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6 19:5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学会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综合思维
掌握大气层结构,明确太阳活动的含义及类型
综合思维
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概况:
表面温度:6000K
主要成分:H、He
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内部
核聚变反应
波长/微米
3.0
2.0
1.5
1.0
0.8
0.6
0.4
0.2
辐射能力/[焦/(厘米2 分 微米)]
0
2
4
6
8
10
12
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可见光区
红外区
紫外区
太阳辐射的意义?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石油、煤炭的能量来自哪里?
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为我们
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石油能源
太阳能
煤炭能源
太阳辐射的意义?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探究活动:
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多晴朗天气
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有要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甘肃南部.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距海近,海洋影响大,多阴雨天
主要为东北大部分,东南丘陵地区,汉江流域,广西大部分,云南东南部,湖南东部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
贫乏区<12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较丰富区(1500-1700)
丰富区(>17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盆地地形,多阴雨和大雾天气,日照时间短
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青海光热电力集团
格尔木光电厂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
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
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C
D
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
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
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海拔 B. 电网供电电压
C. 天气状况 D. 交通流量
2. 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
A. 成都 B. 拉萨 C. 北京 D. 大连
C
B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
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D
D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2. 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
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城市① B.城市②
C.城市③ D.城市④
D
A
日冕层
日冕是太阳最外围大气,它的边界离太阳表面约有3个太阳半径那么远。其亮度只有太阳本身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只能在发生日食时才能被看到。日冕的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度
光球层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色球层
色球位于光球之外,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1‰,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他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在太阳光球层的表面的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其数目的变化大体以11年为周期。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黑子
色球层某些区域短时间突然增亮的现象叫作耀斑,又叫太阳色球爆发。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多,周期为11年。
耀斑
日珥:色球层中,有时向外猛烈喷射出高达几万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焰。其形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肉眼只在日全食才能观测到。
日冕层温度超过100万摄氏度,它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运动,当运动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时,就能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好像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这一现象称为太阳风。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强度相应增大,特别在耀斑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不同圈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重要标志。
思考: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太阳风强劲,扰动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罗盘等无法指示方向
导致磁暴
太阳风强劲,扰动地球大气层
在两极地区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
产生极光
扰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
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影响。
干扰通讯
虽然影响机制仍是未解之谜,但众多统计数据表明太阳活动与天气和农业有相关性
影响气候
2015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太阳风 C.黑子和太阳风 D.耀斑和日珥
2.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
B.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
C. 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 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发射回到地面
A
A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题.
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成正比
D. 没有相关性
2.此图说明太阳活动能( )
A. 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B. 影响地球气候
C. 产生“磁暴”现象
D. 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A
B
北京时间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的恰当时段于黄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的600千米高度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D.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2.和陆地航天发射相比,海上航天发射的优势有( )
①发射更加灵活、经济
②配套设施和补给压力较小
③对环境适应性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要求较低
④火箭弹道沿线更加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