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下列有关枇杷说法错误的是( )
A.叶属于营养器官
B.枇杷属于被子植物
C.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原理主要是能溶解病毒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D.塘栖枇杷的白沙品种鲜甜的汁液来自液泡
2.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都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吃香蕉时,虽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3.如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下列对合欢、紫檀、绿豆、菜豆这四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豆和紫檀共同点最少
B.菜豆和紫檀共同点最少
C.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最近
D.合欢和紫檀的亲缘关系最近
4.关于种子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根、茎、叶 B.松树的叶多呈针状或鳞片状,根特别发达,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
C.银杏的果实中含有种子 D.西瓜和蜜桃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5.被子植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使地球成为一个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美好世界。下列植物不属于被子植物的( )
A.苹果树 B.玫瑰 C.红松 D.豌豆
6.如图所示是银杏书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7.“冥界之花”水晶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靠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一生经历种子的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等过程。下列关于水晶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晶兰属于种子植物 B.水晶兰能进行有性生殖
C.水晶兰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水晶兰通过根能吸收外界的有机物
8.小科关于红富士苹果和嘎拉苹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不同的物种 B.是不同的品种 C.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D.具有共同的祖先
9.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叶形为针叶形 B.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C.都有种子 D.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10.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植物。
(2)若表示细胞,则过程①为细胞的______(选填“生长”、“分裂”或“分化”)。
(3)若表示水稻谷粒,则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
11.小麦、水稻、棉花的分类地位如下: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目
目 禾本目 禾本目 锦葵目
科 禾本科 禾本科 锦葵科
属 小麦属 稻属 棉属
种 小麦种 水稻种 陆地棉种
(1)小麦、水稻与棉花三种植物中,小麦与________之间的共同特征多一些,原因是________。
(2)小麦、水稻与棉花三种植物中,小麦与棉花之间亲缘关系较________(选填:“远”或“近”),原因是它们________。
(3)下列有关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同属必同种
B.同种生物必同属
C.不同种的植物,可以通过人工投粉产生后代
D.同种的哺乳动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后代也具有生殖能力
12.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⑴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至海拔10m处。
⑵实验对照:生长于________处的野菊幼芽。
⑶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________。
⑷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
假设三: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
⑸进行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C
【解析】
A、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A正确。
B、枇杷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
C、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所以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原理主要是能溶解病毒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塘栖枇杷的白沙品种入口鲜甜是由细胞液决定的,D正确。
2.【答案】B
【解析】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像红松那样,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像苹果、豌豆那样,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A、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开花植物,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桃都是经过人工改良的,它们实际上都是种子植物,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无花果能开花结果,是种子植物,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我们所吃的香蕉是经过多年培植改良的,没有种子,但香蕉属于种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
AB.绿豆和紫檀以及菜豆和紫檀属于同科不同属,合欢和紫檀属于不同科,共同点更少,故AB错误。
CD.根据图片的分类可知,绿豆和菜豆同属,绿豆与合欢同目,属比目小,因此绿豆和菜豆的亲缘关系最近,故C正确、D错误。
4.【答案】C
【解析】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A、种子植物都具有根、茎、叶,A不符合题意。
B、松树的叶多呈针状或鳞片状,根特别发达,适于生活在干旱环境中,B正确。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不能结果实 ,C错误。
D、西瓜和青州蜜桃植物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D正确。
5.【答案】C
【解析】
ABD.苹果树、玫瑰、豌豆的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ABD错误。
C.红松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C正确。
6.【答案】B
【解析】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它们有胚珠(不同于蕨类植物门),但心皮不包成子房,且胚珠裸露,胚乳(即雌性原叶体)在受精前已形成(不同于被子植物门)。
【解答】银杏是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故B正确;
7.【答案】C
【解析】
A、水晶兰需要经过开花、结果,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故A正确。
B、水晶兰是种子植物,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B正确。
C、水晶兰全株无也叶绿素,所以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故C错误。
D、水晶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腐生植物,全株无叶绿素,因此水晶兰不能制造有机物,其所需的有机物通过根吸,故D正确。
8.【答案】A
【解析】生物形态结构、生理行为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性叫做生物的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据此解答。
【解答】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具有共同的祖先,但是性状不同、品种不同,D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
豌豆的叶子不属于针叶形,A不符合题意。
豌豆和小麦的种子有果皮包被,B不符合题意。
豌豆、水杉、银杏、小麦都有种子,C符合题意。
水杉和银杏是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D不符合题意。
10.【答案】 被子 分化 器官
【解析】
(1)海水稻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2)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图中的A表示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图中的①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表示组织。
(3)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属于器官。水稻的谷粒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11.【答案】(1)水稻;小麦和水稻同属禾本科植物
(2)远;同门不同纲
(3)A,C
【解析】生物体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麦和水稻是同科不同属,分类单位小;小麦和棉花是同门不同纲,分类单位大,所以小麦和水稻的共同特点多,小麦和棉花的共同特点少。
(2)小麦、水稻与棉花三种植物中,小麦与棉花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原因是它们同门不同纲。
(3)同种的生物必同属,但同属的不一定同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如同种的哺乳动物,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后代具有生殖能力;同种的植物,可以通过人工授粉产生后代,AC符合题意。
12.【答案】 10m、500m、1000m;测量野菊株高;与10m处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与原海拔处(500m和1000m)野菊的株高无显著差异;比10m处野菊株高矮,比原海拔处野菊株高高;控制变量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研究,锻炼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
【解答】(1)实验要设计对照试验,在第一步骤中的实验组是将生长于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则相应的对照组就是生长于10m、500m、1000m 处的野菊。
(2)要分析实验的结果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记录株高并进行记录。
(3)假设一:如果性状和环境无关,则移栽的野菊的株高和10m处野菊的株高应该一致;
(4)假设二:如果只受遗传因素影响,则移栽的野菊的株高与环境无关系,移栽的野菊和原海拔处(500m、1000m)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5)假设三:如果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移栽到低海拔高度处后,应比移栽处矮,比原海拔处高。
(6)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上述操作实验中同样的野菊放在不同海拔的观察其生长的情况,以此对照,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方法与控制变量法相同。
故答案为:(1)10m、500m、1000m (2)测量株高、记录数据(3)与10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4)与原海拔处(500m、1000m)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5) 比10m处矮,比原海拔处高(6)控制变量法
2.5常见的植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