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1 草原
草原:指半干旱地区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
本文介绍的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尔河下游。
知识拓展
舒庆春(1899-1966),笔名老舍,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走近作者
舒庆春(1899-1966),笔名老舍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洒脱
衣裳
干部
热乎乎
马蹄
礼貌
彩虹
蒙古包
拘束
线条
柔美
惊叹
草原
乐趣
目的地
奶豆腐
举杯
羞涩
感人
会心
微笑
xiū sè
mào
tí
字词学习
蒙古包
měng
蒙古族
蒙骗
mēng
欺骗。
启蒙
蒙上一层纸
méng
覆盖。
多音字
蒙
毯
裳
虹
蹄
腐
稍
微
陈
我会写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事情发展的顺序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人情美
——
景色美
整体感知
草原风光
蒙古包
空气
天空
小丘
羊群
清鲜
明朗
绿的、翠色欲滴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读第1自然段,
1.说说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原之美?2.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草原风光图
课文解读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形容青草很绿。
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辽阔、碧绿
课文解读
绿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草原
大花
羊群
绣
色彩迷人
比喻
课文解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是用水墨和淡的颜料在宣纸上涂抹。
渲染
指用线条画出事物的轮廓。
勾勒
草原多像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呀!
课文解读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
动态绿
生机勃勃
只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边界就会不太清晰。远远望去,小丘与白云相接,就像绿色要流到云里了。
课文解读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作者觉得草原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既看不够草原的美景,又想通过吟诗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看到这草原的美景,作者心里感受如何?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如果是你置身于草原,你会低吟怎样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课文解读
如果你是骏马、大牛,会回味草原的哪些乐趣?
对比讨论: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情景交融,
让读者感同身受。
互动讨论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试着背一背第一自然段。
天空
地面
从上到下
互动讨论
草原美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另外两个画面。
——喜迎远客图(第2—3自然段)
——主客联欢图(第4—5自然段)。
交流:这两个场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文解读
蒙汉
情深
喜迎远客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颜色鲜艳
服饰的美丽
盛装疾驰,远迎来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
课文解读
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蒙古族同胞穿着颜色鲜艳的节日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
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诗情画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受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
课文解读
默读第3、4自然段,画出具体表现“蒙汉情深”的地方。
课文解读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________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的____不同,__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主客相见
情谊热烈、深厚。
课文解读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汉
情深
主客联欢
奶茶__上了,奶豆腐__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____,谁都又那么____,一点儿______。不大一会儿,____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____,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____。鄂温克族姑娘们给客人们______。
礼貌
亲热
不拘束
好客
敬酒
敬酒
唱民歌
倒
摆
课文解读
蒙汉
情深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联欢话别
课文解读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蒙汉情深,依依惜别
课文解读
发挥想象,具体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互动交流
太阳已经偏西,夕阳下的大草原更加楚楚动人。我们与蒙古族同胞紧紧地握着手,他们的手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大家相视无语,眼中的泪水是感情最真实的流露。良久,他们才恋恋不舍地松开手。回想着那动人心弦的马头琴声,那纯真而令人回味的浓浓奶茶,回想着与蒙古族同胞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我们怎能忍心离开?
互动交流
汽车引擎的发动声打破了草原的寂静,我们就要分别了,我对大家说:“谢谢你们今天的热情款待。欢迎你们到我们那儿做客,再见了,朋友们!”一位老翁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说:“我们一定会去的。再见,亲爱的朋友,美丽的大草原永远欢迎你们!”大家上了车,他们骑着马与我们同行。走了许久,他们才停下。我们回过头,只见他们挥着手,直到我们远去……
互动交流
草原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上的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等。这些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那达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拓展延伸
朗读指导:本文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的,语气是喜悦欢畅的,语调是活泼上扬的,语速稍快。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部分时,语调舒缓流畅,读出陶醉的情态。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蒙古族同胞欢迎远客和款待客人的部分时,语气欢快奔放,语调热情上扬,语速轻快,充分体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课后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课后习题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这段话中第一句直接描写了草原的碧绿辽阔,第二句写出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写景不能单纯地只写景,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课后习题
其他类似的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课后习题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从“远道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主人的人情美和“蒙汉情深”。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