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课件(共4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课件(共42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00: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神秘的面纱
英俊的王子
动人的故事
朝觐的人群
神秘的面纱
朝觐的人群
英俊的王子
动人的故事
信仰的力量
宏伟的建筑
说一说:这些图片与哪一文明有关?
阿拉伯帝国
非洲
亚洲
欧洲
里海
黑海
地中海
红海
阿拉伯半岛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炎热干旱、
沙漠广布
生活方式:
游牧经商为主
阿拉伯海
三洲五海之地
统一沙漠的宗教
1
材料一:辽阔的沙漠和氏族社会的环境中,阿拉伯人过着一种动荡的生活。……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牧场、水源和牲畜等财物,经常发生战争。……社会分化,劫掠战争和无休止的血亲复仇战争,加剧了社会不安的气氛。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
1.背景
材料二:早期阿拉伯人信仰多神教,每个氏族部落都有其崇拜的自然物和偶像……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
①环境恶劣,战争不断 → 渴望政治统一
②多神崇拜,思想混乱 → 需要信仰统一
穆罕默德(约570-632)
◆ 未出生:父亲逝世
◆ 6岁时:母亲病逝
◆ 8岁时:祖父去世
◆ 25岁时:与富孀结婚
◆ 40岁时:创伊斯兰教
公元610年的一个夜晚,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遣天使向他传达旨意,启示《古兰经》文,授命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世人“传警告”“报喜讯”,教导人们信奉伊斯兰教。
——据伊斯兰教历史记载
创始人:
时 间: 地 点:
教 徒:
经 典:
7世纪初
《古兰经》
穆斯林
穆罕默德
麦加
伊斯兰教标志新月
2.概况
《古兰经》不仅体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而且装饰的几何图形也极为精致。装祯的精美,表明《古兰经》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言论的汇编。
经典——《古兰经》
伊斯兰教教义:独尊安拉
穆罕默德(约570-632)
1、基本信仰(六信)
真主、天使、经典、使者、后世、前定。
2、宗教义务(五功)
念、礼、斋、课、朝。
3、 公益与善行
穆斯林必须遵守、履行《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为人类制定的行为规范与公益义务。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
麦加
麦地那
麦地那
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的三座圣城
开斋节
宰牲节
斋月,是伊斯兰历第九个月,是穆斯林的封斋月。每天凌晨3之16时闭斋(不吃不喝),日落星现后,才能饮茶进餐。历时一个多月的斋戒完成后,要在清真寺里举行隆重的开斋庆祝仪式。
开斋节既是对圆满完成斋功的庆祝,又是穆斯林家庭合家团聚的好日子。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亚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了元朝,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610年
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
麦加传教失败
带领少数信徒,
迁居麦地那,
建立穆斯林公社。
630年
占领麦加,麦加成为
伊斯兰教的圣地。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
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
3.传教活动
思考:穆斯林公社具有什么特点?
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在公社内,穆罕默德不仅是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始地区
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
半岛的麦加
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忍受苦难、死后升天
独尊安拉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点:
1、都诞生在亚洲
2、都宣扬忍耐顺从
3、都曾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走出沙漠的帝国
2
【自主学习】请在P56地图上勾画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路径。
1、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
【自主学习】请在P56地图上勾画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路径。
②东灭波斯
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
直抵中国唐朝边境
①北进叙利亚
③攻克埃及
横扫北非
④占领西班牙
1、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大食国",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哈里发不再是阿拉伯部落的酋长,而是一位由神决定的专制君主,即“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他的权力并不依赖于部落的支持,而是建立在享有薪俸的官僚和常备军的基础上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阿拉伯帝国政权结构
唐帝国政权结构
君主专制、政教合一
君主专制、政教分离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
阿拉伯
帝国
伊斯兰教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思想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
阿拉伯帝国灭亡。
2、阿拉伯帝国的衰亡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 -1922年)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 )
亚历山大帝国(前334年-前323年)
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
列举世界历史上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带回沙漠的文化
3
1.阿拉伯文化形成的背景
①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智慧宫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伊拉克巴格达的一所图书馆及翻译机构。它是翻译运动里的重要机构,被视为伊斯兰黄金时代的一个主要学术中心。
1.阿拉伯文化形成的背景
②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百年翻译运动
哈里发哈伦组织百年翻译运动,将东西方先进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丰富了起来。哈里发麦蒙给予他首席翻译大师的翻译报酬,以与译出书稿同等重量的黄金计算。
2.文化成就
类别 内容
数学
医学
建筑
文学
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集成》《医典》
清真寺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数学:阿拉伯数字
古印度人
(发明)
阿拉伯人
(改进)
世界各地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伊本·西那:
《医典》
“世界医学之父”
医学成就
拉齐斯:
《医学集成》
“穆斯林医学之父”。
《医典》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遗产,也吸收了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医药学的成就。自12世纪起始终被作为欧洲医学院的教科书使用。
《医学集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著作,作者花费15年的时间完成此书。《医学集成》主要讲述的是疾病、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
麦加清真寺
麦地那清真寺
特点:
圆顶、尖塔、内部装饰以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
建筑
建筑
印度泰姬陵
开罗清真寺
巴基斯坦清真寺
中国清真寺
世界各国清真寺
文学成就
《一千零一夜》又称《天方夜谭》,
它是一部最早诞生于古波斯文明时代的故事和之后的阿拉伯时代的民间故事集。源于东方口头文学传统、于9世纪左右以阿拉伯文成书。
成书后一直在阿拉伯地区流传,但只是普通的民间文学,不太受到重视,到18世纪初传到西方。在20世纪初经西方传到中国。
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高尔基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中 国
印 度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棉花、食糖等
欧 洲
阿拉伯人
沟通东西方
思考探究:为什么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如此的绚丽多彩?
材料二:哈里发马门在巴格达创立规模宏伟的智慧宫,不惜重金延揽人才,派遣使者到各地访求书籍,并翻译成阿拉伯文。在智慧宫里,汇聚了众多学者,大家不分种族宗教,只求真知。
材料一: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穆罕默德
材料三: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
1.善于学习
3.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2.统治者重视知识
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
7世纪初
622年
630年以后
751年
阿拉伯帝国大事年表
8世纪中期
9世纪中叶起
1258年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
帝国内讧不已
帝国
灭亡
阿拉伯国家
1.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迈克尔·哈特关于穆罕默德这一观点的是(  )
A.创立了伊斯兰教 B.建立地跨三洲的罗马帝国C.曾在麦加传教 D.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B
2.阿拉伯帝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明,包括(  )①伊斯兰教 ②《医学集成》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