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3课内战爆发
一、知识梳理
1.重庆谈判
背景:
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目的:
⑴国民党:一方面是为 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是想在 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 身上。
⑵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 。
概况: 年 月, 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即“双十协定”。
⑴内容: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 ,邀集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⑵ 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 举行。
意义: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答案】发动内战;政治舆论;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1945;8;毛泽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战;政治协商会议;1946;重庆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由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故答案为:发动内战;政治舆论;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1945;8;毛泽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战;政治协商会议;1946;重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国民党发动内战
全面内战: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 解放区与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答案】中原;陕北;山东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公开叫嚣,以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用3到6个月的时间,完全消灭所有中共控制的解放区。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中原;陕北;山东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相关史实。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自卫反击:
⑴作战方式:以 为主要方式。
⑵主要目标:歼灭敌人 。
⑶作战原则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答案】运动战;有生力量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故答案为:运动战;有生力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的相关史实。
4.(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胜利成果:
⑴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⑵粉碎重点进攻:
①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 ,转战陕北。 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进攻。
②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答案】延安;彭德怀;陕北;孟良崮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延安;彭德怀;陕北;孟良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5.线索构建
A: B:
【答案】双十协定;内战
【知识点】内战爆发;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由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故答案为:A.双十协定;B.内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和国共内战的相关史实。
二、考点突破
6.(2020·雅安)如图为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面商国家大计时的合影。两人这次会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故两人这次会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D正确;
国共第一次合作发生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上,排除A;
西方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排除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发生在1937年,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重庆谈判的时间、目的、内容和结果。
7.如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其结果是什么?( )
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
【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依据课本所学,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央领导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但转战陕北地区。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采用“蘑菇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先后取得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胜利,重创国民党军队,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 符合题意;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内战。解放军通过半年多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A 不合题意;
解放军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 不合题意;
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战略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了节节胜利。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 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题中的关键词“转战陕北”“直接结果”是解题的关键。陕北是陕甘宁解放区的一部分,毛泽东率领解放军,发挥杰出的军事才能,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直接粉碎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
材料三:毛泽东说:“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敌人重点进攻的是哪些地方 解放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主要采用了什么战术
(2)材料三毛泽东说能够打败蒋介石,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信心
【答案】(1)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蘑菇”战术。
(2)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正确的战略战术。
【知识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
【解析】【分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和材料二信息“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对解放区又发动了重点进攻,进攻的目标是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第二问,依据材料二信息“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固歼敌人”可知,解放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主要采用了“蘑菇”战术。
(2)依据材料三信息“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我方来讲:有解放区人民的支持;有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有正确的作战方针。从敌方来讲: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政治腐败;国统区经济崩溃;国统区人民的反蒋斗争等。
故答案为:(1) 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蘑菇”战术。
(2)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正确的战略战术。
【点评】 解题的关键需熟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粉粹国民党进攻的战略战术。共产党在军事、经济实力落后的情况下,通过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逐渐扭转战争局面的史实。
三、素养培优
9.(2020·株洲)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反映了国民党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在于( )
A.和平建国 B.“假和平,真内战”
C.共商国是 D.结束内战
【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可知,国民党电邀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假和平真内战,故B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和平建国,共商国是,故排除AC项;
重庆谈判时内战还没有爆发,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过程、影响、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10.1945年8月,重庆的报刊发表社论,指出:“毛泽东来重庆,是中国的一件喜事,毛泽东维系着中国目前、未来的历史和人民的幸福。”据此可知,人民对毛泽东重庆之行的期望是( )
A.精诚团结,共同北伐 B.争取民主,实现和平
C.谋求合作,联合抗日 D.建设重庆,促进发展
【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1945年8月“和所学知识,毛泽东此行是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其目的是反映广大人民的要求,争取民主,实现和平,故B正确;
国共共同北伐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时间是1926-1927年,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A 排除;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基本胜利,C排除;
建设重庆并不是毛泽东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当时抗日战争基本胜利,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因此毛泽东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D 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成为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要在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地位。
11.(2019·南京)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A.广州 B.瑞金 C.西安 D.重庆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重庆谈判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2.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议……“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发表了“八一宣言”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发表了《论持久战》 D.签署了“双十协定”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题干中毛泽东“陪都”之行是进行重庆谈判,其结果是签署了《双十协定》。选项 D 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重庆谈判的目的、结果和影响的相关史实。
13.(2020八上·瑶海期末)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双十协定”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A项符合题意;BCD项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内战爆发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1946年10月”“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4.(2020·德州)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
A.签订《双十协定》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孟良崮战役 D.进攻中原解放区
【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解放战争。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D正确;
《双十协定》的签订是重庆谈判的结果,故排除A项;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有利于解决和平建国问题,故排除B项;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过程中,不是开始的标志,故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内战爆发的有关知识。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5.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 ,发动全面内战,开展全面进攻,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是在国民党军队占领_______时。( )
A.张家口 B.延安 C.青化砭 D.沙家店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了最高峰。故 A 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6.“对美帝国主义,对蒋介石,总的方面我们应该轻视他们,但对具体的敌人就不能轻视,如果轻视就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在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A.各个击破 B.运动战 C.阵地战 D.分割包围
【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后,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因此,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运动战,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熟练掌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
17.(2020·内江)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解放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①③符合题意;
国民党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
18.陈毅元帅是我党我军中著名的诗人之一,在革命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诗篇。在一次战役胜利后,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将孟良崮战役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上将”是指( )
A.华东解放军 B.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
C.西北解放军 D.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答案】B
【知识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所以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以这次战役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孟良崮战役的相关史实。
19.陈毅元帅在1947年5月作诗云:“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绘的孟良崮战役(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
【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A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彭德怀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而材料中提到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山东,故 A 选项错误;
B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孟良崮战役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进攻主力的范例。这与材料信息吻合,故 B 选项正确;
C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 C 选项错误;
D .1949年初,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故 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过程特点,确实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0.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如图,它所反映的战役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A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青化砭、沙家店、蟠龙镇、羊马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键词反映的史实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被歼,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被迫停止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宁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知识点。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电文节录( 1945.8.20)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在重庆,有些人认 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的一次谈话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谈的理由是什么?实际上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是怎样做的?从材料二看,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此次来渝”与蒋介石会面的结果如何?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三中说“蒋介石是靠不住的”,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 (举1个例子)
【答案】(1)理由:避免内战,共商国家大计。真实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4)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知识点】内战爆发;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及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据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共商建国大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3)国民党和共产党经过艰苦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通过这场斗争,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4)据所学可知,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开始,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故答案为:(1) 理由:避免内战,共商国家大计。真实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 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 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4)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部编版五四制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3课内战爆发
一、知识梳理
1.重庆谈判
背景:
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目的:
⑴国民党:一方面是为 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是想在 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 身上。
⑵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 。
概况: 年 月, 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即“双十协定”。
⑴内容: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 ,邀集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⑵ 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 举行。
意义: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国民党发动内战
全面内战: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 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 解放区与 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自卫反击:
⑴作战方式:以 为主要方式。
⑵主要目标:歼灭敌人 。
⑶作战原则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4.(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胜利成果:
⑴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⑵粉碎重点进攻:
①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 ,转战陕北。 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进攻。
②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线索构建
A: B:
二、考点突破
6.(2020·雅安)如图为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面商国家大计时的合影。两人这次会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7.如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其结果是什么?( )
A.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国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
材料三:毛泽东说:“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 敌人重点进攻的是哪些地方 解放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主要采用了什么战术
(2)材料三毛泽东说能够打败蒋介石,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信心
三、素养培优
9.(2020·株洲)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反映了国民党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在于( )
A.和平建国 B.“假和平,真内战”
C.共商国是 D.结束内战
10.1945年8月,重庆的报刊发表社论,指出:“毛泽东来重庆,是中国的一件喜事,毛泽东维系着中国目前、未来的历史和人民的幸福。”据此可知,人民对毛泽东重庆之行的期望是( )
A.精诚团结,共同北伐 B.争取民主,实现和平
C.谋求合作,联合抗日 D.建设重庆,促进发展
11.(2019·南京)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A.广州 B.瑞金 C.西安 D.重庆
12.蒋介石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议……“毛泽东“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发表了“八一宣言”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发表了《论持久战》 D.签署了“双十协定”
13.(2020八上·瑶海期末)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双十协定”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14.(2020·德州)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
A.签订《双十协定》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孟良崮战役 D.进攻中原解放区
15.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 ,发动全面内战,开展全面进攻,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是在国民党军队占领_______时。( )
A.张家口 B.延安 C.青化砭 D.沙家店
16.“对美帝国主义,对蒋介石,总的方面我们应该轻视他们,但对具体的敌人就不能轻视,如果轻视就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在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A.各个击破 B.运动战 C.阵地战 D.分割包围
17.(2020·内江)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解放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陈毅元帅是我党我军中著名的诗人之一,在革命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诗篇。在一次战役胜利后,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将孟良崮战役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上将”是指( )
A.华东解放军 B.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
C.西北解放军 D.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19.陈毅元帅在1947年5月作诗云:“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诗中描绘的孟良崮战役(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打退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
20.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如图,它所反映的战役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电文节录( 1945.8.20)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在重庆,有些人认 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的一次谈话
(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商谈的理由是什么?实际上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是怎样做的?从材料二看,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此次来渝”与蒋介石会面的结果如何?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三中说“蒋介石是靠不住的”,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 (举1个例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发动内战;政治舆论;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1945;8;毛泽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战;政治协商会议;1946;重庆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由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故答案为:发动内战;政治舆论;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1945;8;毛泽东;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战;政治协商会议;1946;重庆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答案】中原;陕北;山东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公开叫嚣,以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用3到6个月的时间,完全消灭所有中共控制的解放区。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中原;陕北;山东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相关史实。
3.【答案】运动战;有生力量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故答案为:运动战;有生力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的相关史实。
4.【答案】延安;彭德怀;陕北;孟良崮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答案为:延安;彭德怀;陕北;孟良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5.【答案】双十协定;内战
【知识点】内战爆发;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由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故答案为:A.双十协定;B.内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和国共内战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故两人这次会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D正确;
国共第一次合作发生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上,排除A;
西方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排除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发生在1937年,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重庆谈判的时间、目的、内容和结果。
7.【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依据课本所学,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央领导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但转战陕北地区。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采用“蘑菇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先后取得青化砭、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胜利,重创国民党军队,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 符合题意;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内战。解放军通过半年多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A 不合题意;
解放军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 不合题意;
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战略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了节节胜利。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 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题中的关键词“转战陕北”“直接结果”是解题的关键。陕北是陕甘宁解放区的一部分,毛泽东率领解放军,发挥杰出的军事才能,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直接粉碎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8.【答案】(1)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蘑菇”战术。
(2)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正确的战略战术。
【知识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
【解析】【分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和材料二信息“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对解放区又发动了重点进攻,进攻的目标是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第二问,依据材料二信息“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固歼敌人”可知,解放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主要采用了“蘑菇”战术。
(2)依据材料三信息“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我方来讲:有解放区人民的支持;有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有正确的作战方针。从敌方来讲: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政治腐败;国统区经济崩溃;国统区人民的反蒋斗争等。
故答案为:(1) 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蘑菇”战术。
(2)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正确的战略战术。
【点评】 解题的关键需熟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粉粹国民党进攻的战略战术。共产党在军事、经济实力落后的情况下,通过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逐渐扭转战争局面的史实。
9.【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可知,国民党电邀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假和平真内战,故B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和平建国,共商国是,故排除AC项;
重庆谈判时内战还没有爆发,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过程、影响、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10.【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1945年8月“和所学知识,毛泽东此行是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其目的是反映广大人民的要求,争取民主,实现和平,故B正确;
国共共同北伐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时间是1926-1927年,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A 排除;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基本胜利,C排除;
建设重庆并不是毛泽东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当时抗日战争基本胜利,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因此毛泽东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D 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成为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要在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地位。
11.【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重庆谈判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2.【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题干中毛泽东“陪都”之行是进行重庆谈判,其结果是签署了《双十协定》。选项 D 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重庆谈判的目的、结果和影响的相关史实。
13.【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A项符合题意;BCD项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内战爆发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1946年10月”“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4.【答案】D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解放战争。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D正确;
《双十协定》的签订是重庆谈判的结果,故排除A项;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有利于解决和平建国问题,故排除B项;
孟良崮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过程中,不是开始的标志,故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内战爆发的有关知识。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5.【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了最高峰。故 A 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6.【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后,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因此,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运动战,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熟练掌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
17.【答案】A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①③符合题意;
国民党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陕北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开始进攻大别山解放区。
18.【答案】B
【知识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所以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以这次战役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孟良崮战役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A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彭德怀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而材料中提到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在山东,故 A 选项错误;
B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孟良崮战役基本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进攻主力的范例。这与材料信息吻合,故 B 选项正确;
C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 C 选项错误;
D .1949年初,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地区的主力,故 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过程特点,确实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0.【答案】A
【知识点】转战陕北
【解析】【分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青化砭、沙家店、蟠龙镇、羊马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键词反映的史实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被歼,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被迫停止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宁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知识点。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1.【答案】(1)理由:避免内战,共商国家大计。真实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4)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知识点】内战爆发;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及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据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共商建国大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3)国民党和共产党经过艰苦谈判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通过这场斗争,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4)据所学可知,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开始,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故答案为:(1) 理由:避免内战,共商国家大计。真实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 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3) 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4)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