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08 15: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分 30分
(一)、看拼音写字 5分
1.树chà( ) 2.nì( )笑 3.憔cuì( ) 4.nèn( )芽
水波lín lín( )
(二)、选择 4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不胜枚举 无稽之谈 各得其所 形影不离
B.喜出望外 销声匿迹 拍岸叫绝 目不识丁
C.离愁别苦 府首贴耳 雅俗共赏 絮絮叨叨
D.昂首挺立 自作主张 少见多怪 耐人寻味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出现矛盾 诀别:离别
B.沉寂 :非常寂静 喜出望外:由于发生了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C.荫蔽:①(枝叶)遮蔽。②隐蔽。
D.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三)下列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 分)
决别 覆盖 委屈 祷告 不可抗距 折散
错别字
正 字
(四)、填空 5分( 每题1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儿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 。”
2.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商女不知亡国恨,   。
4.《观书有感》一诗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诗句是:
, .
5.《题破山寺后禅院》颈联是:
, .
(五)、 简答 10分,每题各2分
1.《金色花》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 如果你也有变来变去的“特异功能”,你愿意变成什么来报答母亲呢?请用简洁的几句话写出你的心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散步》中为何作者经过一番思索后选择委屈儿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太丘与友期》文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开放性试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羚羊木雕》中“万芳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三条关于母爱或父爱的名言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0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待君/久不至 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2、解释词语2分:
期: 舍: 去: 乃: 委: 顾:
翻译句子4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亲 19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__________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____________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2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朦胧 F.矇眬 G.依稀 H.模糊
  2.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3分
  3.“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4.“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却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作文 40分
   题目:我总想起__________
  要求:1.将题目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件事。
  3.全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