤利比提斯的戏剧。
文学和雕塑
01
视频:荷马史诗
荷马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著作。
它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主要描述英雄的故事,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新知讲解
1.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
2.漫长的休息,痛苦有如痼疾。
3.人体是最神圣的东西
4.以身作则对好人来说是固然是绝伦的大好事;但对坏人来说,它的害处是无以复加的
5.言近旨远,文简意明
6.劳动是人类的命运。
7.追逐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
8.智慧的标志是审早度势之后再择机行事
9.温和的谈吐源于仁慈的人心
10.愚蠢被误认为是命运之神犯下的罪过
11.惟仁德才能永远屹立不摇。
12.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荷马史诗》 经典片段
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于特洛伊战后返乡时的种种遭遇,包含着许多远古的神话。特洛伊战后,奥德修斯乘船返乡,多次被大风卷至异岛妖洞,靠智慧和勇敢,灌醉并刺瞎独眼巨人,藏身羊肚子下逃出巨人洞;制服女妖,救出变成猪的同伴;以及用蜡封耳,捆己身于船桅,以免着魔歌而自投大海等等。几经磨难,漂泊10年,终靠女神帮助,脱险返回故乡。进宫时,他扮作乞丐,惩罚了挥霍其财产并向其妻求婚的贵族子弟,全家终于团聚。
《奥德赛》
视频:古希腊雕塑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也是古希腊雕塑的题材,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掷铁饼者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维纳者
新知讲解
胜利女神像
掷铁饼者原作为青铜,希腊雕刻家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建筑艺术
02
视频:古代罗马雕塑
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万神殿是至今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是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其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
视频:罗马万神殿
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巴黎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
以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静和威严。巴黎凯旋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例,但其规模更为宏大,结构风格更为简洁。
该柱由大马士革建筑师阿波罗多拉(Apollodorus of Damascus)建造,于113年落成,属于多立克柱式,以柱身精美浮雕而闻名。图拉真柱净高29.55米,包括基座总高35.27米。柱身由20个直径4米、重达40吨的巨型卡拉拉大理石垒成,外表由总长度200米以上的浮雕绕柱23周;柱体之内,有185级螺旋楼梯直通柱顶。
图拉真柱(或译作“图拉真凯旋柱”,意大利语:Colonna Traiana)位于意大利罗马奎利那尔山边的图拉真广场,为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所立,以纪念图拉真胜利征服达西亚。
图拉真纪功柱
罗马帝国时期的一种城市供水设备。一般用石砖砌成,中有拱门,规模宏大,有的甚至为双层。屋大维统治时代修建较多,现存较著名的有罗马近郊的克劳狄引水道和法国南部尼姆斯城附近的高架引水道,其中后者建于公元1、2世纪,是这类建筑中的最宏伟者。
高架引水桥
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埃皮道罗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城邦。公元前4世纪中期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露天大剧场。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呈半圆形,并有放射形的通道。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后面有化妆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因此规模巨大。
埃皮道罗斯剧场
宗教建筑:神庙,祭坛
公共建筑:剧场,浴场,广场,斗兽场
纪念性建筑:记功柱,凯旋门
道路工程建筑:桥梁,道路、供排水系统
古罗马的建筑类型
古希腊、罗马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
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哲学和法学
03
视频:古代希腊哲学
柏拉图( 约B.C427年-B.C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
亚里士多德(B.C384年-B.C322年),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雅典学院》作者:拉斐尔
哲学:是距今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指热爱智慧。主要探讨世界万物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新知讲解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该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为题材,打破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名人会聚一堂,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画作采用了拱形圆屋顶作为背景,以很高的透视法水平,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和深远感。整幅画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作者拉斐尔
《雅典学院》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画面描绘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展开激烈的争论和研究的场景。大厅的中心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谈,前者用手指着天,后者用手指着地,表示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其它人有的在激烈争论,有的在暗自沉思,有的在分析问题,还有的在教学生。
希腊的哲学家们追求智慧,善于思考,热爱真理,并为探索真理而不懈努力。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思考:熊的品德好不好?为什么会做出“蠢事”?应该如何理解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熊的品德是好的,但由于无知,酿成了恶果,这说明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即美德”
视频:古代罗马法律
罗马人的法律
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成就之一。
1. 名称:
3. 地位:
2. 影响:
《十二铜表法》
它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又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公历的起源
04
公历每月的天数不全相同,是人为的结果。
每年365天原是这样分配:单月31天,双月30天,只有2月为29天。
凯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结果2月减少至28天,8月变成大月31天。最终,形成了“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的历制。
(1)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公历内容: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儒略历比回归年365.2422日长0.0078日。从前45年颁布到1582年时,
已经累计相差十多天。为了纠正偏差,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利乌斯对儒略历加以
改革而制成一种更精确的历法。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里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被称为格里高利历。
即沿用至今的世界通用的公历。新颁布的历法理论上可以达到两万年内误差不超过
一天,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变化,实际到公元4909年误差就可达一天。
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
格里高利历
公历
领略宏伟的罗马文明!
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
第一次以武力,
第二次以宗教,
第三次法律。
——耶林(德)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
“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 恩格斯
课堂小结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和雕塑
代表《荷马史诗》
建筑艺术学
哲学和法学
代表:宙斯像、《掷铁饼者》
公历的缘起:儒略历
代表:帕特农神庙
代表:大竞技场、万神庙、凯旋门等
代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代表《十二铜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