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段/学科:高中 信息技术
版本:人教中图版
章节:必修一 2.1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学时:1学时(45分钟)
学校:xxx
班级/教师: xxx
日期: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初中阶段的学习,迈入高中阶段,智力水平没有问题,但在学习策略上还需要提点和拔高。 学生已通过初中信息技术会考,有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不具备编程的相关基础知识。 学生已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使用传统方法解方程。 4.学生大部分处于16岁左右,“自我同一性”对立“角色混乱”,自我意识高涨,追求独立和自尊。
教材分析: 此版本教材是依据最新版本大纲编写而成,体现国家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培养人才类型的需求。 此次教学内容属于课程结构设计中的必修模块一:数据与计算,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章节意图使用项目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新知。
教学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学校位于正定县,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小城镇,对于任务中的红绿灯问题很熟悉。 2.学校环境:寄宿制学校,封闭管理。 3.教室环境:机房光线明亮,干净整齐,有绿植; 每位同学配备一台计算机,座位间隔合适,桌椅不可移动。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让学生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算法与程序的兴趣,发展计算思维。 3.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素养,即训练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2.计算思维指导下的问题分析方法。
难点: 让学生转换思考方式,熟悉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讲授法; 小组协作法。
教学媒体 传统: 黑板 书本
现代: PPT 计算机 手机 IPAD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用时
分组(2mins) 在计算机上发布抽签活动,学生抽签结组,五人为一组,为自己小组起一个名字,并选出一位组长。 参与抽签,结组取名字,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坐在一起。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头脑风暴。 2mins
导入+讲授“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8mins) PPT展示P40思考活动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小组讨论描述交警为保证道路畅通是怎样进行交通疏导的。把你们的答案提交给老师。 讨论,并提交答案。 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学生对问题解决一般过程的思考。 3mins
教师使用教师终端控制展示学生的答案; 教师:同学们答得都非常好,交警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板书展示解决交通问题的流程图)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一般都要经历这三个步骤(板书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听讲,思考,做笔记。 规范系统知识。 5mins
导入+讲授“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29mins) 1.教师: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解方程的小游戏。2X -10x=3这个方程,老师用电脑上提前设计好的程序计算,你们用数学课上学的方法解决,我们比一比谁更快。现在开始吧。 2.在电脑上输入方程,展示求解过程。 用草稿纸计算方程。 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势。 3mins
教师把求解方程的程序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随意输入方程,体验求解过程。 操作、体验并讨论。 通过上手操作,加深感受。 3mins
1.讲解计算机的特点和优势。(PPT放映计算机优势) 2.教师:相信大家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上面我们总结的一般步骤有什么不一样呢?(PPT放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定义) 听讲,思考,做笔记。 规范系统知识。 3mins
(P40思考活动)教师:我们都知道,交警不是一天24小时都守在路口,他们也需要休息,但是没有交警的时候车辆和行人也会按照秩序通行,遵守交通规则和红绿灯秩序,红绿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交警分担了不少工作。结合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过程,分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与交警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 思考并讨论,将讨论结果上传到教师端。 多次组织小组活动,让不同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提醒走神的同学跟上教师的节奏。 5mins
展示学生答案; 总结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板书。 听讲,做笔记,思考。 5mins
对比两种方式的不同之处,对不同之处进行讲解。(使用PPT和黑板) 听讲,做笔记,思考。 系统知识的讲解,通过对比更能让学生直观看到不同之处,加深学习印象。 10mins
总结(5mins) 播放杭州“城市大脑”中“交通模块”救护车施救演练视频 观看视频 巩固当堂所学,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 1mins
1.组织讨论(“通过观看刚才的视频,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救护车优先通行?红绿灯是怎么工作的?”) 2.总结 讨论 对当堂知识的进行总结。 4mins
课后提高(1min) 留作业:(PPT展示) 小组同学一起完成P45实践活动 搜索资料,查找Python语言的资料,使用思维导图描述它的特点(A4纸,要求清楚美观,发挥想象,可以使用彩笔),个人作业,独立完成。 阅读P44实践活动,尝试完成后面两道小题。下节课讲这部分内容。 对新知的实践和升华 为下节课学习编程语言做铺垫 1min
板书设计
课程反思 1.学生对于程序语言的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2.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 3.学生在结组以及课堂讨论时效率低; 4.教师在组织学生结组时,不能很好地维持秩序; 5.学生对于Python部分的内容还是很陌生,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及教学过程中增加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