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 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B.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和冰水
C.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D.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甲图: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B. 乙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丙图:使用含磷洗衣粉 D. 丁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雪融成溪 B. 气结成露
C. 气凝成霜 D. 水滴成冰
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
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深秋,路边草上的霜
B. 夏天,吃冰棒凉快
C. 冬天出现的浓雾
D. 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水晶莹 D. 冬天,霜打枝头
下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 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 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 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凝华现象
B. 用冰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
C. 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D. 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
B.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
C. 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汽化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升华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如图所示是小矾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儿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板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这是碘蒸气________形成的。
于是她提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猜想可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热。
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小明用图甲的装置实验时,发现碘锤玻璃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他认为是因为碘从_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_态,发生升华现象;
经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碘的沸点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根据这些资料,小华认为小明所做的实验,碘也经历了先______再______的物态变化过程,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小华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能说明碘升华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
上面涉及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______。
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解答】
A.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冰变成水叫熔化;故A错误;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故B错误、C正确;
D.水蒸气直接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水叫熔化;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
【解析】解:
A、海水吸热,会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错误;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B正确;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晶,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故C错误;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故D错误。
故选:。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答案】
【解析】解:、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植物蒸腾等。故A错误。
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B错误。
C、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故C正确。
D、海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故D错误。
故选:。
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资源分布情况。
水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物质,没有水生物不能生存。
人类对海洋水的利用目前较少。
水的循环除了自然循环还有植物作用。
此题考查了水资源对人类的作用和水循环的过程,要节约用水。
4.【答案】
【解析】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会使水受到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环境,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
5.【答案】
【解析】解:、雪融成溪,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冰的形成,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
【解析】解:冬天室内的温度很高,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升高,遇到戴眼镜同学温度较低的玻璃镜片时,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出现雾气;
A、冻肉会变软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汽化吸热的缘故,不符合题意;
D、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在液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物态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留心观察,多加思考,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的现象.
7.【答案】
【解析】解: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
B、夏天,吃冰棒凉快,是因为冰棒熔化吸热,降低人体的温度,故B错误;
C、冬天出现的浓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是固态的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
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升华是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8.【答案】
【解析】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雪形成过程分别是凝固和凝华,故A错误;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六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对于本题不但要知道相应的物理知识,还要了解语句的含义才能解答。
9.【答案】
【解析】解:
A、河面上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0.【答案】
【解析】解:、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放热.此选项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放热.此选项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放热.此选项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放热.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及其吸放热的判断,是中考热学基本题型的考查,掌握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解答】
解:、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
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
D、冰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
12.【答案】
【解析】
【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物质状态及相互转化的物态变化名称。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
【解答】
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冰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故A错误;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凝华,故B错误;
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是气态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故C错误;
D.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凝华
玻璃板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是凝华放热而形成的
用酒精灯加热碘一段时间,再把水滴滴几滴在玻璃板上表面,熄灭酒精灯。过一会儿会看见固态碘出现在玻璃板内表面,同时水滴不见了。用手摸玻璃板,可以发现玻璃板比较热
【解析】略
14.【答案】升华 熔化 凝华 放
【解析】解:图甲的碘颗粒吸热升华为碘蒸气;
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熔化为液态;
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凝华为固态,此过程放热。
故答案为:升华;熔化;凝华;放。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答案】固 气 熔化 汽化 能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达不到碘的熔点,不会熔化,只能升华
【解析】解: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小明的实验中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在加热过程,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先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碘蒸气,不一定是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故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将碘升华管放在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
故答案为:固;气;熔化;汽化;能;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达不到碘的熔点,不会熔化,只能升华。
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在小明的实验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也能是碘熔化后,再汽化形成的;
将试管浸入沸水槽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出现的碘蒸气不会是汽化形成的,只能是升华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碘的升华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6.【答案】液化 凝华 熔化 熔化 升华 吸收 用洗衣水冲厕所
【解析】解:由水蒸气变为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种液化现象;由水蒸气凝成小冰晶,是一种凝华现象;小冰晶变为小水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一种熔化现象。
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吸热的是熔化;液化和凝华放热。
常向空中云层抛洒干冰,干冰迅速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这一过程吸热;
可以从一水多用或者是尽量防止水的无谓的损耗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如何节约用水。如用洗衣水冲厕所。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熔化;熔化;升华;吸收;用洗衣水冲厕所。
利用题目中告诉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体变化的定义,确定是哪种物态变化;
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将第一问中的物态变化与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节水措施。
此题考查物态变化及节水的相关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