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难点)
2.整体感知作者的论证思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着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板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二、助读学习,介绍作者、背景
大屏幕出示:
1.作者简介。(见课件)
2.背景资料。(观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视频)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1934年8月27日,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大公报》也发出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中国人的头脑。于是,有些人散布悲观论调,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先生用他尖锐犀利、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大屏幕出示:
(1)圈画生字词并掌握。
(2)文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小组探究。
预设:
(1)字音字形。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搽(chá) 玄虚(xuán) miǎo(渺)茫 麻zuì(醉) 摧残(cuī) 诓骗(kuānɡ) huái(怀)古伤今 埋头苦干(mái) 舍身求法(shě) 前仆后继(pū) 自欺欺人(qī) 不足为据(jù) 诬蔑(wūmiè) 脊梁(jǐ)
(2)观点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观点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引导:中心论点是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文中有两种观点,作者赞成哪一种 反对哪一种
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预设:
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主张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知识点拨,助读资料。
师:文中有要批驳的观点,也有作者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叫驳论文。
大屏幕出示:
(1)定义。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
(2)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
①直接批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②间接批驳:一般用正面立论的形式,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宣告对方观点不能成立。
(3)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
树靶子(摆出对方的论点)——打靶子(针对对方的论点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得结论(确立作者的观点)。
四、再读课文,梳理思路
1.梳理课文,划分层次。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按照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梳理文章的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
学生朗读课文,完成后小组讨论。
预设:
树——破——立——结。
树靶子(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3~5):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立己论(6~8):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得结论(9):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品读课文,读出意蕴。
师:文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如何运用语气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品读,然后探究朗读的语气。
学生先自主朗读,体会语气,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反馈。
预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鲁迅)
垂头丧气,读出悲观失望之情 坚定有力,读出自信自豪之情
师:很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两种感情,自由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悟读课文,分析结论。
师:议论文的结构一般为: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本文的引论、本论部分我们已经分析过,那么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请同学们快速寻找,圈画出相应的句子。
预设: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师:很棒!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大众,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论不能听信,要想获得真相,还需要自己去探究。其实,这篇文章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启发。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生举手回答。
预设: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理性辨识,不可随波逐流,要有怀疑精神。
师小结:作为一位有思想的作家,鲁迅用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发现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并通过文章进行揭露。从这一点来看,鲁迅就是中国文学的闯将,是旧社会的揭露者与批判者,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至今都无人能及。所以鲁迅又被称为“民族魂”。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驳论文的相关知识,理清了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明确了作者的论证过程。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杂文的语言风格。
六、作业布置
课后带语气反复诵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难点)
2.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和讽刺性的语言。(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品读,理解驳论之道。
1.寻对方论据。
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观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支撑他们观点的论据。
预设:
对方的论据:
两年以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析驳论之法。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批驳的三种形式,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一下。
大屏幕出示:
形式一:驳论点,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荒谬。
形式二: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不实,不足为据。
形式三:驳论证,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如机械类比、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
(2)请同学们分析思考,作者主要运用的是哪种批驳形式
学生朗读课文第1~5段,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反馈。
预设:
主要运用了驳论证。
(3)师:请详细介绍。
预设:
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说明对方的论证过程
有问题,所以对方的论点自然是错误的
(4)师:同学们的阅读探究非常到位,这里,作者用了“他信力”“自欺力”,二者和“自信力”有何关系 应如何理解
学生探究并回答,教师明确:
“他信力”“自欺力”与“自信力”一字之差,是由“自信力”翻造出的新词,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对比,使文章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将国民党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大屏幕出示:
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格。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仿体和仿调。
(二)赏读,理解立论之法。
1.师:阅读第6~8段,找出树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的依据。
预设:
依据:(古)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2.师:作者批驳了对方的观点后,摆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与敌论点针锋相对。试想,如果与之相反的观点成立,那么对方的观点自然就站不住脚。这种批驳叫间接反驳。大家思考,“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应该如何读
大家尝试阅读,最后明确: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一字一词地重读,读时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出坚定的信念和赞美之情。
3.师:如何理解“脊梁” “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预设:
本质:“脊梁”的本义是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身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4.师:针对鲁迅列出的“中国的脊梁”的特征,你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学生集思广益后进行回答。
预设:
埋头苦干的人——张衡、李时珍、黄大年、袁隆平等。
拼命硬干的人——岳飞、林则徐等。
为民请命的人——范仲淹、海瑞等。
舍身求法的人——商鞅、谭嗣同等。
(三)悟读,找出相关结论。
1.搜寻结论。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9段,思考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诵读并思考。
预设: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作者根据上文的分析,得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结论。
2.理解词语。
师:这一部分有许多词语颇具深意,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
大屏幕出示:
“脂粉” 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 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 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 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三、赏读课文,体会风格
师:有人评价鲁迅的杂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同学们读出这种特点了吗 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速读课文,品析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预设:
(1)爱憎分明:对国民党反动派,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对“中国的脊梁”则充满赞美之情。因为爱憎分明,所以充满战斗力。
(2)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程度副词的使用。如“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充满嘲讽意味。“总”写出了国民党反动当局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师小结: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和先驱,也是利用杂文开展现实斗争的人物典范。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杂文的战斗力,了解文艺对唤醒民众的意义,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他从“医学救国”到“文艺救国”转变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生于中华大地,我们无比自豪。因为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旭日,让人追随、信仰。但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个年头,那是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同胞间的互相残杀,用鲜血换取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安宁。希望大家把中国脊梁精神安放于内心,把传承中国脊梁精神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五、作业布置
完成 第18课的训练。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 迅
(一)树靶子(1、2)
(二)打靶子(3~5)批驳
(三)立观点(6~8)批驳
(四)得结论(9):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