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训练题
选择题
1.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
A.同意改组国民党
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22年中共二大
C.1923年中共三大 D.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3.“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校歌所传颂的军校创建于( )
A.1921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
4.“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初期主要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上海 D.广州
5.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属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呼的队伍是( )
A.黄埔学生 B.冯玉祥率领的军队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D.叶挺独立团
6.“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从此开始了它长达二十多年的反动统治。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无产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8.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9.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有( )
①中国共产党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国民党比较民主 ③孙中山思想发生了伟大转变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战士们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奋勇杀敌,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就从珠江流域蔓延到长江流域。材料中“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的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B.重视政治教育
C.军事政治并重 D.重视军事理论
12.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13.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1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15.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6.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理论基础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三民主义
C. 新三民主义 D. 共产主义
17. 很多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蒋校长”,称周恩来为“周主任”,自称“学生”。这主要源于他们都毕业于( )
A. 京师大学堂 B. 北京大学
C. 工农革命学校 D. 黄埔军校
18.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二次革命
C. 辛亥革命 D. 护国战争
19. 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名将是( )
A. 黄兴 B. 叶挺
C. 冯玉祥 D. 孙传芳
20.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最强音。下列表述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 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21. 正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之时,国民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危机。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政变,并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发动的政变是( )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一五政变
C. 马日事变 D. 戊戌政变
22.下图中军校位于 ( )
A.广东虎门 B.广东广州
C.上海黄浦 D.浙江绍兴
23.“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诗歌。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 (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江苏 D.广东
24.1927年,汪精卫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这反映了 ( )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B.北伐胜利进军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二次革命”爆发
25.1928年12月29日,某历史人物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该历史人物是 ( )
A.谭嗣同 B.陈独秀
C.张作霖 D.张学良
26.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B.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 D.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27.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B.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二、非选择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被书于黄埔军校大门的东西两侧墙壁上。现在该校遗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黄埔军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一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3)“同志仍须努力”,结合材料一、二,为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 结果怎样
(4)参观材料一、二所述遗址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29、.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 一大 ①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②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 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悲惨结局】中所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什么
(4)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答案
1-5DDBAD 6-10CBDDC 11-15CDBDA 16-20CDABB 21-25ABACD 26-27BA
28、(1)(1)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2)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结果:①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②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
29、(1)①1924年。②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1927年。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4)国共两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