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 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9: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现在很多卧室的玻璃窗都做成双层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A.使玻璃美观 B.使玻璃更加结实 C.使玻璃有隔音效果
2.人的听觉器官是( )。
A.耳朵 B.大脑 C.口腔
3.将击打过的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说明( )
A.液体能传播声音 B.液体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会增强
4.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的耳中。
A.风声 B.振动 C.音箱 D.空气
5.打雷时我们不能用( )方法保护听力。
A.张大嘴巴 B.闭上眼睛 C.捂住耳朵
二、填空题
6.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_____产生的。
7.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杯子,制作了一个“土电话”。通过土电话,小明轻声说话的声音也能被10米外的小江听到,说明( )(选填:“棉线”“杯子”“空气”)能传播声音。
8.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土电话”传播声音的效果时,线的长短要_______。(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9.如图,铝片琴( )边的音高,( )的音低。
A.左边 B. 右边 C.中间
10.在自然界里,声音有_____有低,有____有小。
三、判断题
1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
12.吹口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嘴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
13.有了盲文,有视力障碍的人的生活就不受影响了。( )
14.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还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
15.如果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就会消失。( )
四、连线题
16.连线。
耳 廓 传递声波
外耳道 产生振动
鼓 膜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听小骨 收集声波
耳 蜗 传递振动
听觉神经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五、简答题
17.2021年7月4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出舱到舱外作业。在太空里,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之间彼此谈话时需要靠无线电设备才能听到彼此的讲话声,这是为什么?
18.夏天的夜晚,我们经常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可是,你知道吗?只有雄性蟋蟀会叫,雌性是不会叫的。而且,蟋蟀的叫声不是从口中发出的,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的。在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旋涡纹状的翅膜,一边翅膀长着锉刀状的翅膜——弦器,另一边翅膀长着较硬的翅膜——弹器。当这两种发音器相互摩擦时,就能发出声音。蟋蟀称得上是昆虫界里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师。你还听见过哪些动物的叫声?试写出5种。
19.如果将手放在耳后,手心和耳朵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你能尝试解答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A3.A4.D5.B6.振动7.棉线8.一样9. B A10. 高 大11.√12.√13.错误14.√
15.√16.17.太空属于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18.马 牛 鸡 喜鹊 百灵鸟 19.我们听到的声音会变大。原因有两个,一是声源,虽然声音传向四面八方,但声音是有源头的,当手心和耳朵朝向声源时,离声源的距离变近了,声音听起来就会更大更清晰;另一个原因是手放在耳后,相当于把耳廓变大了,我们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起来声音就会变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