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2.C、H、O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质相同
D.生物界具有独特的元素
3.(2012·江苏盐城中学期末)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4.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有200个肽键,则形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数、脱水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游离的氨基数至少分别是( )
A.200、196、200 B.204、200、4
C.204、204、4 D.204、200、204
5.(2012·江苏盐城中学期中测试)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自由水含量变化情况是( )
A.会升高 B.会降低 C.不变化 D.波动不大
6.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
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核糖和尿嘧啶
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核糖和胸腺嘧啶
7.“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认识到利用“测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实验室中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及颜色反应分别是( )
A.斐林试剂 砖红色 B.二苯胺试剂 蓝色
C.健那绿 蓝绿色 D.双缩脲试剂 紫色
8.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
①核糖核酸 ②脱氧核糖核酸 ③蛋白质 ④脂类
⑤糖类
A.②③ B.②⑤ C.①③ D.②④
9.现有如下材料,它们中与斐林试剂作用呈砖红色,与苏丹Ⅲ染液作用呈橘黄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的实验材料分别为( )
①苹果汁 ②菜籽 ③豆浆 ④梨汁 ⑤花生仁 ⑥鸡蛋清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④,③⑤,②⑥
10.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核酸储存遗传信息
C.核酸有DNA和RNA两种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11.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合成纤维素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12.下图中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1和M2依次表示脂肪、糖类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
13.(2012·江苏淮安范集中学期末)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A. B.
C. D.
14.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5.(2012·江苏盐城中学期末)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
脂肪
②
橘黄色
—
①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A..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
B.蔗糖、苏丹Ⅲ染液、红色
C.还原性糖、苏丹Ⅲ染液、紫色
D.果糖、苏丹Ⅳ染液、红色
16.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蛋白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
A.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而数目、排列顺序都相同
B.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而种类、排列顺序都相同
C.所含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多肽链的数目及空间结构不同
D.所含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相同和多肽链的数目及空间结构不同
17.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A.3、3、2 B.4、3、3
C.2、2、2 D.3、4、2
18.(2012·江苏盐城中学期中测试)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
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
19.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DNA、RNA B.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苷酸 D.淀粉、淀粉酶
20.某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6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形成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C.该多肽中有3个肽键
D.该多肽中有不止1个羧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7分)以下几种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请完成有关问题。
(1)氨基酸结构的差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
(2)7种氨基酸在细胞的核糖体中通过________方式形成一条肽链,此过程可形成________个肽键,得到___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
(3)如果上述肽链原长度不变,改变其中______________,就可改变该肽链的性质。
(4)若两个蛋白质分子均由两条(2)中的肽链构成,那么这两个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是否一定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____________,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
(2)A和B各表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P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Ⅳ结构不同的原因从P分析是______________。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符号)
23.(5分)画概念图。请你分析下图,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文字。
24.(8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材料中,含水量较低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含水量最高,由图可推知,一般生物体内水分的含量约占体重的________。
25.(12分)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性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__________时红薯还原性糖含量最高,原因是还原性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 ℃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性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性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性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性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 ℃的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次是蛋白质。
答案:D
2.答案:B
3.解析:核酸含有的元素是C、H、O、N、P,脂肪和糖类含有的元素是C、H、O,只有蛋白质才可能含有S、Fe等元素。
答案:C
4.解析: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有4条肽链,共有200个肽键,需要204个氨基酸分子形成,脱水缩合生成的水分子数是200,游离的氨基至少是4个。
答案:B
5.解析:生物体内自由水比例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但抗逆性(如抗旱性)越弱。
答案:A
6.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由脱氧核糖、磷酸和A、T、G、C四种碱基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其由核糖、磷酸和A、U、G、C四种碱基组成。
答案:B
7.解析: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其与蛋白质会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D
8.解析:脱氧核糖核酸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
答案:A
9.解析:与斐林试剂作用呈砖红色的是还原性糖,所以与之对应的实验材料是苹果汁和梨汁;与苏丹Ⅲ染液作用呈橘黄色的是脂肪,所以与之对应的实验材料是菜籽和花生仁;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的是蛋白质,所以与之对应的实验材料是豆浆和鸡蛋清。
答案:B
10.解析:核酸有DNA和RNA两种,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答案:D
11.解析:纤维素的成分是多糖,纤维素酶的成分是蛋白质,遗传物质的成分是核酸,所以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合成纤维素酶的遗传物质三者的基本单位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答案:B
12.解析:根据有机物的主要功能,可以推断出M1、M2、M3、M4依次表示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A错误;B正确,C错误,组成蛋白质的m3是指氨基酸,组成核酸的m4是指核苷酸;D错误,不同的核酸在结构上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
答案:B
13.解析:C项中氨基与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中心碳原子上,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答案:C
14.解析: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说明有蛋白质,若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于细胞膜上,所以该物质是糖蛋白。
答案:C
15.解析:斐林试剂是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脂肪遇苏丹Ⅲ染液呈橘黄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答案:C
16.解析:蛋白质功能的不同是由不同的结构决定的,而蛋白质不同的结构是由所含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多肽链的数目及空间结构不同决定的。
答案:C
17.解析:第一步,将五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的挑出来,根据是每个氨基酸分子里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而且它们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鉴别结果②④不符合要求而淘汰;第二步,将挑出的氨基酸①③⑤缩合成三肽,并写出化合物的简式;第三步,数出三肽化合物中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氨基2、羧基2、肽键2。
答案:C
18.解析:缺少钙,会导致人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提高,使人发生肌肉抽搐。
答案:B
19.解析:DNA、RNA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核糖、淀粉的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蛋白质)、性激素(固醇)、淀粉酶(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答案:A
20.解析:题干提供的氨基酸中每一个都只含有一个氮元素,根据多肽的分子式可以确定是其由四个氨基酸脱去3分子水而形成的,又由于多肽分子中有两个硫元素且无二硫键,可以确定四个氨基酸中必定有两个是半胱氨酸(C3H7NO2S),再根据多肽的分子式计算出另两个氨基酸共有碳原子数为21-3×2=15,只有苯丙氨酸(C9H11NO2)1个和亮氨酸(C6H13NO2)1个才符合题意,这三种氨基酸都只有两个氧原子(只有一个羧基),所以此多肽只有一个羧基,根据计算不难得出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为32和5。
答案:D
21.解析:构成天然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它们有共同的结构通式,其中R基的不同是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唯一因素。氨基酸分子通过缩合作用形成肽键,相邻两个氨基酸缩合后通过肽键相连接并失去一个水分子,因此减少的分子质量为失去的水分子的质量之和。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结构的蛋白质,而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也各不相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复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答案:(1)R基
(2)脱水缩合 6 6 108
(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不一定相同。分别由相同的两条肽链经盘曲折叠可形成空间结构不同的两种蛋白质分子
22.答案:(1)葡萄糖 淀粉
(2)N、P N
(3)略 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4)Ⅱ、Ⅳ
23.答案: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约20种 多肽 肽键 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24.解析:水在生物体的细胞内以两种形式存在: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含量比较稳定;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不同的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差别较大。
答案:(1)花生 大麦 在种子晒干过程中自由水大量流失,使含水量下降 (2)水母 60%~90%
25.解析:(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性糖。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性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 ℃时还原性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性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性糖。(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性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性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1)60 ℃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②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 沸水浴加热2 min
实验结果预测: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