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材料。(重点)
2.引导学生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重点)
3.让学生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二、回顾课文,探究论据使用
师:什么是言之有据
预设:言之有据就是使用真实、准确、恰当的论据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论据即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论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件、统计数据、生活事例等),另一类是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
回顾《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两篇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大屏幕出示:
课文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敬业与乐业》 列举“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的例子。 引用曾文正、朱子和孔子的话证明论点。
《论教养》 第5~10段列举六种“无教养”的表现,点明这就是真正缺乏教养的人。 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总结:
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论据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真实,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时首先要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三、写作指导
1.选取材料,真实典型。
大屏幕出示:
比较下列两个习作文段,谈谈你对二人选材的看法。
文段一 正如两个人,前三次考试,两个人的成绩、名次从未改变。于是,其中的一个人叹息说,看来我的终点就在这里了。从此他不再努力学习,靠“手段”维持了名次不下降。当真正的风暴来临时,他还剩下多少真材实料呢 另一个人,他同样把此当作了自己的终点,但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认为终点的障碍是可以突破的。他认真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最后,当真正的风暴来临时,二者的处境,应该无须多言了。
(一同学的《从终点出发》片段节选)
文段二 从终点出发,寻找未来新的挑战!居里夫人是明智的。当她拥有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荣誉后,她却没有骄傲,更没有满足,她坚信:荣誉都是昨天的,当昨天获得了荣誉之后,“昨天”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画上了句号。人应该向未来看齐,不断挑战,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正因为居里夫人有着这样一种敢于面对未来的挑战的信念,她才可以安然地把奖牌给女儿做玩具,她才不断地突破了自我,在世界的发展中依旧光彩熠熠!
(一同学的《从终点出发》片段节选)
预设:选取材料应真实典型。文段一材料不典型,没有代表性,不能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文段二运用居里夫人的事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2.依据观点,选择材料。
师:你会从以下材料中选择哪一则作为“坚持就是胜利”的论据 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材料二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奥斯特洛夫斯基
材料三 范仲淹进入学堂后,不分日夜地刻苦学习,五年来睡觉未曾脱过衣服。有时他发昏疲倦,就用冷水洗脸。他经常吃不饱饭,太阳偏西才吃第二顿饭。终于,他领会并精通了六经的要义,最后,由“寒儒”成为进士。
材料四 苍蝇在透明玻璃窗前一直乱撞,寻找出路,最终筋疲力尽,再也飞不起来。
预设:选择材料三。写作时,涌入我们头脑的材料很多,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要学会选择取舍,要选择与观点一致的、典型的材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3.旁征博引,论证有力。
师:要使文章言之有据,论证严密,还要注意所用材料数量、种类的丰富性。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也可以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作为道理论据,抑或两者兼用。
请同学们研读《敬业与乐业》一文,寻找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
预设:《敬业与乐业》中,作者以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礼记》、孔子、朱子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师小结:论证要严密,论据须得丰富。丰富不仅指数量多,还指种类的丰富和角度的多样。丰富的论据,可以从不同角度论证论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另外,运用论据时,要学会剪裁,切忌大篇幅叙述事件过程,要注意区分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的不同,同时要根据论证的需要,有重点地突出论据与观点的一致性,注重行文的逻辑性。
四、写作训练
作文题见教材本单元写作。
【佳作展示】
谈诚信
雨果曾言:“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今天,我想说:没有被看见不是选择离去的理由。2020年6月,一名14岁的初中生骑车不慎刮到路边轿车的车尾,他没有逃避,而是给车主留下了道歉信和联系方式,表示要赔偿。看似情理之中的事情,却散发出“诚信”的光芒,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与这名诚信少年相反的是,某个在日本打工的中国大学生,因心存侥幸,把本该洗七遍的盘子少洗了两遍,在抽查时被发现,从而被解雇,并且因为这一次诚信的缺失,他在后来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这样的结局令我们扼腕叹息,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在古人眼中,“信”字大于天,大于命。尾生与女子约定,在石桥旁等她。女子因故未来,而天又忽降大雨。尾生就在雨中一直等,雨越下越大,最终淹没了他。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可笑,然而笑过之后我们不妨想一想,这不正反映出古人诚信大于天的精神理念吗
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也可称为诚信的标杆。一次,李苦禅的老友请他帮忙画幅画,他一口答应了下来。可是还没等他动笔,老友就病逝了。守信的李苦禅并未将此事作罢,而是迅速画好一幅《百莲图》拿到后院烧掉,祭奠友人亡灵。由此可见,守信不是一场表演,但它确有一位观众,那就是你的心,无愧于心,才能使诚信之风长留世间。
而在当下,我们却不得不痛心地承认,对于很多人来说,诚信真的成了表演。商家们信誓旦旦地保证“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却被检测出染色剂;火腿广告中诱人的猪肉,竟然是瘦肉精的“杰作”……
古人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诚信,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你!让我们接过诚信的接力棒,矢志不渝地将其传递下去。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人人赞诚信,人人讲诚信,人人视诚信为最高荣耀。那时,便是诚信之风吹拂大江南北,吹遍每个角落之时。
点评:这篇文章论点明确,论证透彻,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引用名言,选取古今典型事例,论证透彻。倒数第2段联系现实,指出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使文章极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