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8:58:2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生命中的“放逐”与“坚守”教学设计
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们先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词豪放的风格。
2.通过品味语言和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感受苏轼词中旷达的情感。
3.深入理解苏轼圆融通达的处事思想和“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2、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任务:历代失意文人在被政治放逐的状态中,大多没有放弃一份精神的坚守,这是因为坚守才会让他们的生命存在更有尊严和诗意,北宋的苏轼一生都在放逐中度过,却没有被生活打败,他精神上坚守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完成苏轼的流放日记,用苏轼的口吻,写出他被贬黄州后,内心的挣扎与坚守。
我们布置了课前预习,让同学们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简单画出苏轼的政治人生轨迹图,诵读全诗。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有很大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在预习作业中,我看到同学们画的各式的轨迹图,有的是在地图上标注,有的是用文字箭头来表示,都可以显示出苏轼大半生的漂泊辗转。
老师,这里也找了一幅图,同学们,可以看一下,从眉山、汴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颖州、定州、惠州、儋州、最后病死常州。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就是被放逐的一生,黄州是他的人生转折点,是他人生的低谷。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砍头,被贬到黄州后,做了一个没有一点实权的闲职,试想,这对于中国的士大夫来说,可说是最苦闷悲痛的事了,那么苏轼在黄州期间的作品会不会也浸染了这苦闷低沉的情愫,让我们走近他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品一品这首词中蕴含的情感。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整体感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先来齐读一遍诗歌,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正文与标题之间有一段话?这是什么?是序,序又有什么作用?“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本词序的作用:主要是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和作者的心情。那本篇文章的序开头第一句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苏轼酷爱在序的开头写时间,比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都是以时间入手,那为何呢?大抵是因为具有史家记述的严肃之感,赋予流动变化时间以永恒生命,使之更鲜活持久。那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葺事也。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意味,请各位同学想一下。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一个独字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意蕴,无独有偶,在“《记承天诗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我们看见了作者对于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强调,不仅用了“但”,还有了“者耳”拖长了语义,更彰显了自己的自得,这种自得是人在人生低谷时的自我肯定。而后的“已而遂晴,故作此词。”更是显现了人生风雨无常,揭示了主题。让我们来看一下本词正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开篇便说下雨,可是雨大不大?是大的,文章中哪里有体现?学生赏析(穿林打叶)
表明作者态度的词语有哪些呢?
(何妨,吟啸,徐行)
上阙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上阙向我们展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风雨过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
学习任务二:
深入感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知人论事,体悟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是消极情绪的表达,还是积极的心理宽慰,你怎么看呢?那我们来看看,同时期苏轼写的文字,从其他的诗文中由彼推此,再去品品他到底表达的是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我们来看一段补充材料,这是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们来看补充材料二,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与材料一写于同一年从这两则补充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其实这两篇诗文,一篇可以看出苏轼的自然观,他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于人生的艰难和坎坷,看的十分通透与平淡,面对功利,他也曾积极的进取。不得,他也能在自然中平息自己的情绪,由此我们可以应证“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消沉,而是释怀。唯有自然才是永恒的朋友,让心回归自然,祛除那些因世俗功利而不平的怨怒,苏轼是从被放逐的状态到主动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中去的,呈现的是一个生命在现实中的困境和抽离,现实的自我觉醒和彻悟。
很多文人在现实的失意中无法自拔,郁郁终生,苏轼为什么能在人生无望之时保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和心境呢?即使被贬惠州,那样远离政治中心的蛮荒之地,也能保有“日啖荔枝 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那份活泼泼的热情。看得出苏轼在被放逐中永远没有丧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他的坚守,也是生命中的那一份诗意。
学习任务三:结合资料,理解诗人的文化构成对其人生态度和词风的影响。为什么苏轼在人生的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那份旷达的心态呢?让我们来结合资料看一看。
好的,首先给大家的补充材料一,是来自一篇学术论文:纵观苏轼一生思想比较复杂,儒、释、道兼而有之,儒家的仁政爱民理想和《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观点,是他积极用世,提出一些改革主张的思想动力;苏轼十分喜爱《庄子》,晚年又受到佛学的影响,在他头脑中还有老庄的清净无为、超然物外和佛家的身心皆空、与世无争的思想。这些思想就这样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存在于苏轼的身上。
材料二,来自一个博客:苏轼深受《庄子》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从很多方面表现出与《庄子》近似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苏轼继承了《庄子》的生命即自然,自然即生命的思想,在苏轼看来,人的生命就应该从最自然的本真的情感出发,不应该有丝毫的世俗功利的考虑,自然的运行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人的生命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离开了这种自然而然,就丢失了本心,失去了自由,人的生命也就形存实亡。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只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同学们可以回去看更多的补充的材料,你一定会发现苏轼一生受儒释道三家文化影响很深。他前期都受儒学的影响,积极上进,渴望有所作为。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乌台诗案”后,他被剥夺了“有所作为”的权利,这时他内心佛老思想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让他从“入世”走向“出世”。这种思想在苏轼的作品中多次得到体现,他让自己回归自然,拥抱自然,消解因功名不得而不快的情绪,苏轼在现实的苦难的折磨中,正是以佛道之学作为解脱法门,他认同了生命固有的自然本性,他不满纠缠于那些人世中的名利得失,他渴望摆脱功名利禄的困扰,这种思想造就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人生如梦,功名不过是生命的羁绊,不如享受清风明月,浊酒两杯,一杯寄过往,一杯寄月光。让我们对苏轼词做一个小结,南宋末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把诗文可写的内容写进了词里,一洗词原来的绮罗香泽之态,将写景,抒情,叙事,说理融为一体,用慷慨豪迈的形象和扩大的雄壮的场面,开创了豪放的风格。
二、苏轼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思想圆融通达,在他的词作中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宠辱不惊”的精神追求。
苏轼在不断被政治放逐的状态下,用他的圆融通达的思想,坚守着对生活不变的热爱,那份睿智的成熟,成就了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也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最后我们用余秋雨先生《苏东坡突围》中的几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课后作业:
完成《苏轼的流放日记》,以苏轼的口吻,写出他被贬黄州后内心的挣扎与坚守。要求字数 400字左右。
评测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料峭春风吹酒醒:
(2)回首向来萧瑟处:
二,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
(2)苏轼的《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也无所谓雨了。
三,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回答问题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中“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
课后反思  
首先我一直喜欢上古诗词鉴赏课。古诗词因其精炼的语言、美好的情思、小巧的外观、抑扬的节奏、悠远的画面等吸引着我。作为教师,应深入探索诗中的景、情、理。自己潜入越深,发现就越多。自己喜欢,就会让学生喜欢。自已陶醉,就能感染学生。  
对一节课来说,合适的切入口是成功的基石。切入口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主要看适合不适合学生,适合不适合课文。我这节课的切入口是介绍苏轼一生被放逐的过程,通过运用视频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让各位同学更能理解苏轼这一生经历的贬谪,从而进一步提出苏轼的坚守。之后是对文章的大体感知。首先是从词的小序入手,我发现苏轼的同期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相同的笔风,由此进行了对比阅读。之后我进行了对文章词的扩充,将文章的内容以诗词的形式为各位同学展现出来,但是设计的问题较少,可供学生自主探讨的较少,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在文章的深入研读部分,我进行了大量的引用,通过引用作者的作品,还引用了一些论文评述来佐证,相对来说内容枯燥且冗长,同学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学校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会努力磨炼,多听好课,多学理论,多向前辈请教,多与同辈讨论,争取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更好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