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4.4、升华和凝华
气态
固态
液态
凝固
熔化
液化
汽化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
?
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 ?
前面我们学习了固态与液态之间、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a
b
这与潮湿的衣服晾干有没有区别
b.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会越变越小,最后消失。
c.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c
d
这与秋冬季节,窗玻璃上的“出汗”有何不同?
d.灯泡用得时间长了,灯泡上会发黑。
一、升华与凝华
实验器材:烧瓶、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固态碘。
活动:探究 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实验的观察要求:
1、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2、停止加热,在烧瓶壁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记录:
1、加热的过程中,紫色的碘蒸气充满了烧瓶,无液态碘出现。
2、停止加热,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烧瓶壁上看到附着一层紫黑色的碘。
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分析与论证:
1、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实验结论:
冰
水蒸气
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解释
升华
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晾干了,这是为什么?
室内水蒸气
凝华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内侧
小冰晶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秋冬季节,玻璃窗上会“出汗”,为什么?
(遇冷)
钨丝
钨蒸气
钨的颗粒
固态
固态
气态
凝华
吸热
放热
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什么现象?
烧黑的灯泡
升华
雪
霜
水蒸气
小冰晶
(遇冷)
雾淞
凝华
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的冰状胡须。
解析: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发生升华现象时,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被吸后,就发生了凝华现象。
趣味物理
二、人工降雨
把干冰撒入冷云层中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
人工降雨剖析图
小冰粒变大而下降
下降
人工降雨剖析图
暖流
遇到暖流熔化为雨点降落
人工降雨剖析图
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放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雨
遇到暖空气后,冰晶熔化
人工降雨的物态变化
熔化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的烟雾。
(离干冰较近地方的水蒸气将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舞台上的“雾”是怎么造出来的?
1.做碘的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说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由此可以推断气体凝华时要__________。
2.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能够___________热量,所以常用它来使运输中的物品________,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冬天,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现象,冰棒的包装纸上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
放热
吸收大量
降温
液化
凝华
课堂练习
4、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
D
c
5、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6、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由新鲜蔬菜除去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取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证其新鲜的味道.下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 )
A.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
B.将蔬菜放在热铁锅上烘烤除去水分
C.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入低压环境中升华 除去水分
D.将蔬菜冷冻除去冰块即可
C
7.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I.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 卫生球变小了
C. 霜的形成
D. 雾、露的形成
E.水结冰
F.夏天衣服被晒干
G.冰化成水
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升华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8、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A
9、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D
10. 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熔化
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凝固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汽化
吃冰棒解热 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升华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1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而水蒸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故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因为下霜时气温较低,人常感到冷。下雪天气温度本来就低,下雪后,雪的熔化时要向周围空气吸热,而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升华(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小结: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
总结:物态变化中的七个“三”
1.三种状态: ①固态 ②液态 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 ②汽化 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 ②液化 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 ②汽化与液化
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点(温度) :①熔点 ②凝固点 ③沸点
6.三个温度不变: ①晶体熔化时温度;
②晶体凝固时温度; 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7.三个条件:
①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