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3. 比热容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情景回忆
夏日午后,沙子“烫脚”,海水清凉
傍晚日落,沙子变凉,海水暖和
同一日照条件下,为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会不一样?
分析推理
1. 烧开半壶水和一壶水需要的时间相同吗?
2. 将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时间相同吗?
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
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
和物体初末温度的变化量有关
演示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①
认真观看视频思考:
1. 本实验使用了哪些仪器?
2. 本实验采用了哪些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是什么?
互动回答
1. 本实验使用了哪些仪器?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 本实验哪里采用了转换法?
加热器的加热时间
吸收的热量
2. 本实验采用了什么方法?
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相同的烧杯、温度计和铁架台各两个
托盘天平,适量水和食用油,秒表
温度计升高的温度
吸热能力
互动回答
4. 实验①如何进行控制变量?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①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小
演示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②
互动回答
5. 实验②如何进行控制变量?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②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吸收的热量比食用油多
实验总结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
不同物质的吸
热能力不同
(放)
比热容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升高 时 吸收的热量 与
它的质量和 升高的温度 乘积之比,称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c
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公式:
吸收(放出)的热量
物质质量
温度变化量
Q
m · t
c =
J
kg
℃
(降低)
(放出的热量)
(降低的温度)
巧“识”比热容
比热容
比较
不同物质对
热量
的
容纳能力
巧“识”比热容
小女孩和大胃王吃同样一个汉堡,小女孩已经饱了,而大胃王才刚开胃
比热容
食量
吸收的热量
吃进去的食物
升高的温度
饱腹感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反映物质的吸放热能力,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能力强,温度变化范围小,升温慢 , 降温慢。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随堂练习
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 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特性,与质量、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温度改变量均无关
D
随堂练习
2. 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5kg 水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
B. 1kg水温度为1℃时的内能为 4.2×103J
C. 1kg水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D. 当水的温度改变时,水的比热容也一定改变
C
每1kg水温度上升(下降)1℃需要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比热容的应用
调节温度: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不易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水常用于调节温度和作冷却剂。
①生物体内含水量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环境温度变化太大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②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因此沿海地区适宜居住;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随堂练习
3.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
B.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C.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D
随堂练习
4. (双选)炎炎夏季,都市气温往往要比郊外高3 ℃ ~ 5 ℃,应该如何应对呢? ( )
A. 多开空调
B. 多种草树,增加水蒸气蒸腾
C. 多修建人工湖
D. 多建高楼大厦遮荫
BC
随堂练习
5. 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
B
初春傍晚多灌水,夜晚环境温度降低时,水的温度降低得慢,不至于使秧苗受冻;早晨把稻田内的水排出,因为泥土的比热容小,在太阳照射下泥土吸热温度升高得快,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课后作业
1.《考点专练》第3节比热容课时1 P14-P17
2. 预习比热容课时2,完成《考点专练》P17填空题
3. 整理订正所有已完成的作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