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光的色散(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光的色散(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10: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光的色散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和绿光,为与这两种组合,产生白色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它是( )
A. 紫光 B. 黄光 C. 蓝光 D. 橙光
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 红外照相机 B. 可见光照相机 C. 紫外光成像仪 D. 超声波成像仪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维码是光源
B. 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 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 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是银行的验钞机,它是利用紫外线的哪种特性来识别钞票真伪的( )
A.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B.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易使钞票上的图案发光产生变化
C. 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利用钞票上某些位置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光识别
D.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使钞票发生了化学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B. 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同样遵守反射定律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 可以利用钞票上某些位置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光来鉴别钞票的真伪
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视遥控器是靠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
B. 红外线、紫外线都能穿过所有物体
C. 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不一样,遇到障碍物不能发生反射现象
D. 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
在“五岳”之一的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C. 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关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黄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 B. 入射角为,反射角可能为
C. 紫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 D. 入射角为,折射角可能为
小安通过学习生物学发现,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小聪通过学习物理学发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她们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别照射到光屏上的不同位置,如图甲所示,在乙图中的玻璃砖下面有一射灯,可以交替发出红光和紫光,请你画出该射灯射向点的光线进入空气后的大致折射光路,并标明红光和紫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混合彩色粉笔末
取一支蓝色的粉笔和一支黄色的粉笔。将它们碾成细末后混合在一起。用一根细细的棍搅拌。尽量搅拌均匀,混合后它们将呈绿色。
试着再用两个手电筒分别蒙上黄、蓝玻璃纸,把光照在暗室中白墙的同一个位置上,两种光重叠处,呈现绿色。
上面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端是__色光。物理学发展史上,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
换一块红色玻璃放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__色光。
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__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元的钞票,看到“”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发光.
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
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器,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该原理说明:
红外线________填“是”或“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红外线__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人体.
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才能证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有红外线?请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按照一定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按照一定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按照一定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按照一定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光。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________的光叠合而成的。
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一定比例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__________色光;将红光和绿光按照一定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________光;将黄光和蓝光按照一定比例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________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三原色;掌握光的三原色是关键。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据此分析。
【解答】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光、绿光、蓝光组合能产生白色光源;故ABD错误,C正确。
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红外线的特点,理解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解答】
因为温度不同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不同,因此可以利用红外照相机对水中的鱼进行拍照,所以答案 正确。
故选A。
3.【答案】
【解析】
【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
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白色能反射所有颜色的色光,不同颜色只能反射本身颜色的色光。
【解答】
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
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
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
故选D。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源的概念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数字型条码是黑白相间的图,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色光,而白色则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
【解答】
A、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的色散。
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因为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
【解答】
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因为紫光偏折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空气中角偏大些,则屏上端为红光,屏下端是紫光,且保证空气中角大于三棱镜中角;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
【解析】略
7.【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紫外线的应用。
根据我们对于紫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
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
【解析】解:、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利用红外线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正确;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
C、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故C错误。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验钞机可以利用钞票上某些位置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光来鉴别钞票的真伪,故D正确。
故选:。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吸收。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9.【答案】
【解析】略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色散具体现象的分析能力,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经过色散现象后,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光。
【解答】
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
【解析】
【分析】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折射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其它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和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了光的三原色、光的反射和折射时角度的大小关系,属光学的基础题。
【解答】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黄光、紫光都不属于三原色之一,故AC错误;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反射角不可能为,故B错误;
D.光折射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其它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和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折射角可能为,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
【解析】解: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故选C.
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
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用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色光,学以致用,有意义.
13.【答案】解: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色散;由光的色散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大于红光,故应远离法线,光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能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根据甲图可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故乙图中紫光的折射角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以及紫光的折射能力大于红光的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14.【答案】解: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将蓝色的粉笔和黄色的粉笔。将它们碾成细末后混合在一起,混合后它们将呈绿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两个手电筒分别蒙上黄、蓝玻璃纸,则分别透过黄光、蓝光,当黄光混合,呈现绿色,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色光和颜料都可以混合,但二者的混合规律不同,
【解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注意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的异同,从而得出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15.【答案】紫;牛顿;红;不能
【解析】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由于红光的偏折能力弱,紫光的偏折能力强,所以图中从右向左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故A处为紫光;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是牛顿;
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红玻璃是透明的,只透过红光,所以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屏,蓝色屏只会反射蓝光,吸收其他色光,故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故答案为:紫;牛顿;红;不能。
白光经倒放的三棱镜后,水平的光屏上由右向左依次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白色的,吸收所有色光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黑色的。
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明确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彩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
16.【答案】荧光物质;反射;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解析】由于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元的钞票,看到“”字样发光.
只要钞票上的“”字样发光,说明已经被紫外线照射到了,而紫外线灯并没有照射钞票,说明钞票上接收到的紫外线是透明玻璃反射的.
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字样都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而照射到钞票上,所以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紫外线穿透玻璃的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17.【答案】是;不能;可将温度计放在间,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或用红外夜视仪观察,合理即可
【解析】由“当盗贼遮挡在间,即挡住红外线”可知红外线不会拐弯,是沿直线传播的,由“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可知,如果能穿透人体,红外接收器就接收到红外线了,所以红外线不能穿透人体.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所以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来证明红外线的存在.
18.【答案】色散 红、绿、蓝 白 黄 白
【解析】解 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电视画面的各种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一定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将是白色光,将红光和绿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会形成黄光,将黄光和蓝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会形成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