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3水的浮力(3)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3水的浮力(3)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3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1.3水的浮力(3)教学设计
课题 1.3水的浮力(3)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浙教版八上1.3水的浮力中的第3课时物体浮沉条件,要求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它是学生运用浮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浮力知识的升华与拓展,是建立在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水和盐水中浮沉现象,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物体浮沉现象的认识,知道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对应的浮力与重力关系,从而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物体浮沉与物体、液体密度的关系。第4课时将对物体浮沉条件加以运用,让学生了解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等的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与物体重力关系;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与物体密度关系;科学思维: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探究实践:利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推导、归纳得出结论态度责任: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变化与灵活水平
重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鸡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浮沉现象:1、鸡蛋在液体中只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鸡蛋水中沉下去,而在盐水中会浮上来,这个变化哪个力改变导致的?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况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通过现象引发思考
讲授新课 首先让学生清楚几种状态:一、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一)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的三种状态 (二)物体不同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沉底时,物体受到的力有 ; (2)悬浮时,物体受到的力有 ; (3)漂浮时,物体受到的力有 ; 思考讨论:漂浮与悬浮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漂浮与悬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重力。 不同点: 漂浮是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整个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二、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时: 1、若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直到演义; 2、若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悬浮; 3、若重力小于浮力,物体上浮直到漂浮。 由此可知,只受到重力和浮力时,物体的浮沉由其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决定。 思考讨论:1、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怎样解释水中鸡蛋的浮沉状况呢? (解析:鸡蛋在水中时鸡蛋重力大于其受到的浮力,鸡蛋下沉;当水中溶解一些食盐,这时鸡蛋本身的重力没变,但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了。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浮力等于重力时,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继续溶解食盐,液体密度继续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继续变大,当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又浮上来一些,直到最后鸡蛋漂浮,才静止。)2、这个过程,不仅说明鸡蛋的浮沉与其重力和浮力大小有关,还说明鸡蛋的浮沉与 物体与密度 有关。三、物体的浮沉与ρ物、ρ液的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体,如果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时: 1、若物体下沉: 根据G物=m物g=ρ物 gV物及F浮=ρ物 gV排液 物体下沉时,G物>F浮及V排液= V物, 可得到:ρ物>ρ液 即,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ρ物>ρ液,则物体下沉。 2、若物体悬浮: 根据G物=m物g=ρ物 gV物及F浮=ρ物 gV排液 物体悬浮时,G物=F浮及V排液= V物, 可得到:ρ物=ρ液 即,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ρ物=ρ液,则物体悬浮。 3、若物体上浮: 根据G物=m物g=ρ物 gV物及F浮=ρ物 gV排液 物体上浮时,G物<F浮及V排液= V物, 可得到:ρ物<ρ液 即,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ρ物<ρ液,则物体上浮。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说一说:到现今,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求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五、物体的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称重法:F浮=G-F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V排g (4)二力平衡法:悬浮或漂浮时F浮=G例题、一个体积为 45分米3 、质量为 46.35千克的密封铁箱,不慎掉入海里。 (1)它将下沉到海底,还是悬浮在海水中,或是上浮到海面? (2)如果这只铁箱掉在河里,又将如何? (已知海水的密度为 1.03×10 3 千克 / 米3) 学生先明白沉底、悬浮和漂浮的特点三种状态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小结形成体系除了重力与浮力大小比较可知物体浮沉外,有时候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大小也可判断物体有浮或沉,以达到拓宽知识面的目的上面都是零碎的知识点,在此形成体系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运用物体浮沉条件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1、一物体的重力为 30 牛,用手按在水中浸没时 受到的浮力是 32N,则放开手后物体将 ( A ) 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无法判断 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上浮的物体一定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沉在容器底部的物体一定不受浮力 C.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悬浮 D.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3、120g物体放在盛满液体的杯子里, 溢出液体 90g,则( A ) A.物体将沉入杯底 B.物体将漂浮在液面上 C.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D.无法确定物体的沉浮 4、重为15 N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 溢出了5×10-4 m3的水。则此物体是( B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 C.悬浮在水中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5、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增大
B.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C.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相同
D. 当木块漂浮时,向水中一直加入食盐,木块排开液体体积一直变小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6、如图所示,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P为试管外壁上的点。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铁块放入试管内与挂在试管下相比( C ) A. 液面将上升 B. 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将不变
C. P点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D. 总的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小 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如图所示。 (1)三个小球的浮力F甲、F丙、F乙大小 关系是_ F甲=F丙>F乙__。 (2)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丙、P乙 大小关系是_ P甲>P丙=P乙__。 8、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情况,其中乙球下方的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1)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C___(填字母)。A.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2)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A___(填字母)。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3)其中__乙__球(选填“甲”“乙”或“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物体浮沉与物体重力、密度关系:当 F浮<G物 时,ρ液<ρ物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下沉; 当 F浮=G物 时,ρ液=ρ物,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 当 F浮>G物 时,ρ液>ρ物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上浮; 当物体漂浮 时,F浮=G物,ρ液>ρ物 当物体悬浮时, F浮=G物,ρ液=ρ物。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