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4张骞通西域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哥伦布 C.郑和 D.马可·波罗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信息:丝绸之路,要你选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的选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曾经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此行也被称之为“凿空”。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知识内容。
2.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你知道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B.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D.班超出使西域
【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信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要你选出正确选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府设立的相关知识内容。
3.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下列和新疆有关的史实中,标志着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史实是( )
A.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B.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D.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要求你选出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汉通西域的相关知识点。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文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
③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④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汉武帝,而不是汉文帝,②③④所述均是正确的,所以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5.根据《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轩县,取国名为县。”而“骊”是一个带有军事色彩的词语,指的就是“罗马军团”的意思,也正是当时中国人对罗马的称谓,于是众多历史学家纷纷推测,骊轩城正是西汉安置古罗马战俘之城,从罗马到中国,最合理的路线是( )
A.罗马——西亚——新疆地区——河西走廊
B.罗马——西亚——印度——东南亚
C.罗马——俄罗斯——蒙古草原
D.罗马——西亚——印度——青藏高原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罗马到中国。要求选出从罗马到中国最合理路线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
6.读了下面两位同学的历史剧台词,我们可判断他们正在探讨的历史事件是(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除,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张骞出使西域 D.玄奘取经
【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题文就是送别的情景,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7.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这是由民族分裂分子境外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通过历史学习我们知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段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战国
【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问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8.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
A.水稻 B.桑麻 C.葡萄 D.粟
【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域物品传入我国的相关史实。
9.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东西方的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串联在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在关( )
A.秦始皇修筑长城 B.李冰开凿都江堰
C.张骞通西域 D.孙权开发江南
【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西域指的是现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西域与汉朝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也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大陆重要的交通要道。它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新疆地区,再转出到中亚、西亚和南亚,最后到达地中海地区,从而把东西方的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串联在一起,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
10.下列不属于反击匈奴的大将是( )
A.张骞 B.蒙恬 C.卫青 D.霍去病
【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可以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是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者,所以不是反击匈奴的大将;蒙恬是秦始皇派的打击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打击匈奴的大将,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的民族关系的准确识记。
11.2012年5月,疆独分子热比亚在日本期间奴颜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买下新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 )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汉朝在龟兹(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方,西域各部落首领和官员都接受汉朝的册封。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地方的主权开始归于中国。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疆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时间。
12.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用中国丝绸缝制的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当时中国的丝绸到达古罗马的线路是( )
A.长安——中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古代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它东起(西汉都城长安),往西经过中亚,西亚许多国家,到达欧洲的(埃及、罗马),根据所学识记路线。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到达古罗马的线路。
13.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答案】D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元朝管理西藏的知识。
14.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是( )
A.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B.了解了沿途亚洲国家的情况
C.促进了西域各国经济的发展
D.解决了西域对西亚各国的控制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15.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灭六国 B.丝绸之路
C.设立西域都护 D.张骞出使西城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湘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当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
16.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唐 D.宋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汉通西域的相关知识。
17.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古代 “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商朝都城殷 B.西周都城镐京
C.秦朝都城咸阳 D.西汉都城长安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丝绸之路”、“起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是这样的: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的大秦。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知识点。
18.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云贵地区 ②河套地区 ③西域地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D
【知识点】秦灭六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本题可运用顺序选择的解题技巧。从时间顺序上看,我们可以确定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地方是②河套地区,因为河套地区是秦朝大将蒙恬夺取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最早,据此可以排除了A、C两项。而最晚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地方是③西域地区,因为西域地区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建立西域都护才开始的,所以又排除了B项,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与事件的归位能力。
19.我国古代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两汉的西域指的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问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0.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历同学设计了一条古代丝绸之路路线简图如下,图中括号应填( )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 ( )
A.欧洲 B.中亚
C.西亚 D.阿拉伯半岛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1.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鉴真与玄奘;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是唐玄宗时期,张骞通西域是西汉时期,郑和下西洋是明朝,马可·波罗来华是元朝,排序:西汉——唐朝——元朝——明朝,故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22.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它的开通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出使西域,建立了西域与汉朝友好的关系,为开创了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被定义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中国也被称为丝国)。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开辟。
23.下图中甲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该城市是( )
A.拉萨 B.呼和浩特
C.银川 D.乌鲁木齐
【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以及地图信息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乌鲁木齐,符合图片中甲的地理位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24.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事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的是( )
A.玄奘西行求真经 B.张骞出使通西域
C.鉴真东渡弘佛法 D.郑和西洋显国戚
【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出使通西域的准确认识。
25.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指的是西汉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中国也被称为丝国)。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故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二、问答题。
26.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条道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案】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7.看图学史:
如图:
(1)图中箭头所示的交通路线的名称叫什么?
(2)说出这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答案】(1)丝绸之路。
(2)长安,欧洲(或大秦)。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2)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由图中的丝绸之路的线路图,可以清楚的知道长安是起点;终点是欧洲的罗马(大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8.概述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发展状况:①北方匈奴严重地威胁着秦汉政权,北方人民深受其害,因此秦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朝组织了反击;②西汉时期张骞、班超等人通西域,设都护,加强同西域的经济交往和西域的管理;③秦征服南方少数民族,还迁徙人民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影响:①促进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扩大了我国版图;③有利于民族融合;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秦朝匈奴威胁到秦朝的统治,为抵御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西汉初年,汉高祖反击失利,限于国力实行“和亲”。西汉汉武帝是组织大规模的反击,取得胜利。西汉时期张骞、班超等人通西域,设都护,加强同西域的经济交往和西域的管理;秦朝为发展经济,还征服南方少数民族,迁徙人民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影响是:从秦朝到汉朝,中原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由秦的战为主,转变为汉朝的和与战的交替,最后以和为主。这一过程促进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我国版图;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认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材料二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今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
(3)材料三中的“蕃”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这一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
【答案】(1)丝绸之路;新疆
(2)台湾;荷兰、日本;120周年
(3)西藏或青藏高原一带;元朝
(4)新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台湾:一国两制。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1)材料一所讲述的内容是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因此,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成为这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材料二中的“夷洲”是指今天的台湾;它在明末清初中被荷兰占领;1895年,因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通过中日《马关条约》占领台湾;今天距台湾最后一次被侵占的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3)材料三主要讲述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因此,材料三中的“蕃”是指西藏或青藏高原一带;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瓣,元朝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4)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疆、西藏和台湾这三个地区采取的政策分别为:对新疆、西藏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台湾采取一国两制的政策。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的历史。(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疆、西藏和台湾这三个地区采取的政策。
30.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
(3)在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答案】(1)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或洛阳也成为起点。西汉;东汉。
(2)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
(3)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观察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可以发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不同。起点从长安延伸到洛阳。丝绸之路的开通最早是在西汉,那时西汉的都城是长安,所以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后来东汉定都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就由长安延伸到洛阳。(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既反映了洛阳的繁华,又反映出丝绸之路还传播了文化。洛阳白马寺是佛教建筑,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那时佛教应该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因此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反映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是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3)材料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见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2)本题考查的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的分析能力。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和清朝个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答案】(1)大秦(罗马帝国);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被誉为 “世界大七大奇迹”。甘肃:敦煌莫高窟,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4)有利于促进亚洲各国团结合作,促进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汉代的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的国家是大秦,也就是古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政府设立的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政府设立的机构是:伊犁将军。(2)通过分析材料二,我们可看出,一方面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另一方面,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位于陕西的人文景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被誉为 “世界大七大奇迹”。位于甘肃的人文景观:敦煌莫高窟,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综合性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的伟大战略意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新构建,有利于丝绸之路附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亚洲各国团结合作,促进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新疆地区管辖的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知识。(3)本题考查的是位于陕西和甘肃的历史人文景观的知识。(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有历史学家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据此回答:
(1)丝绸之路开通于中国的哪个朝代?这条陆路上通道的起点在什么地方?
(2)请写出15、16世纪欧洲开辟的新航路中的一条,并写出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名航海家。
(3)你怎样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
(4)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相比,丝绸之路更值得当今世界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汉朝;长安
(2)新航路的路线: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从欧洲出发,绕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3)丝绸之路加强了亚欧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
(4)和平交往或平等贸易等。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通西域之后,当时,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藏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可见,丝绸之路开通于中国的汉朝,起点是长安。(2)当时,迪亚士从欧洲出发,在前往印度的过程中发现了好望角;达伽玛沿着迪亚士的路线航行,开辟了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麦哲伦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3)丝绸之路加强了亚欧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即可。如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世界上最先将亚欧各地区联系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新航路开辟只是开通另外一条通往东方的航线”亦可。(4)这要从目的上去比较,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黄金和财富,是一次充满血腥味的探险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中国开通丝绸之路是为了加强同各国进行和平交往或者平等贸易,更能促进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丝绸之路更值得当今世界借鉴。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和起点。(2)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及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名航海家。(3)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开通的巨大作用。(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丝绸之路开通与新航路开通的能力。
1 / 1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3.4张骞通西域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哥伦布 C.郑和 D.马可·波罗
2.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你知道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B.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D.班超出使西域
3.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下列和新疆有关的史实中,标志着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史实是( )
A.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B.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D.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文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
③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④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根据《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轩县,取国名为县。”而“骊”是一个带有军事色彩的词语,指的就是“罗马军团”的意思,也正是当时中国人对罗马的称谓,于是众多历史学家纷纷推测,骊轩城正是西汉安置古罗马战俘之城,从罗马到中国,最合理的路线是( )
A.罗马——西亚——新疆地区——河西走廊
B.罗马——西亚——印度——东南亚
C.罗马——俄罗斯——蒙古草原
D.罗马——西亚——印度——青藏高原
6.读了下面两位同学的历史剧台词,我们可判断他们正在探讨的历史事件是(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除,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商鞅变法 B.长平之战
C.张骞出使西域 D.玄奘取经
7.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这是由民族分裂分子境外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通过历史学习我们知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段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战国
8.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
A.水稻 B.桑麻 C.葡萄 D.粟
9.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东西方的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串联在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在关( )
A.秦始皇修筑长城 B.李冰开凿都江堰
C.张骞通西域 D.孙权开发江南
10.下列不属于反击匈奴的大将是( )
A.张骞 B.蒙恬 C.卫青 D.霍去病
11.2012年5月,疆独分子热比亚在日本期间奴颜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买下新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早在( )时期即归属中央政府统辖。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12.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用中国丝绸缝制的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当时中国的丝绸到达古罗马的线路是( )
A.长安——中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13.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14.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是( )
A.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B.了解了沿途亚洲国家的情况
C.促进了西域各国经济的发展
D.解决了西域对西亚各国的控制
15.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灭六国 B.丝绸之路
C.设立西域都护 D.张骞出使西城
16.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唐 D.宋
17.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古代 “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商朝都城殷 B.西周都城镐京
C.秦朝都城咸阳 D.西汉都城长安
18.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云贵地区 ②河套地区 ③西域地区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19.我国古代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20.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历同学设计了一条古代丝绸之路路线简图如下,图中括号应填( )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 ( )
A.欧洲 B.中亚
C.西亚 D.阿拉伯半岛
21.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22.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它的开通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3.下图中甲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该城市是( )
A.拉萨 B.呼和浩特
C.银川 D.乌鲁木齐
24.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事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的是( )
A.玄奘西行求真经 B.张骞出使通西域
C.鉴真东渡弘佛法 D.郑和西洋显国戚
25.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二、问答题。
26.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条道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27.看图学史:
如图:
(1)图中箭头所示的交通路线的名称叫什么?
(2)说出这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28.概述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材料二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今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
(3)材料三中的“蕃”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这一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
30.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的图二与图一相比较,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城市开始成为起点与它们曾是哪些王朝的都城密切相关?
(2)观察材料二的三幅图,概括指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有着怎样的国际地位?
(3)在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图片,说说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和清朝个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32.有历史学家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据此回答:
(1)丝绸之路开通于中国的哪个朝代?这条陆路上通道的起点在什么地方?
(2)请写出15、16世纪欧洲开辟的新航路中的一条,并写出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名航海家。
(3)你怎样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
(4)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相比,丝绸之路更值得当今世界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信息:丝绸之路,要你选出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人物的选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曾经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此行也被称之为“凿空”。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知识内容。
2.【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信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要你选出正确选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府设立的相关知识内容。
3.【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要求你选出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汉通西域的相关知识点。
4.【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汉武帝,而不是汉文帝,②③④所述均是正确的,所以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5.【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罗马到中国。要求选出从罗马到中国最合理路线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
6.【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题文就是送别的情景,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问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域物品传入我国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西域指的是现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西域与汉朝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也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大陆重要的交通要道。它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新疆地区,再转出到中亚、西亚和南亚,最后到达地中海地区,从而把东西方的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串联在一起,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
10.【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可以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是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者,所以不是反击匈奴的大将;蒙恬是秦始皇派的打击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打击匈奴的大将,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的民族关系的准确识记。
11.【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汉朝在龟兹(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方,西域各部落首领和官员都接受汉朝的册封。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地方的主权开始归于中国。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疆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时间。
12.【答案】C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古代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它东起(西汉都城长安),往西经过中亚,西亚许多国家,到达欧洲的(埃及、罗马),根据所学识记路线。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到达古罗马的线路。
13.【答案】D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元朝管理西藏的知识。
14.【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15.【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湘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丝绸之路。当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
16.【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答案是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汉通西域的相关知识。
17.【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丝绸之路”、“起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是这样的: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的大秦。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知识点。
18.【答案】D
【知识点】秦灭六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本题可运用顺序选择的解题技巧。从时间顺序上看,我们可以确定最早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地方是②河套地区,因为河套地区是秦朝大将蒙恬夺取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最早,据此可以排除了A、C两项。而最晚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地方是③西域地区,因为西域地区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建立西域都护才开始的,所以又排除了B项,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与事件的归位能力。
19.【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两汉的西域指的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问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20.【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1.【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鉴真与玄奘;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是唐玄宗时期,张骞通西域是西汉时期,郑和下西洋是明朝,马可·波罗来华是元朝,排序:西汉——唐朝——元朝——明朝,故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22.【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汉武帝时期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出使西域,建立了西域与汉朝友好的关系,为开创了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被定义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中国也被称为丝国)。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开辟。
23.【答案】D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以及地图信息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乌鲁木齐,符合图片中甲的地理位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24.【答案】B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出使通西域的准确认识。
25.【答案】A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指的是西汉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中国也被称为丝国)。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故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6.【答案】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7.【答案】(1)丝绸之路。
(2)长安,欧洲(或大秦)。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2)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由图中的丝绸之路的线路图,可以清楚的知道长安是起点;终点是欧洲的罗马(大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
28.【答案】发展状况:①北方匈奴严重地威胁着秦汉政权,北方人民深受其害,因此秦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朝组织了反击;②西汉时期张骞、班超等人通西域,设都护,加强同西域的经济交往和西域的管理;③秦征服南方少数民族,还迁徙人民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影响:①促进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扩大了我国版图;③有利于民族融合;④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秦朝匈奴威胁到秦朝的统治,为抵御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西汉初年,汉高祖反击失利,限于国力实行“和亲”。西汉汉武帝是组织大规模的反击,取得胜利。西汉时期张骞、班超等人通西域,设都护,加强同西域的经济交往和西域的管理;秦朝为发展经济,还征服南方少数民族,迁徙人民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影响是:从秦朝到汉朝,中原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由秦的战为主,转变为汉朝的和与战的交替,最后以和为主。这一过程促进了中原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我国版图;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内地与边疆关系的认识。
29.【答案】(1)丝绸之路;新疆
(2)台湾;荷兰、日本;120周年
(3)西藏或青藏高原一带;元朝
(4)新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台湾:一国两制。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1)材料一所讲述的内容是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因此,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成为这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材料二中的“夷洲”是指今天的台湾;它在明末清初中被荷兰占领;1895年,因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通过中日《马关条约》占领台湾;今天距台湾最后一次被侵占的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3)材料三主要讲述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因此,材料三中的“蕃”是指西藏或青藏高原一带;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瓣,元朝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4)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疆、西藏和台湾这三个地区采取的政策分别为:对新疆、西藏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台湾采取一国两制的政策。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的历史。(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疆、西藏和台湾这三个地区采取的政策。
30.【答案】(1)从长安延伸到洛阳或洛阳也成为起点。西汉;东汉。
(2)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
(3)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观察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可以发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不同。起点从长安延伸到洛阳。丝绸之路的开通最早是在西汉,那时西汉的都城是长安,所以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后来东汉定都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就由长安延伸到洛阳。(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既反映了洛阳的繁华,又反映出丝绸之路还传播了文化。洛阳白马寺是佛教建筑,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那时佛教应该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因此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反映出古代洛阳在丝绸之路上是集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3)材料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是研究汉魏时期洛阳城规模、结构等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是古代洛阳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见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2)本题考查的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的分析能力。
31.【答案】(1)大秦(罗马帝国);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3)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被誉为 “世界大七大奇迹”。甘肃:敦煌莫高窟,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4)有利于促进亚洲各国团结合作,促进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汉代的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的国家是大秦,也就是古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政府设立的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政府设立的机构是:伊犁将军。(2)通过分析材料二,我们可看出,一方面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另一方面,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位于陕西的人文景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被誉为 “世界大七大奇迹”。位于甘肃的人文景观:敦煌莫高窟,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综合性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的伟大战略意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新构建,有利于丝绸之路附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亚洲各国团结合作,促进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对新疆地区管辖的知识。(2)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知识。(3)本题考查的是位于陕西和甘肃的历史人文景观的知识。(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答案】(1)汉朝;长安
(2)新航路的路线: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从欧洲出发,绕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3)丝绸之路加强了亚欧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
(4)和平交往或平等贸易等。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1)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开通于张骞通西域之后,当时,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藏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可见,丝绸之路开通于中国的汉朝,起点是长安。(2)当时,迪亚士从欧洲出发,在前往印度的过程中发现了好望角;达伽玛沿着迪亚士的路线航行,开辟了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麦哲伦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3)丝绸之路加强了亚欧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即可。如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世界上最先将亚欧各地区联系起来,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新航路开辟只是开通另外一条通往东方的航线”亦可。(4)这要从目的上去比较,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黄金和财富,是一次充满血腥味的探险活动,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中国开通丝绸之路是为了加强同各国进行和平交往或者平等贸易,更能促进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丝绸之路更值得当今世界借鉴。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和起点。(2)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线及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名航海家。(3)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开通的巨大作用。(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丝绸之路开通与新航路开通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