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3水的浮力 第3课时(课件 28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3水的浮力 第3课时(课件 28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28:44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 水的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与物体重力关系;知道物体的
浮沉条件与物体密度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
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探究实践:利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推导、归纳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
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变化与灵活水平。
新知导入
鸡蛋的沉浮
(点击图片可播放)
问题讨论
1、鸡蛋在液体中只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鸡蛋水中沉下去,而在盐水中会浮上来,这个变化哪个力改变导致的?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况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鸡蛋本身重力没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液,而鸡蛋受到的浮力发生了变化(变大)。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况可能是由重力大小和浮力的大小决定的。
新知讲解
沉底
悬浮
漂浮
一、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1、物体在液体中沉底
(物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
2、物体在液体中悬浮
(物体既不露出液面,对容器底部也没有压力)
3、物体在液体中漂浮
(物体一部分露出液面)
(一)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的三种状态
(1)沉底时,物体受到的力有 ;
(2)悬浮时,物体受到的力有 ;
(3)漂浮时,物体受到的力有 ;
力的关系: ; V排与V物关系: ;
力的关系: ; V排与V物关系: ;
新知讲解
(二)物体不同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重力、浮力、容器底的支持力
力的关系: ; V排与V物关系: ;
G物=F浮+F支 V排 = V物
重力、浮力
G物=F浮 V排 = V物
重力、浮力
G物=F浮 V排 = V物
利用漂浮和悬浮(二力平衡)时,F浮=G物,可计算浮力大小
交流
漂浮与悬浮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漂浮与悬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不同点:
漂浮是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整个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新知讲解
二、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时:
1、若重力大于浮力,物体 ;
2、若重力等于浮力,物体 ;
3、若重力小于浮力,物体 。
下沉直到沉底
悬浮,始终平衡
上浮,直到漂浮
由此可知,只受到重力和浮力时,物体的浮沉由其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决定。
思考讨论
1、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怎样解释水中鸡蛋的浮沉状况呢?
鸡蛋在水中时鸡蛋重力大于其受到的浮力,鸡蛋下沉;当水中溶解一些食盐,这时鸡蛋本身的重力没变,但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了。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浮力等于重力时,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继续溶解食盐,液体密度继续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继续变大,当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又浮上来一些,直到最后鸡蛋漂浮,才静止。
2、这个过程,不仅说明鸡蛋的浮沉与其重力和浮力大小有关,还说明鸡蛋的浮沉与 有关。
鸡蛋的密度和液体密度大小
新知讲解
三、物体的浮沉与ρ物、ρ液的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体,如果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时:
1、若物体下沉:
根据G物=m物g=ρ物 gV物及F浮=ρ物 gV排液
物体下沉时,G物>F浮及V排液= V物,
可得到:ρ物>ρ液
即,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ρ物>ρ液,则物体下沉。
新知讲解
2、若物体悬浮:
根据G物=m物g=ρ物 gV物及F浮=ρ物 gV排液
物体悬浮时,G物=F浮及V排液= V物,
可得到:ρ物=ρ液
即,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ρ物=ρ液,则物体悬浮。
新知讲解
3、若物体上浮:
根据G物=m物g=ρ物 gV物及F浮=ρ物 gV排液
物体上浮时,G物<F浮及V排液= V物,
可得到:ρ物<ρ液
即,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ρ物<ρ液,则物体上浮。
新知讲解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状 态 G物与F浮关系 ρ物与ρ液关系 注意
上浮 G物<F浮 ρ物<ρ液 比较ρ物与ρ液判断物体浮沉时,仅限于实心物体
漂浮 G物=F浮 ρ物<ρ液
悬浮 G物=F浮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新知讲解
(1)称重法:F浮=G-F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V排g
(4)二力平衡法:悬浮或漂浮时F浮=G
五、物体的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举例
一个体积为 45分米3 、质量为 46.35千克的密封铁箱,不慎掉入海里。
(1)它将下沉到海底,还是悬浮在海水中,或是上浮到海面?
(2)如果这只铁箱掉在河里,又将如何?
(已知海水的密度为 1.03×103 千克 / 米3)
解:(1)铁箱受到的重力 G物=mg=46.35Kg ×9.8N /Kg=454.23N
铁箱受到的浮力F浮=ρ海水 gV排水=1.03×10 3 Kg/m3×9.8N/Kg×45×103m3
=454.23N
因为 F浮=G物,所以铁箱将悬浮在海水中。
(2)如果铁箱是掉在河水中,因为河水的密度比海水小,可见铁箱完全浸没在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要小454.23牛,即小于铁箱受到的重力,所以铁箱将会下沉到河底。
答 :铁箱将会悬浮在海水中。若是掉在河水中,铁箱将会沉入河底。
课堂练习
1、一物体的重力为 30 牛,用手按在水中浸没时 受到的浮力是 32N,则放开手后物体将 ( )
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无法判断
A
课堂练习
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上浮的物体一定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沉在容器底部的物体一定不受浮力
C.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悬浮
D.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课堂练习
3、120g物体放在盛满液体的杯子里, 溢出液体 90g,则( )
A.物体将沉入杯底
B.物体将漂浮在液面上
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
A
课堂练习
4、重为15 N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 溢出了5×10-4 m3的水。则此物体是(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
C.悬浮在水中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B
课堂练习
5、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增大
B.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C.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相同
D. 当木块漂浮时,向水中一直加入食盐,木块排开液体体积一直变小
C
课堂练习
6、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P为试管外壁上的点。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铁块放入试管内与挂在试管下相比( )
A. 液面将上升
B. 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将不变
C. P点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D. 总的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小
C
课堂练习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如图所示。
(1)三个小球的浮力F甲、F丙、F乙大小
关系是 。
(2)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丙、P乙
大小关系是 。
F甲=F丙>F乙
P甲>P丙=P乙
课堂练习
8、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其中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填字母)。
A.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填字母)。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3)其中_____球(选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C
A

课堂总结
物体浮沉与物体重力、密度关系:
当 F浮<G物 时,ρ液<ρ物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下沉;
当 F浮=G物 时,ρ液=ρ物,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
当 F浮>G物 时,ρ液>ρ物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上浮;
当物体漂浮 时,F浮=G物,ρ液>ρ物
当物体悬浮时, F浮=G物,ρ液=ρ物。
板书设计
ρ液>ρ物
V物=V排
F浮>G
V物=V排
上浮
漂浮:
V物>V '排;F'浮=G
ρ液=ρ物
V物=V排
F浮=G
V物=V排
悬浮
可静止在液体中任意位置
ρ液<ρ物
V物=V排
F浮<G
V物=V排
下沉
沉底(不密合):
V物=V排;
F浮+F支=G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内容;
3、预习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