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09: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平面镜成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 平面镜发出的
B. 像发出的
C. 平面镜反射的
D. 人的眼睛发出的
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 )
A. B. C. D.
下列有关镜子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B.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聚光
C. 潜水艇的潜望镜由平面镜组成 D. 商场的平面镜可成放大的像
如图所示,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
A. B. C. D.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 虚像,距离变小 B. 实像,距离变小 C. 实像,距离变大 D. 虚像,距离变大
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 由到 B. 由到 C. 由到 D. 由到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眼睛应从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B.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
C. 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 B. C. D.
如图甲所示,蜡烛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在平面镜中( )
A. 不成像
B.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 仍成像,且像在原来位置
D.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汽车驾驶室旁的观后镜,观后镜的种类和用途是( )
A. 平面镜,成等大正立实像
B. 凹镜、会聚光线
C. 凸镜、成放大正立虚像
D. 凸镜,成缩小、正立、虚像,扩大观察范围
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像不可能与物体是等大的 B. 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 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D.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则( )
A. 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 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
C. 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 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为一灯泡,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______选填“”、“”或“”点。
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相同的、两物块、一枚细针。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_______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
将物块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__________观察到物块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_____________关系。
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后,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应绕点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________和物的大小关系。
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处,观察者在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________。填序号
A.处 处 处 处
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答: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从物体射到平面镜上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相交于一点,这便是像点。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我们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很容易认为光是从像点发出的,其实看到的是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
【解答】
图中表示的是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原因,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而来的。
故选C。

2.【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
【解答】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分析可知,图符合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
【解析】略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是等大的,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A.由图知,物与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是虚像,故A正确;
图中物与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不等距,故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且物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始终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燕子到水面的距离变小,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在变小,故燕子与它的虚像之间的距离在变小。
故选A。
6.【答案】
【解析】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基础内容,一定要掌握。
【解答】
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棋子“象”在甲处时,像在位置处;棋子“象”在乙处时,像在位置处;
棋子原来的像位于处,移动后的像则位于处,所以,其移动路径到。
故选:。
7.【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来解题: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确;
B、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正确;
C、寻找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一侧观察,在蜡烛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变短,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析】解:、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A错误;
B、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故B正确;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CD错误。
故选:。
此题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9.【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多次实验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二是为了减小误差;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
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故B正确。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故C正确。
D.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D正确。
故选A。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需要牢记,并学会利用这个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
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但房间空间太小,
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如图所示:
视力表距平面镜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人距平面镜应为。
故选C。

11.【答案】
【解析】解:
在图乙中作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所示:
故选:。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分析。
1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应用,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大。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
【解答】
解:观后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
故选D。
13.【答案】
【解析】
【分析】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
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共同点: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得到。
【解答】
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故A错误;
B、光的直线传播可以产生实像,光的折射也可以产生实像,也可以产生虚像,故B错误。
C、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C错误。
D、是否用光屏能承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承接不到,故D正确。
14.【答案】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不动,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的位置不变。故A错误;
B、当在铅笔位置观察像时,要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为铅笔长度的一半,为,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的像也转动相同的角度,故铅笔与它的像平行。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铅笔像也水平向右移动。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答案】
【解析】
【解答】
先作出灯泡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连接与墙的最右上边缘,交平面镜于点,连接,作出入射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再连接灯泡与墙的最左上边缘,交平面镜于点,连接并延长作出反射光线,阴影部分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右侧区域的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和光的反射图的应用,难度一般,需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的位置来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发光点发出光线后,若反射光线经过特定的点,则可以先作出发光点的像点,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迅速作出反射光线,再补出入射光线。
16.【答案】解:硬币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眼,人看到了硬币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先作出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和小女孩的眼睛,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即为入射光线,和小女孩眼睛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并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关键。
17.【答案】 反射
【解析】解: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水壶应放在焦点位置,故应放在图乙中的点;
“卫星锅”能收集微弱电视信号,故“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反射性能的材料。
故答案为:;反射。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焦点温度最高;
卫星锅对信号有反射作用,“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反射性能的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凹面镜的反射作用,是一道基础题。
18.【答案】垂直;
玻璃板;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关于镜面对称;
逆时针
【解析】
【分析】
实验中,玻璃板应与桌面垂直;
实验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根据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确定物像大小关系;平面镜成像时,像物等距,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其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物等距,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像相对于物一起发生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解答】
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放置;如果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将物块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玻璃板观察到物块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小明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关系;
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后,像物等距,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像相对于物一起发生运动,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应绕点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故答案为:垂直;玻璃板;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逆时针。
19.【答案】竖直;像;;不能。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像与物关于玻璃板对称,玻璃板的摆放角度要能够使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
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用相同的棋子进行比较,来获得物像大小关系;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
【解答】
如果玻璃板不垂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应将茶色玻璃垂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实验中的两棋子要求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的像和关于镜面对称,故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处,故选B;
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
故答案为:竖直;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