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
欣赏《雨林》《橄榄树》《夜莺》教学设计
课题 《雨林》《橄榄树》《夜莺》 单元 2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作于1971年。歌词由著名作家三毛以自己漂泊的身世为依据而作,流露出流浪者历经沧桑之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雅尼专门为北京太庙演出而作。雅尼运用中国的竹笛模拟夜莺的声音。乐曲中,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雨林》是一张有关关爱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音乐专辑。由迪因·爱沃森和他的乐队于20世纪90年代制作完成。这张专辑中是将自然之音与音乐相结合,音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可真实感知的热带雨林环境之声,创作的音乐中可以明确感受到纯净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清新美感,二者通过现代录音技术巧妙结合为一体。本课所编辑的这段音乐包括雷雨、鸟鸣、流水等自然音响。创作音乐所用乐器有电子合成器、竖笛、大提琴、电吉他等。
学习目标 在欣赏电子音乐优秀代表作品的同时,加深对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了解,感受到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电子音乐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关注电子音乐。在欣赏过程中,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的完美结合。3.(1)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2)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感受乐曲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以及音响中的多种声音。艺术表现:听辨不同段落的不同主题,并能随音乐哼唱、记忆。创意实践:分析乐曲的结构、音乐所描绘的不同景象、每一段音乐中所运用的乐器与自然音响等。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感受电声乐器、电子合成器以及自然音响三者结合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以及强烈的画面感。
重点 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难点 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组美丽的风景: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雨林的神奇,亲耳倾听雨林的声响,那一定很美!可是我想同学们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雨林》,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一种身处雨林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雨林! 美丽的风景把我们带进了绿色的世界,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绿色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你们到过雨林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雨林》 1、作品介绍: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解——迪因·爱沃森和他的音乐小组制作了名为《雨林》( Forest Rain)的音乐专辑。这部专辑中录制了许多原始热带雨林的自然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的自然环境中。这些音乐塑造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唤起人们关注自然、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感情。2、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乐曲分为三段音乐包括雷雨、鸟鸣、流水等自然音响。创作音乐所用乐器有电子合成器、竖笛、大提琴、电吉他等。教师分段播放乐曲:老师指导学生去感受真声乐器、电子合成器以及自然音响三者结合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以及强烈的画面感。4、教师讲解:科技的发展和录音技术水平的提高给音乐创作和演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迪因·爱沃森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加入在自然界采录的声音,突破了音乐演奏的局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这些音乐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之中,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 学生欣赏视频,听老师对乐曲进行介绍。2、学生欣赏乐曲音频并思考:乐曲分为几段?音乐包括了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你知道都是哪些乐器演奏的吗?3、学生欣赏每一段音乐所描绘的不同景象、每一段音乐中所运用的乐器与自然音响。4、学生再次欣赏乐曲并思考:《雨林》是否属于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 如何为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这首音乐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分析段落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音乐感受力。4、引导学生发现录音技术的提高对电子音乐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道电子音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了解通过录音采集来制作电子音乐的特殊手段。
讲授新课《橄榄树》 1、作品欣赏:教师播放乐曲并介绍——《橄榄树》原是一首校园歌曲,由三毛填词,李泰祥作曲。2、创作背景:《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主题歌,整首歌表达了对理想对人生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作于1971年,当时世界上很多地方硝烟迷漫。三毛希望以自己的力量,把和平的阳光播洒到世界各地, 因而到处流浪,从而寻回了创作灵感。3、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讲解——4/4拍子: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歌曲结构:‖:A:‖BA结构欣赏电声乐队合奏版《橄榄树》教师讲解:电声乐队电声乐队通常由电吉他、电贝司、电子合成器、电子鼓等电声乐器加各种常规乐器组合而成。既可独立演奏各种各样的乐曲,也常常为歌手伴奏。速度:中速稍慢情绪:忧伤的、回忆的情感……教师讲解:旋律部分选用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伴奏部分选用了钢琴、铃铛、架子鼓等音色。 学生欣赏歌曲视频并听老师介绍。学生听老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识记相关知识。学生欣赏歌曲并回答:歌曲的节拍和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欣赏乐曲并试着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电声乐队有哪些乐器 ?这首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电声乐队在演奏旋律时选用了哪些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伴奏时选用了哪些音色? 初步了解歌曲 。了解歌曲背景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再次欣赏,加深印象,分析歌曲结构。积累电声乐队相关知识。感受乐曲的情绪,分析乐曲的情感,了解乐曲的演奏乐器。感受电声乐队的特点。
讲授新课《夜莺》 作品介绍:《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全曲洋溢着中华民族的风格。这首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夜幕下夜莺在紫禁城巍峨的背景中自由、抒情地歌唱。作者介绍:雅尼,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教师播放乐曲视频并讲解:乐器是中国的竹笛,它模拟了夜莺的叫声。主题哼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哼唱主题。作品特点:这首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夜幕下夜莺在紫禁城巍峨的背景中自由、抒情地歌唱。教师总结:《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学生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学生欣赏视频并思考: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它模拟了什么声音?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哼唱旋律。学生再次欣赏全曲,试着说一说作品给你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乐曲表现的画面。你都听到了哪些乐器,说一说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在本曲中的音乐形象。 1、对乐曲欣赏前的一个铺垫介绍。2、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3、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4、加深主题旋律印象。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音乐感受力。6、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课堂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模仿各种传统乐器的音色,合成出全新的音响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随着录音设备的发展,电子音乐将成为更广泛更丰富更具个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关注电子音乐,并尝试用它来记录生活。 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