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一课一练”:3.1能量及其形式【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一课一练”:3.1能量及其形式【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7: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能量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物体具备的能量描述错误的是( )
A. 风具有风能 B. 奔跑的豹有动能
C. 食物中有化学能 D. 跳水运动员有弹性势能
2.以下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B.能和功的主单位是焦耳
C.压缩的弹簧具有动能,流动的水和风具有机械能
D.通电能使电动机运转,是因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地球上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能 B.煤和石油等燃料的化学能 C.绿色植物的化学能 D.流动的水和风的机械能
4.宇宙间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都需要能量来维持。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具有机械能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
D.人在睡觉时不消耗能量
5.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下面对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动能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
6.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
B.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C.可见光可以传递电磁能,不可见光不能
D.一块飞着的石头具有动能
7.宇宙间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都需要能量来维持。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具有机械能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
D.人在睡觉时不消耗能量
8.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出行成为了人们日常的最佳选择。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目前最快高铁已达到605km/h,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 ( )
A.水能转化成电能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能转化为核能 D.电能转化为内能
9.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能→电能
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10.下列灾害①严寒、②泥石流、③台风、④洪水、⑤酷暑、⑥干旱所造成的破坏中,与机械能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
11.在“电闪雷鸣”这一自然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
A. 电能 B. 声能 C. 光能 D. 核能
12.2020年12月,”嫦娥5号”探测器从月球上采样并顺利返回地球,如图所示为返回的两种返回技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采用“跳跃式返回”可使返回器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更多
B.用“跳跃式返回”可使返回器与大气摩擦通过的距离更短
C.采用“直接进入返回”可使返回器着陆前的速度更小
D.采用“直接进入返回”可使返回器着陆前具有的机械能更小
13.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被大风摇动的树干不具有能量
B. 我们吃的瓜果蔬菜等食物中都含有能量
C. 被拉伸的弹簧具有能量而被压缩的弹簧不具有能量
D. 水库中的水不具有能量,而只有当它从水库中流下时才具有能量
14.冲击钻是一种打孔的工具。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冲击钻在工作的过程中( )
A.只有电能和内能的转化 B.只有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C.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没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15.请填写下列各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形式。
(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________ 、________。
(2)电热水器加热时:________ 、________。
(3)电风扇工作时:________ 、________。
(4)雷电交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6.人们常常利用物体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如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具有________能,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打桩机举高的锤具有________能,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17.人们常常利用物体具有的各种形式的能。如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具有________能,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打桩机举高的锤具有________能,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18.“神舟十号”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能的种类。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________。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燃后燃料剧烈燃烧,具有________。
(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________。
(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具有________。
(5)在太空中,“神舟十号”展开两块巨大的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________,为飞船提供了________。
(6)在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并组合飞行后,“神十”返回地面。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
19.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头查阅了关于能量的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一些信息。
①海啸时,海洋中聚积的能量形成滔天巨浪,造成严重的损失。
②潮汐能也是蕴含在海洋中的一种能量,可利用它来发电。
③火山爆发将大量的地热能带到地面,给所到之处带来较大破坏。
④地热能可直接用于室内取暖、供热和工业发电。
⑤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
⑥雨季,长江洪水暴发时会冲毁堤坝,淹没大批农田和城镇。
⑦泥石流突然暴发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________;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________ 。
(2)他们发现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的共同特点是蕴含了大量的________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答案及解析
1.【答案】 D
【解析】(1)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具有的能量叫风能;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化学能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才释放出来的能量,一般储存在物体内部。
(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解答】A.风具有风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奔跑的豹有动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食物中有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能量和功的主单位相同,都是焦耳,用字母J表示,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压缩的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而流动的水和风具有动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动机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地球上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故A正确,而B、C、D错误。
4.【答案】D
【解析】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是运动的,具有动能;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具有机械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人在睡觉时,生命活动减缓,但是并没有停止,所以仍然消耗能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A.贮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钩码被举高后具有的能是重力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
6.【解答】解:
A、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会产生能量。利用这种振动可以除石、洁牙,故A正确;
B、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故B正确;
C、可见光可以传递光能,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光也能传递光能,如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紫外线来杀菌,故C错误;
D、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飞着的石头具有动能,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飞行的蒲公英种子是运动的,具有动能;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具有机械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人在运动时要消耗能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太阳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人在睡觉时,生命活动减缓,但是并没有停止,所以仍然消耗能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
8.【答案】 B
【解析】高铁利用电力牵引,消耗的是电能,通过消耗电能获得高速运动。机械能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 高速列车安全性好、速度快、能耗低,利用电力牵引 ”,高铁运行时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能量的形式及其转化:太阳能板在阳光照射时,将太阳能转化电能,电能可以用来给电动机供电; 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热能散失了,机械能可以用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解答】太阳能板在阳光照射时,将太阳能转化电能,电能可以用来给电动机供电; 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电能转化机械能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则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 光能→电能→机械能;
10.【答案】 C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泥石流、台风和洪水,是由于泥土和石头、空气和水高速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从而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即它们与机械能有关,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严寒、酷暑和干旱,都是由于异常的天气变化引起的,与机械能无关,故①⑤⑥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D
【解析】根据常见的能量形式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在“电闪雷鸣”这个现象中,“电”涉及电能,“鸣”涉及声能,“闪”涉及光能,唯独没有涉及核能,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解答】解:A、采用“跳跃式返回”与“直接进入返回”相比,返回器与空气摩擦做功更多,机械能更多地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更小,故A正确;
B、用“跳式返回”可使返回器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故B错误;
CD、“跳跃式返回”在首次进入、穿出大气层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机械能更多地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更小,所以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直至着陆时的速度更小,故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 B
【解析】(1)如果物体能够对外做功,那么物体具有能量;
(2)蔬菜瓜果中存在淀粉、蛋白质等,这些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程度有关;
(4)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解答】A.被大风摇动的树干可能将附件的墙壁撞塌,可以对墙壁做功,因此具有能量,故A错误;
B.我们吃的瓜果蔬菜中富含能量,故B正确;
C.无论弹簧被拉伸,还是被压缩,都是发生弹性形变,都会产生弹性势能,故C错误;
D.水库中的水位很高,具有重力势能;流下时转换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1)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
(2)物体运动具有动能,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加动能是机械能;
(3)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冲击钻的工作过程解答即可。
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将电能不断的转化为冲击钻的机械能,由于与钻孔的不断摩擦,钻头温度升高,机械能又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
15.【答案】 (1)化学能;热能(2)电能;热能(3)电能;机械能(4)电能;光能;声能
【解析】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能、光能、内能、电能、风能、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等等,结合不同能量的含义可逐一做出解答。
【解答】(1)用干柴草或煤气作燃料来煮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主要能量形式有:化学能、内能;
(2)电热水器加热,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主要能量形式有:电能、内能;
(3)电风扇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主要能量形式有:电能、机械能;
(4)雷电交加,是云层放电现象,涉及到电能、声能和光能。
16.【答案】弹性势;重力势
【解析】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由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据此分析解答。
(1)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
(2)打桩机举高的锤具有重力势能,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17.【答案】弹性势;重力势
【解析】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由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据此分析解答。
(1)手表里拧紧的发条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可以带动小齿轮和指针转动;
(2)打桩机举高的锤具有重力势能,可以完成打桩工作。
18.【答案】(1)化学能(2)热能(3)声能(4)机械能(5)光能;电能(6)热能
【解析】火箭升空时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时产生热能.
(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其中储存了化学能;(2)燃料剧烈燃烧,具有热能;(3)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声音具有声能;(4)升空过程中的火箭做机械运动,具有机械能;(5)电池板吸收太阳发出的光能,,为飞船提供了电能;(6)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19. 【答案】 (1)②④⑤;①③⑥⑦(2)机械
【解析】(1)凡是被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有益的能量;凡是对人类造成破坏的能量,都是有害的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和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解答】(1)他们经过讨论将上述能量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有益的能量,如②④⑤;另一类属于有害的能量,如①③⑥⑦。
(2)海啸、山洪暴发、泥石流暴发,都是由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因此它们都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一旦释放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3.1能量及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