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创造宣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创造宣言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4: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重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难点)
3.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明确材料和观点的联系。(重点)
4.品味本文逻辑谨严、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能为我们带来丰收的成果,带来奋斗的喜悦,带来生存的信念。泰戈尔曾经说过:“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过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形式表现出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看看他是如何看待创造的。
板书:
创造宣言 陶行知
二、助读资料
大屏幕出示:
1.作者简介。
作者 陶行知 生卒年 1891—1946 籍贯 安徽歙县
教育思想 普及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
代表作品 《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2.解题。
(1)师:大家知道“宣言”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
宣言:一是指(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二是指宣告,声明。
(2)师:根据“宣言”的义项,大家猜猜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的主要内容会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吧!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预设:
  字音字形。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中伤(zhònɡ)   遁词(dùn)   lǔ(鲁)钝 懦夫(nuò) 豢养(huàn) 灌溉(ɡuànɡài) 画龙点睛(jīnɡ)   自bào(暴)自弃 山穷水尽(jìn)    走tóu(投)无路 塑像(sù) 屋檐(yán) 樵夫(qiáo) 繁zhí(殖)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学生自读课文。
预设:
我们要创造。
3.梳理段落,理清层次。
师: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的层次,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依照这种方法,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预设:
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2~4):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5~11):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12~16):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四、跳读课文,分析探究
1.师:从立论方式来分析,本文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一篇文章类似 属于何种议论文
预设:
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类似。都属于驳论文。
2.师:说说本文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证思路的不同之处。
预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创造宣言》
开篇树靶子,指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接着立论,树立自己的观点。 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之后逐一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然后指出不创造的危害,最后发出呼吁。
3.师:第三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预设:
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飞帝亚斯、米开朗基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塑像;法国企业家雷塞布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莫扎尔特、爱迪生幼时可以成才,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道统;不识字的慧能成为禅宗南宗创始人;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无不是在绝境中成就伟业。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4.师: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了反驳
  预设:
作者的观点 我们要创造
批驳的观点 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 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5.师: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预设: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五、品读课文,体会特色
1.探究论证方法。
(1)师:阅读第3、4段以及第13段,探究作者在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没有创造力是可悲的”这两个分论点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预设:
第3、4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教育比作塑像,将教育方法比作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第13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用“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出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
(2)师: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设:
第5~11段,作者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在这一部分,作者旁征博引,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事例来驳斥对方观点,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文章气势磅礴。
2.品味修辞手法。
师: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语言生动,请跳读课文,举例说明。
预设:
(1)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这一组排比句,非常有气势地论证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能创造的观点。
(2)运用短句,急促有力,具有鼓动性、号召力。如:“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3)运用比喻,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如:“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4)富有激情的反问、呼告。如:“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家了解了许多所处环境不如我们好、身体不如我们健康,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的人生篇章。
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需要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作业布置
课后继续品读课文,完成第21课的训练。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创造促成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