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1: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课时练
基础练习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不辍(chuò) 和蔼(ǎi) 差役(chā)
衙门(yá) 祖籍(jí) 豌豆(wān)
溺死(nì) 菜籽(zǐ) 佃农(tián)
劳碌(lù) 慰勉(wèi)妯娌(zhú)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
A.现在有些企业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B.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C.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爷爷一生勤劳,到了老年仍是不辍劳作,七十多岁了还下地干活。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为自已鼓掌。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 的存在。懂得为自已鼓掌,才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 为自己鼓掌,并不是唯我独尊地 ,也不是傲视一切地孤芳自赏, 一种醒悟,一种境界,一种推动自己向挫折与失败挑战的勇气与动力。
A.独特 音符 妄自菲薄 但是
B.独自 诗篇 狂放不羁 而是
C.独特 音符 狂放不羁 而是
D.独自 诗篇 妄自菲薄 但是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 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 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已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 。
(1)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下列句子中,填在第④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B.不断用新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C.用不断的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D.用不断的新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6.根据所给的句子,仿写两组句子。
母亲,您像一条河,流淌着生命的水源,供我成长。
7.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感谢。现实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当面向母亲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工作,或忙于学习,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给别人看的。有人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 答案是微信朋友圈。”
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请你就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里表达对母亲的爱这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60字左右)
答案:1.B 2.C 3.C 4.D 5.(1)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A
母亲,您像一首诗,散发着笔墨的幽香,引我深思;母亲,您像一本书,饱含着无穷的智慧,给我新知。
(1)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示例一: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因为有些年轻人不习惯当面表达感情,且因为各种原因缺少陪伴时间,,微信晒爱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形式。
示例二:这是年轻人在作秀,在表演,且不说母亲们能否看到微信,即使看到,这种通过网络表达的情感也比较虚幻,不如实实在在的陪伴真挚靠谱。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 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中 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④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4分)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可否颠 倒顺序 为什么 (4分)
3.选文第③段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 请概括出来。(3分)
4.将“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改为“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3 分)
5. 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班级开展“感恩母亲”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班会主题,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3分)
(2)在布置班会现场的时候,有人对多媒体背景的插画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在很多母亲早不做针线活了,这幅插画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应该换一幅。针对这 种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
(3)班会结束,主持人给每位同学都布置了一道“亲情作业”,要求用具体的行动“感恩母亲”。你打算怎样完成这道“作业” 把你的计划简要写下来。(2分)
答案:1.教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教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3分)影响:坚定“我"的革命信念和尽忠于民族和人民的信念。(1分)
不能。(1 分)这两个词语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创造了”表示已经创造,“创造着”表示正在创造。(2分)如果颠倒,就打乱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强调的重点。(1分)
3.表达了三层意思:一、哀悼母亲的去世;二、对母亲做出高度评价;三、表达尽忠于党和人民的决心。(3 分)
4.不好。(1分)“能”“一定能”构成反复,表达出作者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1分)如果并成一句,不足以表达作者无比坚定的信心和决心。(1分)
5.(1)同学们,是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母亲在琐碎的生活中照顾我们的一切,给我们最深切的关怀,这是世界.上非常伟大的行为。今天我们召开“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下面就请同学们积极参与。(3 分)
(2)不需要换。(1分)时代变了,但母亲对子女的爱永远不变,母亲对子女的牵挂永远不会停止,虽然当前大多数母亲不亲自做针线活了,但我们心中还要记得母亲的爱。(2分)
(3)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先把自己的卧室整理一下,不再麻烦妈妈帮我整理;再把自己的衣服洗了,如果妈妈有该洗的衣服,我就帮她洗了。(2分)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父子情
舒 乙
①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②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脑涨,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也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后跟歪歪的鞋。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③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④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出国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看我。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从木头里炼酒精!”
⑤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他送给我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这是继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它一直挂在我的床前。可惜,后来被破坏了,但我仍保存至今,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⑥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注]。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⑦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有删改)
[注]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作为父亲,文中的老舍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多独特的做法,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三点。(3 分)
2.请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4分)
(1)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2 分)
(2)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从木头里炼酒精!"(2分)
3.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句子“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3分)
4.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分)
答案:1.①老舍对孩子的功课和成绩放任自流,十分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②老舍带孩子拜访朋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认识社会和世界;③在儿子十五岁时,老舍.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大人,采取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④对于孩子的恋爱婚事,老舍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意思对即可)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突出了“我”跟在父亲后边走得踏实,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无比信任和依恋。(手法1分,效果1分)
运用语言描写,表达了父亲对“我”所学专业的得意、自豪之情,也表现了父亲的幽默感。(方法1分,效果1分)
“我很悲伤”是因为父亲突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人世,不能再陪伴“我”,引导“我”;“我也很幸运”是因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关心、疼爱孩子而又开明的父亲,这是人生的幸事;简短的语句饱含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热爱与怀念之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文章的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