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永吉期末)读某地某日“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4时左右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D.20时左右
(2)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
A.3℃ B.5℃ C.10℃ D.16℃
2.(2021七上·鄂州期末)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内陆地区降水一定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3.(2021七上·盐池期末)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4.(2021七上·武川期末)下列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是( )
A.赤道地区多雨,极地附近少雨
B.台湾山脉西侧降水少,东侧地区降水多
C.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5.(2021七上·勃利期末)“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 )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 B.该地气温月较差大
C.该地气温日较差大 D.该地气温年际变化大
(2021七上·汉寿期末)读“某降水类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该降水类型是(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都不是
7.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田田同学测得甲处(海拔200米)气温为15℃,则乙处的气温约为( )
A.10.8℃ B.4.2℃ C.12.9℃ D.25.8℃
9.(2021七上·宣城期末)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10.(2021七上·邛崃期末)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
A.气温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B.气温由西向东逐渐降低
C.气温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D.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2)图中M阴影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纬度高低
11.(2021七上·路南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
B.一年之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最高月均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C.气温的观测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021七上·朝阳期末)某地某日气象观测中测得的气温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5 8 15 12
1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时、日出前后
13.计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A.8℃ B.9℃ C.10℃ D.12℃
14.(2021七上·朝阳期末)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B.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D.世界各地都是夏季降水多
15.(2021七上·依安期末)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A.0.5℃ B.0.6℃ C.0.7℃ D.0.8℃
(2021七上·鞍山期末) 鞍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冬至日来到当地气象台,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结合框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框图中,各数码与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确定风的来向 B.②测量河流流量
C.③观测大气温度 D.④记录天气状况
17. 该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可信的是( )
A.气温4~9℃ B.日降水量1000mm
C.多云转大雨 D.北风3~4级
二、综合题
18.(2021七上·朝阳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 气温高。地势越高,气温越 。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纬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少)。
(3)下列三幅降水柱状图①②③与图中A、B、C三地相对应的是:A— ,B— ,C— 。
19.(2021七上·东辽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甲图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赤道地区降水 ,极地地区降水 ,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2)甲图A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 。
(3)甲图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丙图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
(4)据甲图等温线的变化,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 。
(5)右上角的乙图为某地某天的天气预报图,这一天该地的天气变化状况是 。
20.(2021七上·五常期末)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 (减少/增多),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经度/纬度)的影响。
(2)从C向E降水量逐渐 (减少/增多),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3)M、N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填字母),降水较少的是 (填字母)。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 岸降水较多,大陆 岸降水较少。
(4)赤道附近降水比两极地区降水 (多或少)
三、图文分析题
21.(2021七上·永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郑州某中学建立了校园气象站。校园气象站可以监测校园多种气象要素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校园提供气象数据的支持。通过校园气象站监测要素可以为学生室外活动、学生穿表等提供建议。图16为该校园气象站的主要设备,下表是该中学气象站监测到的气象数据。
(1)该站可以观测项目包括气压、风、 、 。
(2)对学生直接影响较大的是气温和降水,其观测仪器分别是 、 。其观测记录的单位分别是℃和 。
时间 11月23日 11月24日 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7日
空气质量指数(PM2.5) 200 105 11 38 54
天气状况 多云转阴 8~17℃ 微风 阴 2~12℃ 东北风3~4级 多云 1~6℃ 微风 阴 1~5℃微风 阴转多云 -1~7℃ 东北风3~4级
(3)上述五天中,空气质量最差的 日,11月25日郑州最低气温降低到-1℃,该气象站为师生提供的合理建议应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图中可知,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C符合题意。(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为10℃-5℃=5℃;B符合题意。
【点评】(1)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最强,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到13时左右地面温度最高。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2.【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降水稀少;在赤道穿过的内陆地区降水丰富,故A错误。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故B错误。
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故C错误。
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③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的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大致的气温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A正确。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故B正确。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了绝大部分,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故C正确。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完全一样,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4.【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是赤道地区多雨,极地附近少雨,山脉两侧是地形因素,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是海陆因素,喜马拉雅山的降水变化是地形因素,故答案为:A。
【点评】(1)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受洋流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的说明该地区早晚温差大,即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大,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答案】6.B
7.B
8.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点评】(1)降水的形成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供应、凝结核及水汽的上升运动。降水的主要类型包括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
(2)山地对降水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二是随着海拔升高,水汽抬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三是山地降水的高度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水汽多少、风的强度、山地坡度等,所以降水最多不一定在山顶,也可能仅仅在山腰。
(3)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6.锋面雨是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对流雨是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读图可知,该类型的雨是暖湿气流遇到山脉阻挡被迫抬升而形成的降水,因此是地形雨,B正确。故答案为:B。
7.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因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图中乙地属于迎风坡,降水多,B正确。故答案为:B。
8.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来计算,田田同学测得甲处海拔200米,乙处通过测量为2000米,乙比甲地高出1800米,而甲地气温是15℃,所以乙处气温为15-(2000-200)×0.6=4.2℃,B正确,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A项错误。全球年平均气温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不是这样,B项错误。读图可知,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C项错误。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答案】(1)D
(2)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递减。读图可以发现, 在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位递减,因此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D 正确。
(2)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陷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因此,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图中M阴影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地势,B正确。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 在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在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因此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2) 各地气温的差异,除了受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陷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因此,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图中M阴影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地势。
11.【答案】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故A正确。一年之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最高月均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出现在1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B正确。气温的观测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故C正确。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月最高气温与月最低气温之差,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答案】12.D
13.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称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温度有一个月均最高值和一个月均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1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答案为:D。
1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表中数字可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5+8+15+12)÷4=10℃,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A正确,不合题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B正确,不合题意。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C正确,不合题意。世界各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并不都是夏季降水多,如地中海气候区,数冬季多雨型,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5.【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B。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16.D
17.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16.百叶箱主要是安置温度、湿度仪器并使其免受太阳直接辐射,而又保持适当通风的白色百叶式木箱。主要是观测气温变化,A错误。雨量器主要测量降水量。B错误。风向标主要观测风向的变化,C错误。通过百叶箱、雨量器和风向标等,可以④记录天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D准确。故答案为:D。
17.该学习小组是辽宁省鞍山市,位于北方,当天是冬至日,气温较低、降水稀少。该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可信的是北风3~4级,D准确。当地冬至日气温在0℃以下,A错误。当地降水主要夏季 ,冬季降水稀少,BC错误。故答案为:D。
18.【答案】(1)低;陆地;低
(2)南北回归线(回归线);多
(3)②;③;①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根据海陆比热容对比,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陆地气温高,冬季时海洋气温高。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降水多。
(3)A为赤道附近降水多,应为②图,B为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应为③图,C位于非洲地区,全年降水少,应为①图。
【点评】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9.【答案】(1)多;少;纬度位置
(2)海拔高
(3)1;7
(4)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5)晴转阴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气流下沉,不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下,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2) (3) B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
(2)A地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所以A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
(3)C地位于南半球的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丙图中最高气温是出现在7月。
(4)由20℃、 10℃、 0℃、 -10℃等 温线的分布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5)由天气符号可知,乙图所示该地这一天的天气状况是晴转阴。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0.【答案】(1)减少;纬度
(2)减少;海陆因素
(3)N;M;东;西
(4)多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B位于北极地区;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从A到B地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2)读图可知,从C到E,降水量越来越少,由此可知,中纬度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造成这种降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3)读图可知,M、N相比,降水量较多的是大陆东岸的N地,降水量较少的是大陆西岸的M地,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
(4)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因为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1.【答案】(1)气温;降水量
(2)温度计;雨量器和量筒;毫米(mm)
(3)11月23日;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该气象站测量的设备包括百叶箱和温度计、风速风向仪、雨量器和量筒、气压计,其中百叶箱和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气温,风速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速和风向,雨量器和量筒可以用来测量降水量,气压计可以用来测量气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站可以观测的项目包括气压、风、气温和降水量。
(2)测量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计,记录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和量筒,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用符号“mm”表示。
(3)11月23日空气质量指数是200,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中度污染;11月24日空气质量指数是105,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11月25日空气质量指数是11,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优;11月26日空气质量指数是38,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优;11月27日空气质量指数是54,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1月23日到11月27日,空气质量最差的11月23日。根据表格可知,11月25日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1℃,当天气温下降到-1℃,比预计气温要低,所以应注意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点评】百叶箱和温度计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气温,风速风向仪是用来测量风速及风向,雨量器和量筒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情况,气压计是用来测量气压状况。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永吉期末)读某地某日“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4时左右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D.20时左右
(2)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
A.3℃ B.5℃ C.10℃ D.16℃
【答案】(1)C
(2)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图中可知,这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C符合题意。(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为10℃-5℃=5℃;B符合题意。
【点评】(1)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最强,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到13时左右地面温度最高。由于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2.(2021七上·鄂州期末)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内陆地区降水一定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的沿海地区降水稀少;在赤道穿过的内陆地区降水丰富,故A错误。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故B错误。
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故C错误。
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③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2021七上·盐池期末)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的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大致的气温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A正确。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故B正确。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了绝大部分,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故C正确。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完全一样,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4.(2021七上·武川期末)下列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是( )
A.赤道地区多雨,极地附近少雨
B.台湾山脉西侧降水少,东侧地区降水多
C.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是赤道地区多雨,极地附近少雨,山脉两侧是地形因素,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是海陆因素,喜马拉雅山的降水变化是地形因素,故答案为:A。
【点评】(1)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受洋流影响,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少。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2021七上·勃利期末)“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 )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 B.该地气温月较差大
C.该地气温日较差大 D.该地气温年际变化大
【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的说明该地区早晚温差大,即该地区气温日较差大,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2021七上·汉寿期末)读“某降水类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该降水类型是(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都不是
7.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田田同学测得甲处(海拔200米)气温为15℃,则乙处的气温约为( )
A.10.8℃ B.4.2℃ C.12.9℃ D.25.8℃
【答案】6.B
7.B
8.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点评】(1)降水的形成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供应、凝结核及水汽的上升运动。降水的主要类型包括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
(2)山地对降水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二是随着海拔升高,水汽抬升过程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三是山地降水的高度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水汽多少、风的强度、山地坡度等,所以降水最多不一定在山顶,也可能仅仅在山腰。
(3)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6.锋面雨是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对流雨是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读图可知,该类型的雨是暖湿气流遇到山脉阻挡被迫抬升而形成的降水,因此是地形雨,B正确。故答案为:B。
7.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因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图中乙地属于迎风坡,降水多,B正确。故答案为:B。
8.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来计算,田田同学测得甲处海拔200米,乙处通过测量为2000米,乙比甲地高出1800米,而甲地气温是15℃,所以乙处气温为15-(2000-200)×0.6=4.2℃,B正确,故答案为:B。
9.(2021七上·宣城期末)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A项错误。全球年平均气温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不是这样,B项错误。读图可知,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C项错误。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2021七上·邛崃期末)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
A.气温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B.气温由西向东逐渐降低
C.气温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D.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2)图中M阴影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纬度高低
【答案】(1)D
(2)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递减。读图可以发现, 在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位递减,因此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D 正确。
(2)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陷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因此,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 图中M阴影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地势,B正确。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 在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在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因此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2) 各地气温的差异,除了受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陷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因此,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图中M阴影区域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地势。
11.(2021七上·路南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
B.一年之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最高月均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C.气温的观测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答案】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故A正确。一年之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最高月均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南半球出现在1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B正确。气温的观测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故C正确。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月最高气温与月最低气温之差,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裸地大于植被覆盖区。
(2021七上·朝阳期末)某地某日气象观测中测得的气温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5 8 15 12
1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时、日出前后
13.计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 )
A.8℃ B.9℃ C.10℃ D.12℃
【答案】12.D
13.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称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温度有一个月均最高值和一个月均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1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答案为:D。
1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表中数字可得,该地日平均气温是(5+8+15+12)÷4=10℃,故答案为:C。
14.(2021七上·朝阳期末)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B.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D.世界各地都是夏季降水多
【答案】D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A正确,不合题意。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B正确,不合题意。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C正确,不合题意。世界各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并不都是夏季降水多,如地中海气候区,数冬季多雨型,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5.(2021七上·依安期末)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A.0.5℃ B.0.6℃ C.0.7℃ D.0.8℃
【答案】B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B。
【点评】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1七上·鞍山期末) 鞍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冬至日来到当地气象台,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结合框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框图中,各数码与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确定风的来向 B.②测量河流流量
C.③观测大气温度 D.④记录天气状况
17. 该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可信的是( )
A.气温4~9℃ B.日降水量1000mm
C.多云转大雨 D.北风3~4级
【答案】16.D
17.D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16.百叶箱主要是安置温度、湿度仪器并使其免受太阳直接辐射,而又保持适当通风的白色百叶式木箱。主要是观测气温变化,A错误。雨量器主要测量降水量。B错误。风向标主要观测风向的变化,C错误。通过百叶箱、雨量器和风向标等,可以④记录天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D准确。故答案为:D。
17.该学习小组是辽宁省鞍山市,位于北方,当天是冬至日,气温较低、降水稀少。该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可信的是北风3~4级,D准确。当地冬至日气温在0℃以下,A错误。当地降水主要夏季 ,冬季降水稀少,BC错误。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8.(2021七上·朝阳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 气温高。地势越高,气温越 。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纬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少)。
(3)下列三幅降水柱状图①②③与图中A、B、C三地相对应的是:A— ,B— ,C— 。
【答案】(1)低;陆地;低
(2)南北回归线(回归线);多
(3)②;③;①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根据海陆比热容对比,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时陆地气温高,冬季时海洋气温高。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降水多。
(3)A为赤道附近降水多,应为②图,B为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应为③图,C位于非洲地区,全年降水少,应为①图。
【点评】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9.(2021七上·东辽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甲图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赤道地区降水 ,极地地区降水 ,主要是受 因素影响。
(2)甲图A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 。
(3)甲图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丙图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
(4)据甲图等温线的变化,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 。
(5)右上角的乙图为某地某天的天气预报图,这一天该地的天气变化状况是 。
【答案】(1)多;少;纬度位置
(2)海拔高
(3)1;7
(4)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5)晴转阴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气流下沉,不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下,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2) (3) B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
(2)A地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所以A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
(3)C地位于南半球的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丙图中最高气温是出现在7月。
(4)由20℃、 10℃、 0℃、 -10℃等 温线的分布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5)由天气符号可知,乙图所示该地这一天的天气状况是晴转阴。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0.(2021七上·五常期末)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 (减少/增多),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经度/纬度)的影响。
(2)从C向E降水量逐渐 (减少/增多),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3)M、N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填字母),降水较少的是 (填字母)。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 岸降水较多,大陆 岸降水较少。
(4)赤道附近降水比两极地区降水 (多或少)
【答案】(1)减少;纬度
(2)减少;海陆因素
(3)N;M;东;西
(4)多
【知识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B位于北极地区;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从A到B地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2)读图可知,从C到E,降水量越来越少,由此可知,中纬度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造成这种降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3)读图可知,M、N相比,降水量较多的是大陆东岸的N地,降水量较少的是大陆西岸的M地,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
(4)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因为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
【点评】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三、图文分析题
21.(2021七上·永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郑州某中学建立了校园气象站。校园气象站可以监测校园多种气象要素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校园提供气象数据的支持。通过校园气象站监测要素可以为学生室外活动、学生穿表等提供建议。图16为该校园气象站的主要设备,下表是该中学气象站监测到的气象数据。
(1)该站可以观测项目包括气压、风、 、 。
(2)对学生直接影响较大的是气温和降水,其观测仪器分别是 、 。其观测记录的单位分别是℃和 。
时间 11月23日 11月24日 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7日
空气质量指数(PM2.5) 200 105 11 38 54
天气状况 多云转阴 8~17℃ 微风 阴 2~12℃ 东北风3~4级 多云 1~6℃ 微风 阴 1~5℃微风 阴转多云 -1~7℃ 东北风3~4级
(3)上述五天中,空气质量最差的 日,11月25日郑州最低气温降低到-1℃,该气象站为师生提供的合理建议应是 。
【答案】(1)气温;降水量
(2)温度计;雨量器和量筒;毫米(mm)
(3)11月23日;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知识点】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该气象站测量的设备包括百叶箱和温度计、风速风向仪、雨量器和量筒、气压计,其中百叶箱和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气温,风速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速和风向,雨量器和量筒可以用来测量降水量,气压计可以用来测量气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站可以观测的项目包括气压、风、气温和降水量。
(2)测量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计,记录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和量筒,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用符号“mm”表示。
(3)11月23日空气质量指数是200,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中度污染;11月24日空气质量指数是105,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11月25日空气质量指数是11,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优;11月26日空气质量指数是38,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优;11月27日空气质量指数是54,表明空气质量状况为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1月23日到11月27日,空气质量最差的11月23日。根据表格可知,11月25日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1℃,当天气温下降到-1℃,比预计气温要低,所以应注意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点评】百叶箱和温度计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气温,风速风向仪是用来测量风速及风向,雨量器和量筒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情况,气压计是用来测量气压状况。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