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25 16:23:53

文档简介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B.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男尊女卑思想彻底消亡 D.当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
2.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忧是也,国忧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  )
A.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5.如图臂章标注的时间是公元(  )
A.1938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6.梁启超说:“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  )
A.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革命军》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敬告青年》 D.《中华民国约法》
8.下图是民国政府发行的流通货币,这一钱币铸造的年代相当于公元(  )
A.1929年 B.1928年 C.1930年 D.1931年
9.(2019·朝阳模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是因为它(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0.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行学习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是(  )
A.甲:百日维新乙:戊戌政变
B.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窃取
C.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1.下如图,“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历史人物:(  )
A. B.
C. D.
12.(2017八上·盐都月考)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
④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14.“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15.《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  )
A.“驱除鞑虏”主张 B.民族平等思想
C.强烈的反帝主张 D.民生主义思想
16.如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史实,是由什么运动或革命造成(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17.与以下示意图中序号相关的正确结论是(  )
A.武昌起义后,成立了广东军政府
B.清朝统治结束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者是袁世凯
D.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9.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领导者是孙中山
C.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20.“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没有颁布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1.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指的是历史事件是(  )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那么1945年是民国那一年(  )
A.民国33年 B.民国34年 C.民国35年 D.民国36年
23.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与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4.1916年相当于民国多少年(  )
A.民国3年 B.民国4年 C.民国5年 D.民国6年
25.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②三民主义形成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④兴中会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27.《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
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8.孙中山于1912年自豪的宣布: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下列属于该“创举”的史实依据的是(  )
A.辛亥革命 B.清帝退位
C.建立中华民国 D.剪发辫、易习俗
29.(2018·成都)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0.如图所示民国纸币上的时间是公元(  )
A.1904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31.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这一年是民国(  )
A.35年 B.34年 C.14年 D.25年
32.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辛亥革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是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B.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3.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作用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事件 历史作用
①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③ 新文化运动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④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退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35.(2020九上·长沙月考)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写着“中华民国三八年二月二五日”,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36.“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与以往的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最大的不同是(  )
A.建立起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B.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
C.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宣传了民主与科学
37.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中失败的,对“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
38.在中国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革命军》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约法》
39.八年级历史课上,老师在讲中华民国纪年换算时,学生小华站起来说他爷爷就生于民国时期,他爷爷今年(2013年)82周岁了。老师问: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正确回答应该是(  )
A.民国十年 B.民国二十年 C.民国三十年 D.民国四十年
40.某班同学要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⑤武昌起义 ⑥废除科举制
A.①④⑤③ B.②④⑤⑥
C.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⑥⑤③
41.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政治革命”是指(  )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现民族独立
42.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同盟会 B.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 D.领导指挥北伐战争
43.在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复辟帝制
44.下图是一枚俗称“袁大头”的民国货币。从钱币上的“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可判断它铸造于(  )
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5年
45.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其依据是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46.(2020八上·深圳期末)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革命派在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C.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7.(2020八上·深圳期末)蔡元培先生在给某位伟人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位伟人是(  )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孙中山 D.李大钊
48.下列有关中华民国的成立,说法有误的是(  )
A.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C.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9.“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条款出自(  )
A. B.
C. D.
50.下列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推动作用最大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进行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华民国的成立
51.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备技能,民国38年是指(  )
A.1938年 B.1939年 C.1949年 D.1950年
52.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黄花岗起义 B.中华民国建立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3.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时间在1911年10月
B.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D.从此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
54.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指(  )
A.君主立宪制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5.下图是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发的任命状。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有:(  )
①时间1916年11月26日
②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③当时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黎元洪
④新文化运动中心转移到北京
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56.“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 D.北洋政府
57.蔡元培在一位历史人物去世后写了下面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位历史人物(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李大钊 D.孙中山
58.如图钱币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59.“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
A.满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60.《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6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这是宣告(  )
A.新中国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国民政府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62.下图中所示人会证书颁发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63.(2020·百色模拟)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
A.领导者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4.如图是近代某举人的一则日记。其内容折射出该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65.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按照民国纪年计算,1926应该是(  )
A.民国13年 B.民国14年 C.民国15年 D.民国16年
66.如图为2011年某上映电影的宣传海报,这部电影的名字应是(  )
A.《虎门销烟》 B.《甲午风云》
C.《辛亥革命》 D.《百团大战》
67.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提出了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68.以下有关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进步潮流
69.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如下图)。因毕业证书的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赵元任等历史名人,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此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25年 B.公元1926年 C.公元1927年 D.公元1928年
70.如图所示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大学毕业材料,该材料显示的年份是(  )
A.公元1932年 B.公元1933年 C.公元1934年 D.公元1935年
71.有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B.成立临时参议院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采用公历
72.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三民主义》
73.下图所示委任状任命的时间是公元(  )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74.(2019八上·洪湖月考)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评价的是(  )
A.同盟会成立 B.辛亥革命爆发
C.推翻清朝统治 D.中华民国建立
75.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其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76.张媛媛的爷爷出生于民国10年,请问她的爷爷今年(2017年)高寿(  )
A.96岁 B.90岁 C.88岁 D.97岁
77.辛亥革命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政治上的影响是(  )
A.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 B.推翻了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打开社会进步的闸门
78.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结治
79.2019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华民国108周年,108年前中国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下列事件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五四运动 ③成立同盟会 ④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0.有一位老人说他是民国二十一年生,你知道这一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吗?(  )
A.1931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81.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了。当时的清帝是(  )
A.光绪帝 B.咸丰帝 C.道光帝 D.宣统帝
82.中华民国成立于(  )
A.1911年11月1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1年10月10日
83.有一份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是中华民国八年七月,请问这毕业证办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9年 C.公元1918年 D.公元1920年
84.一位国民党老兵想从台湾返回家乡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中华民国廿八年,也就是公元(  )
A.1940年 B.1939年 C.1950年 D.1949年
85.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被逼退位,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
A.2131年 B.2132年 C.2133年 D.2134年
86.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生等自由
D.实行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和司法)
87.(2019八上·深圳期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标志着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完成
D.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88.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48年 B.公元1949年 C.公元1950年 D.公元1951年
89.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9年 C.公元1920年 D.公元1921年
9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
C.同盟会政治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91.观察如图所示钱币,它发行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2.如图是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毕业的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七月,应该是公元(  )
A.1937年 B.1938年 C.1939年 D.1940年
9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元,据此,(201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应是(  )
A.民国104年 B.民国105年 C.民国107年 D.民国108年
94.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副对联扬颂的人物是谁(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毛泽东
95.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③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6.孙中山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建立了兴中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创立了中华民国
97.康康的爷爷今年八十大寿。有人问康康:你爷爷出生民国多少年?康康的正确回答是(  )
A.民国二十六年 B.民国二十七年
C.民国二十八年 D.民国二十九年
9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规定(  )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司法独立
④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是(  )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0.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1912年”“女性代议士、女子旁听席”的出现说明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项表述错误,AD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1912年春可知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女性代表的增加体现了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2.【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题意,民国与清政府没有什么区别,“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总统不能代表人民利益,不能为人民做主。材料反应的是袁世凯篡取革命的果实后,意图建立帝制,遭到了国人的一致的反对。C不合题意;
从题意“民国建立之初”,可知得出中华民国政权没有覆灭,A不合题意;
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与材料表达的不满情绪不符,B不合题意;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被窃取,而袁世凯当总统时,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因此说“不是东西”。题干主要表达了人物对辛亥革命结果的不满。
3.【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A符合题意;
BCD项与“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是在新国成立以后,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反映了民主主义精神。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进步。1914年5月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5.【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为1912年,据此推算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是公元1938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掌握民国年和公元年的换算。
6.【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意思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事由中国人来管,由不得外人干涉,说明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C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排除;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
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8.【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1912+18-1=1929,故中华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民国元年相当于是民国一年,所以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需要加一或者减一。
9.【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历史意义,会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
10.【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百日维新发生在1898年,属于19世纪末期,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20世纪初的中国,孙中山等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成立了中华民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政治徒有虚名,故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时间不符,而且其主要是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属于政治民主化的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不能说是民主政治的曙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初中历史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因此学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这样才能对号入座,分析到位。以本题为例,关键信息之一就是“20世纪初的中国”,如果学生时间把握得当,答案不难判断。因此也说明平时学习中要关注历史大事年表。
11.【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选项中四个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他们的重要贡献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掌握。
12.【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点来看,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辛亥革命没有废除封建制度,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归纳能力。答题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有关知识。
13.【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民族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他们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这就给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由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来分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以此说明革命失败。
14.【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因为袁世凯代表了封建大地主的利益,而宋教仁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由于宋教仁改组了国民党,想通过组织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其专制独裁,袁世凯极端仇恨,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此可见,“宋教仁被刺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本质上反映”是解题的关键,因为袁世凯代表了封建大地主的利益,而宋教仁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宋教仁被刺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15.【答案】B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临时大总统宣言强调的是国家之本在于民族统一,说明汉、满、蒙、回、藏各族人民要和谐相处,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主张民族平等的思想,故B项正确。
“驱除鞑虏”主张与“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强烈的反帝主张”,故C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民生主义思想”,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16.【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画关键词“中华民国”可知,此内容与辛亥革命有关。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故C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不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不合题意;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黄兴等掀起二次革命,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中华民国”是解题的关键,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17.【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D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A排除;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宣统帝退位,B排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者是孙中山,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民主宪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19.【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信息“孙中山,砍断的封建专制、根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与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符,符合题意;
ABD与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来解答此题。
20.【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故B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故A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后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
革命后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形同虚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孙中山的话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掌握,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1.【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C正确;
废除宰相是明朝,是为了强化皇权,排除A;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在华势力,排除B;
题干描述的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2.【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45-1912+1=34。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1912+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
23.【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A排除;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B排除;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
24.【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1916年为民国5年,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民国纪年法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创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③符合题意;
三民主义和兴中会成立都是在辛亥革命前,排除②④,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成果即辛亥革命后的成就,排除辛亥革命前的事件即可。
26.【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六年是:1912+6-1=1917年,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历史时间的计算方法。
27.【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国进入帝国时代,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第三次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D符合题意。
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只是从经济形态来说,不能体现出整体社会转型,故A不符合题意;
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只是说了具体的事件,没有提示这些事件的本质含义,故B不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封建经济制度就已经确立,前221年,更多的是确立封建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是在1956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三次革命为切入点,考查它们的实质含义。掌握,其实质含义依次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8.【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是指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故C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和清帝退位是实现创举的前提条件,排除AB;
剪发辫、易习俗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但不是“创举”的表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影响的理解,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清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最突出的积极革命成果,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远远不止这些。
29.【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民国元年”“ 《共和国教科书》”“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元旦,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就是民国元年。
A项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不符合题意;
B项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符合题意;
C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不符合题意;
D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
30.【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四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4-1=1915年,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31.【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即民国元年,由此推算可知,1946-1912+1=35年,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
32.【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是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革命,它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可直接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依据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史实,充分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3.【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戊戌变法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并没有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②③表述错误,C正确;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含有①④的A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考查学生辨识能力,考查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掌握。
34.【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A符合题意;
清帝退位时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排除;
清帝退位没有体现实现了政治民主化,C排除;
清帝退位与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35.【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xx年=公历xx年-11年。38+11=1949年。因此:
ABD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民国纪年方式,难度不大,记住公历和民国的换算公式即可作答。
36.【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主张建立共和制,并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帝制,C项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A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企图通过改良来实现君主立宪,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B项不符合题意;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四个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运用比较法解答问题。
37.【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因为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符合题意;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A排除;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方面。但不是说它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B排除;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是说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之一,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38.【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A符合题意;
《革命军》阐述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B排除;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C排除;
《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史实。
39.【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3-82=1931,小华的爷爷出生于1931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31-1912+1=20,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所以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二十年,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  )-1912+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
40.【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主张实现民主共和;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它主张君主立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最终推翻了帝制,在名义上实现了共和;1905年,废除科举制,清政府继续维护专制统治。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共和足迹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争取共和的努力。掌握,共和是没有君主的民主制度,君主立宪是民主制,但不是共和制。
41.【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是要推翻腐朽的满洲贵族统治,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国,这是实现民权主义的要求,选项C符合题意。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是实现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的要求,排除AD;
平均地权是实现民生主义的要求,排除B;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孙中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要理解实现三民主义的途径,不要混淆知识点。
42.【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领导指挥北伐战争,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他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911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孙中山的相关事迹,结合四个选项的内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43.【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根据“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说这句话是在1912年2月13日,是在清帝下诏宣布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认为反帝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并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C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的胜利是在1911年,A排除;
中华民国成立是在1912年1月,B排除;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5年,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题干中的“直接依据”。
44.【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三年等于1912+3-1=1914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
45.【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符合题意;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属于政治上的大解放,BC排除;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不属于思想方面的,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46.【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 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不符合题意;
B. 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不符合题意;
C.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想通过这种制度的约束,防止独裁专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先理解题干要求,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难点是几个备选项比较类似,要细心辨别。
47.【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谭嗣同,不符合题意;
B.詹天佑,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说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及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的辛亥革命,此人是孙中山,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李大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就可以顺利回答。
48.【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故BCD表述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有误”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49.【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的内容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C符合题意;
《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A排除;
《资政新编》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B排除;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颁布,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50.【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剪发辫,易风俗:男子开始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女子开始流行穿旗袍。改称谓,废跪拜:以先生、某君代替以往的大人、老爷,以鞠躬、脱帽、握手代替行李、跪拜、作揖。禁缠足,倡女权:女性展开放足运动,进学堂读书,婚姻自由等,故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的开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A选项排除;
戊戌变法的进行,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故B选项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故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5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8-1=1949年,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时间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国纪年法与公历纪年法的换算的相关史实。
52.【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据“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符合题意;
黄花岗起义与“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不符,A排除;
中华民国建立使已经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B排除;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53.【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昌,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退位,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故ABC表述正确,排除;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不正确”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辨识能力。
54.【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标志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符合题意;
中国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A排除;
宣统帝下诏退位时我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排除;
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史实。
55.【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中华民国五年”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是民国元年,故中华民国五年是1916年;1916年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黎元洪;依据关键词“任命蔡元培北大校长”可知,此任命状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故A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新文化运动中心转移到北京,故含有②④的BC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是民国元年,故中华民国五年是1916年。
56.【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材料。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改革法老,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成立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推动了民主观念的传播,C符合题意;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A排除;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故B排除;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故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中华民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成立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推动了民主观念的传播。
57.【答案】D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帝制,故D符合题意;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故A排除;
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故B排除;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推翻清政府无关,故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解题的关键,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帝制。
58.【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钱币发行的的年份可知,这是“中华民国二十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21年,1912+21-1=1932年。题干钱币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1932年。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21-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减去这个1。
59.【答案】A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革命军、剪刀除辫”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因此,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满清政府,且“胡”是古时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故A符合题意;
封建制度、西方列强、北洋政府与题干无关,故B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 “革命军、剪刀除辫”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60.【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但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根基并未废除,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表述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
61.【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B符合题意;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A排除;
国民政府成立是在1927年,C排除;
南京获得解放是1949年,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
62.【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所以民国二年是公元1913年,C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1912+(民国纪年)-1=公元纪年。
63.【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 【分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从而得出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辛亥革命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64.【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新党虽推翻大清夺其权柄”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民党一大召开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故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新党虽推翻大清夺其权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65.【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年份换算为民国年份的公式是公元年份-1911,1926-1911=15。因此1926应该是民国15年,故C 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反过来,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
66.【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符合题意;《虎门销烟》繁盛在1839年,与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不符,A不符合题意;
《甲午风云》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与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不符,B不符合题意;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与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是解题的关键,联系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影响来解答此题。
67.【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漫画信息可知,图片漫画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A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故B不合题意;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树根,并未铲除,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戊戌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辨识能力。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8.【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不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C论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A论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B论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进步潮流,D论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题干“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来解答此题。
69.【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是民国元年,故中华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毕业证为切入点,考查民国纪元。掌握,1911年+民国纪元=公元纪年。
70.【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被称为民国元年,民国23年就是1912+23-1=1934年,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时间都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时间“民国二十三年”,结合民国的算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7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采用公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为切入点,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是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北洋政府颁布,是独裁专制的表现。
72.【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B选项符合题意;
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A选项不符合题意;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C选项不符合题意;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73.【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民国三十一年”,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民国三十一年为公元1942年。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公元纪年法和民国纪年法的换算。
74.【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改变以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大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排除A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因为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退房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排除BC两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创建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1912年”“孙中山”、“破天荒之创举”等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变以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75.【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专制。BCD项表述的意义均正确,A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包含的内容要广泛,不要混淆知识点。
76.【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是民国1年,爷爷出生于民国10年即公元1921年,到2017年,爷爷高寿96岁。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公式。公元X年=民国X年+1911年。
77.【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实行了民主共和政体,故B符合题意。
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开社会进步的闸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掌握,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是在中国开创民主共和政体。
78.【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材料关键语句“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的信息可知,前半句说的是民族问题,后半句说的是民主问题,说明辛亥革命的作用是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选项中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材料考查辛亥革命的作用,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79.【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成立同盟会是在1905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是在1949年。题干中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事件是①③,②④是采用公元纪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公元纪年法和民国纪年法的换算。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1912+(民国纪年)-1=公元纪年。
80.【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21-1=1932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
81.【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了,D符合题意;
ABC项人物都是清朝的皇帝,但没有宣布退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关键词“清帝退位”。
82.【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
83.【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是民国1年,所以民国八年是公元1919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84.【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28-1=1939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
85.【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皇帝,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被逼退位。计算公元前和公元的时间差,中间没有公元元年,故计算方法:221+1912-1=2132年。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公元前221年”“公元1912年”是解题的提示信息。“公元前”纪年法是从大数往小数,“公元”纪年法是从小数到大数。计算公元前和公元的时间差,跨越了公元0年,故需要将两个数字相加减去1年。列式为:221+1912-1=2132年。
86.【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现了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原则,故D符合题意;ABC与分权制衡无关,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87.【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宪法,A项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B项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项说法错误;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反映了民主主义精神。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进步。1914年5月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88.【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民国三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是民国一年,所以民国38年是公元1949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
89.【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民国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或民国1年。所以民国八年是公元1919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民国年份-1。
90.【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A符合题意;
《资政新篇》、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华民国约法》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9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二十三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23-1=1934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1934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C选项符合题意。
1926-1928年是北伐战争时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洋务运动时期,B选项不符合题意。
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
92.【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1939年为民国二十八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
93.【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1913年是民国2年。201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的方法是:2019-1912+1=108。故(201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应是民国108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1912年是民国元年,相当于是民国1年,故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需要加1或减1。
94.【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设问考查这副对联歌颂的人物。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对联颂扬的人物是孙中山。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废两千年帝制”,由此可知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95.【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96.【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功绩很大,最重要的是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这个共和国一直生存到1949年,故D符合题意。
建立了兴中会,是孙中山革命的开始;创办《民报》阐明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这些均是孙中山的政治行动,但它们均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建立中华民国则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是全国范围的政治实践。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建立中华民国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是全国范围的政治实践。
97.【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为民国1年,康康的爷爷今年八十大寿,出生时间为2019-80=1939年。1939年-1912年+1年=民国28年。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X年等于公元X年加1911。
98.【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其责任,司法独立等。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④错误,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数字组合题,排除是最快捷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解题的关键。“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可排除含④的BCD三项,确定A。
99.【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D符合题意。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下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或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
100.【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6-1=1917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1 / 1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B.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男尊女卑思想彻底消亡 D.当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1912年”“女性代议士、女子旁听席”的出现说明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项表述错误,AD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1912年春可知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女性代表的增加体现了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2.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忧是也,国忧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  )
A.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题意,民国与清政府没有什么区别,“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总统不能代表人民利益,不能为人民做主。材料反应的是袁世凯篡取革命的果实后,意图建立帝制,遭到了国人的一致的反对。C不合题意;
从题意“民国建立之初”,可知得出中华民国政权没有覆灭,A不合题意;
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与材料表达的不满情绪不符,B不合题意;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被窃取,而袁世凯当总统时,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因此说“不是东西”。题干主要表达了人物对辛亥革命结果的不满。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A符合题意;
BCD项与“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是在新国成立以后,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反映了民主主义精神。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进步。1914年5月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5.如图臂章标注的时间是公元(  )
A.1938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为1912年,据此推算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是公元1938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掌握民国年和公元年的换算。
6.梁启超说:“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  )
A.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意思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事由中国人来管,由不得外人干涉,说明辛亥革命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C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排除;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
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革命军》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敬告青年》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8.下图是民国政府发行的流通货币,这一钱币铸造的年代相当于公元(  )
A.1929年 B.1928年 C.1930年 D.1931年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1912+18-1=1929,故中华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民国元年相当于是民国一年,所以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需要加一或者减一。
9.(2019·朝阳模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是因为它(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历史意义,会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
10.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行学习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是(  )
A.甲:百日维新乙:戊戌政变
B.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窃取
C.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注意题干“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百日维新发生在1898年,属于19世纪末期,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20世纪初的中国,孙中山等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成立了中华民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政治徒有虚名,故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时间不符,而且其主要是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属于政治民主化的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不能说是民主政治的曙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初中历史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因此学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这样才能对号入座,分析到位。以本题为例,关键信息之一就是“20世纪初的中国”,如果学生时间把握得当,答案不难判断。因此也说明平时学习中要关注历史大事年表。
11.下如图,“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历史人物:(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选项中四个人物分别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他们的重要贡献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维新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掌握。
12.(2017八上·盐都月考)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
④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点来看,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辛亥革命没有废除封建制度,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归纳能力。答题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有关知识。
1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民族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他们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这就给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由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来分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以此说明革命失败。
14.“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因为袁世凯代表了封建大地主的利益,而宋教仁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由于宋教仁改组了国民党,想通过组织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其专制独裁,袁世凯极端仇恨,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由此可见,“宋教仁被刺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本质上反映”是解题的关键,因为袁世凯代表了封建大地主的利益,而宋教仁代表了新型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宋教仁被刺案”的发生实质上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15.《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  )
A.“驱除鞑虏”主张 B.民族平等思想
C.强烈的反帝主张 D.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B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临时大总统宣言强调的是国家之本在于民族统一,说明汉、满、蒙、回、藏各族人民要和谐相处,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主张民族平等的思想,故B项正确。
“驱除鞑虏”主张与“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强烈的反帝主张”,故C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民生主义思想”,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16.如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史实,是由什么运动或革命造成(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画关键词“中华民国”可知,此内容与辛亥革命有关。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故C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不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不合题意;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黄兴等掀起二次革命,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中华民国”是解题的关键,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17.与以下示意图中序号相关的正确结论是(  )
A.武昌起义后,成立了广东军政府
B.清朝统治结束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者是袁世凯
D.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D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A排除;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宣统帝退位,B排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者是孙中山,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民主宪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19.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领导者是孙中山
C.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信息“孙中山,砍断的封建专制、根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与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符,符合题意;
ABD与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来解答此题。
20.“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没有颁布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故B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故A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后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
革命后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形同虚设,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孙中山的话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掌握,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1.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指的是历史事件是(  )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C正确;
废除宰相是明朝,是为了强化皇权,排除A;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在华势力,排除B;
题干描述的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2.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那么1945年是民国那一年(  )
A.民国33年 B.民国34年 C.民国35年 D.民国36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45-1912+1=34。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1912+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
23.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与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A排除;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B排除;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
24.1916年相当于民国多少年(  )
A.民国3年 B.民国4年 C.民国5年 D.民国6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1916年为民国5年,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民国纪年法的相关史实。
25.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  )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②三民主义形成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④兴中会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创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③符合题意;
三民主义和兴中会成立都是在辛亥革命前,排除②④,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成果即辛亥革命后的成就,排除辛亥革命前的事件即可。
26.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六年是:1912+6-1=1917年,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历史时间的计算方法。
27.《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
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国进入帝国时代,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第三次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D符合题意。
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只是从经济形态来说,不能体现出整体社会转型,故A不符合题意;
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只是说了具体的事件,没有提示这些事件的本质含义,故B不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封建经济制度就已经确立,前221年,更多的是确立封建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是在1956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三次革命为切入点,考查它们的实质含义。掌握,其实质含义依次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8.孙中山于1912年自豪的宣布: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下列属于该“创举”的史实依据的是(  )
A.辛亥革命 B.清帝退位
C.建立中华民国 D.剪发辫、易习俗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是指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故C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和清帝退位是实现创举的前提条件,排除AB;
剪发辫、易习俗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但不是“创举”的表现,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影响的理解,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清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最突出的积极革命成果,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远远不止这些。
29.(2018·成都)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民国元年”“ 《共和国教科书》”“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元旦,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就是民国元年。
A项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不符合题意;
B项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符合题意;
C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不符合题意;
D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
30.如图所示民国纸币上的时间是公元(  )
A.1904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四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4-1=1915年,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31.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这一年是民国(  )
A.35年 B.34年 C.14年 D.25年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即民国元年,由此推算可知,1946-1912+1=35年,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
32.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辛亥革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是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B.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是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革命,它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可直接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依据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一史实,充分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3.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作用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历史事件 历史作用
①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③ 新文化运动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④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戊戌变法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并没有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②③表述错误,C正确;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含有①④的A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考查学生辨识能力,考查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掌握。
34.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退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A符合题意;
清帝退位时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排除;
清帝退位没有体现实现了政治民主化,C排除;
清帝退位与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35.(2020九上·长沙月考)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写着“中华民国三八年二月二五日”,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xx年=公历xx年-11年。38+11=1949年。因此:
ABD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民国纪年方式,难度不大,记住公历和民国的换算公式即可作答。
36.“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与以往的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最大的不同是(  )
A.建立起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
B.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
C.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宣传了民主与科学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主张建立共和制,并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帝制,C项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A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企图通过改良来实现君主立宪,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B项不符合题意;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四个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运用比较法解答问题。
37.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中失败的,对“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因为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符合题意;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A排除;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方面。但不是说它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B排除;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是说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之一,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38.在中国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革命军》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A符合题意;
《革命军》阐述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B排除;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C排除;
《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颁布的,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史实。
39.八年级历史课上,老师在讲中华民国纪年换算时,学生小华站起来说他爷爷就生于民国时期,他爷爷今年(2013年)82周岁了。老师问: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正确回答应该是(  )
A.民国十年 B.民国二十年 C.民国三十年 D.民国四十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3-82=1931,小华的爷爷出生于1931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31-1912+1=20,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所以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二十年,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  )-1912+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加上这个1。
40.某班同学要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⑤武昌起义 ⑥废除科举制
A.①④⑤③ B.②④⑤⑥
C.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⑥⑤③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主张实现民主共和;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它主张君主立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最终推翻了帝制,在名义上实现了共和;1905年,废除科举制,清政府继续维护专制统治。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共和足迹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争取共和的努力。掌握,共和是没有君主的民主制度,君主立宪是民主制,但不是共和制。
41.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政治革命”是指(  )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是要推翻腐朽的满洲贵族统治,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国,这是实现民权主义的要求,选项C符合题意。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是实现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的要求,排除AD;
平均地权是实现民生主义的要求,排除B;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孙中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要理解实现三民主义的途径,不要混淆知识点。
42.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同盟会 B.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C.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 D.领导指挥北伐战争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领导指挥北伐战争,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他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911年,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孙中山的相关事迹,结合四个选项的内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43.在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根据“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说这句话是在1912年2月13日,是在清帝下诏宣布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认为反帝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并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C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的胜利是在1911年,A排除;
中华民国成立是在1912年1月,B排除;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5年,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题干中的“直接依据”。
44.下图是一枚俗称“袁大头”的民国货币。从钱币上的“中华民国三年”的字样可判断它铸造于(  )
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5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三年等于1912+3-1=1914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
45.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其依据是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符合题意;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属于政治上的大解放,BC排除;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不属于思想方面的,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46.(2020八上·深圳期末)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革命派在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C.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 规定清帝必须退位 ,不符合题意;
B. 临时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不符合题意;
C.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想通过这种制度的约束,防止独裁专制,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先理解题干要求,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难点是几个备选项比较类似,要细心辨别。
47.(2020八上·深圳期末)蔡元培先生在给某位伟人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位伟人是(  )
A.谭嗣同 B.詹天佑 C.孙中山 D.李大钊
【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谭嗣同,不符合题意;
B.詹天佑,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说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及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的辛亥革命,此人是孙中山,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李大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就可以顺利回答。
48.下列有关中华民国的成立,说法有误的是(  )
A.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C.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故BCD表述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有误”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49.“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条款出自(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的内容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C符合题意;
《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A排除;
《资政新编》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B排除;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颁布,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50.下列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推动作用最大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进行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华民国的成立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剪发辫,易风俗:男子开始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女子开始流行穿旗袍。改称谓,废跪拜:以先生、某君代替以往的大人、老爷,以鞠躬、脱帽、握手代替行李、跪拜、作揖。禁缠足,倡女权:女性展开放足运动,进学堂读书,婚姻自由等,故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的开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A选项排除;
戊戌变法的进行,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故B选项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故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51.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备技能,民国38年是指(  )
A.1938年 B.1939年 C.1949年 D.1950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38-1=1949年,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时间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国纪年法与公历纪年法的换算的相关史实。
52.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黄花岗起义 B.中华民国建立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据“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符合题意;
黄花岗起义与“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不符,A排除;
中华民国建立使已经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B排除;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53.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时间在1911年10月
B.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D.从此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昌,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退位,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故ABC表述正确,排除;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说法不正确”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辨识能力。
54.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指(  )
A.君主立宪制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标志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时代”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符合题意;
中国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A排除;
宣统帝下诏退位时我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排除;
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史实。
55.下图是中华民国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发的任命状。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有:(  )
①时间1916年11月26日
②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③当时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黎元洪
④新文化运动中心转移到北京
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中华民国五年”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是民国元年,故中华民国五年是1916年;1916年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黎元洪;依据关键词“任命蔡元培北大校长”可知,此任命状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故A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新文化运动中心转移到北京,故含有②④的BC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是民国元年,故中华民国五年是1916年。
56.“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 D.北洋政府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材料。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改革法老,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成立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推动了民主观念的传播,C符合题意;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A排除;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故B排除;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故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中华民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成立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推动了民主观念的传播。
57.蔡元培在一位历史人物去世后写了下面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位历史人物(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李大钊 D.孙中山
【答案】D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帝制,故D符合题意;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故A排除;
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故B排除;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推翻清政府无关,故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解题的关键,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封建帝制。
58.如图钱币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钱币发行的的年份可知,这是“中华民国二十一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21年,1912+21-1=1932年。题干钱币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1932年。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21-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减去这个1。
59.“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
A.满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答案】A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革命军、剪刀除辫”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因此,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满清政府,且“胡”是古时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故A符合题意;
封建制度、西方列强、北洋政府与题干无关,故B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 “革命军、剪刀除辫”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60.《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但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根基并未废除,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表述正确,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
6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这是宣告(  )
A.新中国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国民政府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B符合题意;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A排除;
国民政府成立是在1927年,C排除;
南京获得解放是1949年,D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
62.下图中所示人会证书颁发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所以民国二年是公元1913年,C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1912+(民国纪年)-1=公元纪年。
63.(2020·百色模拟)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
A.领导者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 【分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从而得出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辛亥革命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64.如图是近代某举人的一则日记。其内容折射出该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新党虽推翻大清夺其权柄”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民党一大召开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故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新党虽推翻大清夺其权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65.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按照民国纪年计算,1926应该是(  )
A.民国13年 B.民国14年 C.民国15年 D.民国16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年份换算为民国年份的公式是公元年份-1911,1926-1911=15。因此1926应该是民国15年,故C 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反过来,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
66.如图为2011年某上映电影的宣传海报,这部电影的名字应是(  )
A.《虎门销烟》 B.《甲午风云》
C.《辛亥革命》 D.《百团大战》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符合题意;《虎门销烟》繁盛在1839年,与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不符,A不符合题意;
《甲午风云》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与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不符,B不符合题意;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与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宣传海报信息“1911,从此中国没有皇帝……”是解题的关键,联系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影响来解答此题。
67.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提出了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漫画信息可知,图片漫画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A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故B不合题意;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树根,并未铲除,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戊戌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辨识能力。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8.以下有关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进步潮流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不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C论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A论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B论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进步潮流,D论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题干“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来解答此题。
69.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如下图)。因毕业证书的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赵元任等历史名人,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此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25年 B.公元1926年 C.公元1927年 D.公元1928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是民国元年,故中华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毕业证为切入点,考查民国纪元。掌握,1911年+民国纪元=公元纪年。
70.如图所示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大学毕业材料,该材料显示的年份是(  )
A.公元1932年 B.公元1933年 C.公元1934年 D.公元1935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被称为民国元年,民国23年就是1912+23-1=1934年,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时间都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抓住题干的时间“民国二十三年”,结合民国的算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71.有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B.成立临时参议院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采用公历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采用公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为切入点,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是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北洋政府颁布,是独裁专制的表现。
72.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三民主义》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B选项符合题意;
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A选项不符合题意;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C选项不符合题意;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73.下图所示委任状任命的时间是公元(  )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民国三十一年”,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民国三十一年为公元1942年。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公元纪年法和民国纪年法的换算。
74.(2019八上·洪湖月考)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评价的是(  )
A.同盟会成立 B.辛亥革命爆发
C.推翻清朝统治 D.中华民国建立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改变以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大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排除A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因为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退房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排除BC两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创建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1912年”“孙中山”、“破天荒之创举”等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变以前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75.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其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专制。BCD项表述的意义均正确,A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包含的内容要广泛,不要混淆知识点。
76.张媛媛的爷爷出生于民国10年,请问她的爷爷今年(2017年)高寿(  )
A.96岁 B.90岁 C.88岁 D.97岁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是民国1年,爷爷出生于民国10年即公元1921年,到2017年,爷爷高寿96岁。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公式。公元X年=民国X年+1911年。
77.辛亥革命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政治上的影响是(  )
A.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 B.推翻了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打开社会进步的闸门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实行了民主共和政体,故B符合题意。
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开社会进步的闸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辛亥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掌握,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是在中国开创民主共和政体。
78.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结治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材料关键语句“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的信息可知,前半句说的是民族问题,后半句说的是民主问题,说明辛亥革命的作用是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选项中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通过材料考查辛亥革命的作用,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79.2019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华民国108周年,108年前中国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下列事件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五四运动 ③成立同盟会 ④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成立同盟会是在1905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是在1949年。题干中不是采用民国纪年法的事件是①③,②④是采用公元纪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公元纪年法和民国纪年法的换算。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为1912+(民国纪年)-1=公元纪年。
80.有一位老人说他是民国二十一年生,你知道这一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吗?(  )
A.1931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21-1=1932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
81.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了。当时的清帝是(  )
A.光绪帝 B.咸丰帝 C.道光帝 D.宣统帝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了,D符合题意;
ABC项人物都是清朝的皇帝,但没有宣布退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关键词“清帝退位”。
82.中华民国成立于(  )
A.1911年11月1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1年10月10日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
83.有一份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是中华民国八年七月,请问这毕业证办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9年 C.公元1918年 D.公元1920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是民国1年,所以民国八年是公元1919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84.一位国民党老兵想从台湾返回家乡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中华民国廿八年,也就是公元(  )
A.1940年 B.1939年 C.1950年 D.1949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28-1=1939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
85.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被逼退位,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
A.2131年 B.2132年 C.2133年 D.2134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皇帝,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被逼退位。计算公元前和公元的时间差,中间没有公元元年,故计算方法:221+1912-1=2132年。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公元前221年”“公元1912年”是解题的提示信息。“公元前”纪年法是从大数往小数,“公元”纪年法是从小数到大数。计算公元前和公元的时间差,跨越了公元0年,故需要将两个数字相加减去1年。列式为:221+1912-1=2132年。
86.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生等自由
D.实行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和司法)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现了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原则,故D符合题意;ABC与分权制衡无关,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干关键词“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87.(2019八上·深圳期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标志着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完成
D.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宪法,A项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B项不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项说法错误;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的识记能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反映了民主主义精神。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进步。1914年5月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88.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48年 B.公元1949年 C.公元1950年 D.公元1951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民国三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是民国一年,所以民国38年是公元1949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  )-1。
89.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9年 C.公元1920年 D.公元1921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民国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或民国1年。所以民国八年是公元1919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民国年份-1。
9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
C.同盟会政治纲领 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A符合题意;
《资政新篇》、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华民国约法》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91.观察如图所示钱币,它发行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二十三年字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23-1=1934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1934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C选项符合题意。
1926-1928年是北伐战争时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洋务运动时期,B选项不符合题意。
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1912+()-1,注:括号为民国纪年中的数字。
92.如图是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毕业的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七月,应该是公元(  )
A.1937年 B.1938年 C.1939年 D.1940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1939年为民国二十八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
9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元,据此,(201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应是(  )
A.民国104年 B.民国105年 C.民国107年 D.民国108年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1913年是民国2年。201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的方法是:2019-1912+1=108。故(2019年)换算成民国纪年应是民国108年。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1912年是民国元年,相当于是民国1年,故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需要加1或减1。
94.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副对联扬颂的人物是谁(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邓小平 D.毛泽东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设问考查这副对联歌颂的人物。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对联颂扬的人物是孙中山。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废两千年帝制”,由此可知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95.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③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96.孙中山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建立了兴中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创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功绩很大,最重要的是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这个共和国一直生存到1949年,故D符合题意。
建立了兴中会,是孙中山革命的开始;创办《民报》阐明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这些均是孙中山的政治行动,但它们均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建立中华民国则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是全国范围的政治实践。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建立中华民国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是全国范围的政治实践。
97.康康的爷爷今年八十大寿。有人问康康:你爷爷出生民国多少年?康康的正确回答是(  )
A.民国二十六年 B.民国二十七年
C.民国二十八年 D.民国二十九年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为民国1年,康康的爷爷今年八十大寿,出生时间为2019-80=1939年。1939年-1912年+1年=民国28年。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X年等于公元X年加1911。
9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规定(  )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司法独立
④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责其责任,司法独立等。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④错误,排除BCD三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数字组合题,排除是最快捷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解题的关键。“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可排除含④的BCD三项,确定A。
9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是(  )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D符合题意。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下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或辛亥革命);第二次是毛泽东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邓小平领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
100.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6-1=1917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1,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