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3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晋】陶渊明
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田园诗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

王维 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诗经》以四言为主,到了汉代首先出现了新颖完整的五言民歌,即五言乐府诗,受其影响,文人开始创作五言诗。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到了建安时期,五言诗发展成熟,魏晋时期优秀的五言诗代表诗人陶渊明独树一帜,他的五言诗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形成浅近明白、质朴自然、情景交融的风格。
五言古诗发展脉络
诵读
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哪个字是诗眼呢?
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
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
文本研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情致。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
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羁,约束。
南野:南面的田野。
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
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
官场生活
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为何
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适应仕途中繁缛的礼节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
“爱丘山““守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误”既表现了诗人后悔和厌恶之情
出仕是由于(一)、生活所迫。
(二)、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 的壮志。




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他不愿同流合污,便受排挤,孤立,他固守清贫,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一去三十年”实际应该是“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一个“误”字,何尝不是带着期望的自投罗网,在官场中碰得头破血流,看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诗人无限的人生辛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方:四周围绕。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隐约的样子。墟里:指村落。
颠:顶端。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指世俗的繁杂琐事。
虚室:静室。余闲:余暇,空闲。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
描写特色 诗句 赏析
纵横交错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写出了村居环境的层次美。
远近结合 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近景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远景显示出安详、舒缓、柔和。勾勒出村居图的淳朴、宁静,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情操和快慰的心情。
动静结合 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动: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泼起来。
声色并列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出了村居环境浓郁的生活气息。
归向
何处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简朴、空阔、恬静、幽静、和谐、朦胧
返回大自然怀抱,得到自由,其乐无穷。“性本爱丘山”。散适、淡泊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视听结合
归去
如何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 返”:释然、舒畅,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得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归前------无奈、后悔
归后------愉悦、豁达、释然、返朴归真
对比
诗人形象:清高正气、固守纯真、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孤傲、恬淡超逸
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景
远景


有声衬无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白描
动结合静
思考:
远近结合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
拓展探究
1.乐天安命、厌恶官场的陶渊明,是受到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而辞官归隐的,那么回归田园的陶渊明是否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呢
思路提示一:我认为不能。辞官归隐,陶渊明就永远无法实现其“大济苍生”的宏愿了,如果他能够坚持为官,并且与贪官污吏做斗争,仍然有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思路提示二:我认为能。当时社会黑暗,官场腐败,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点恰恰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思路提示三:我认为能。因为陶渊明在官场无所作为,辞官归隐后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并且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后世影响极大。因此,陶渊明的人生价值通过他的不朽诗文得以体现。
思路提示四:我认为能。陶渊明已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陶渊明之后许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士大夫,都会从陶渊明身上寻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慰藉自己。这也是陶渊明人生价值的实现。
2.归去自然:世界那么大,选择归去的陶渊明除了自然田园,是否还有其它更好的选择?
钱钟书《说“回家”》:“归去是历程,自然只是对象。历程是回复以求安息;对象是在一个不陌生的,识旧的,原有的地方从容安息。”
《道德经》:人法(效法,学习)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海德格尔: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家、故乡、自然是我们困顿时的精神栖居之所。人是大自然的产儿,回到自然母体的怀抱,我们才能体味生命最原始、最本真、最朴素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