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0-08 17: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苏教版必修1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2.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器官的大小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B.鸵鸟的卵细胞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C.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相同
D.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判断其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判断无关?(  )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一个直径为1 mm的小圆点,则视野内所看到的小圆点(  )。
A.面积为30 mm2 B.直径约为30 mm
C.面积扩大到30倍 D.直径约为110 mm
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切片时,先低倍后高倍是因为低倍镜下易找到观察的目标
B.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放大光圈或将平面镜换为凹面镜采光
C.低倍镜下的视野中,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像,此时应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D.观察叶绿体时也可不用高倍镜,因为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比较大
6.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①乳酸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球菌 ④酵母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膜两侧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球形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D.组成膜的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
9.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0.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无关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②的协助
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1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是有差异的
C.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
D.核孔是DNA、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12.下列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作用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通过mRNA决定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质为细胞核的代谢提供原料等物质
C.细胞质基因决定着细胞核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才能实现
13.正在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和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都不存在(  )。
A.染色体和中心体 B.细胞壁和细胞核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液泡和原生质层
14.下图所示结构,不能表达下列哪项生理过程?(  )
A.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
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C.汗腺细胞分泌汗液
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
15.下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大肠杆菌、黑藻、酵母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可表示它们都具有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哪项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细胞核
16.容易被甲基绿和派洛宁染色的物质以及染色后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A.DNA、RNA;红色、绿色 B.DNA、RNA;绿色、红色
C.RNA、DNA;红色、绿色 D.RNA、DNA;绿色、红色
17.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18.下列物质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时,既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的一组物质是(  )。
①CO2 ②K+ ③葡萄糖 ④甘油 ⑤氨基酸 ⑥O2 ⑦蛋白质
A.①⑥⑦ B.②③⑦ C.③④⑤ D.①④⑥
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20.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是培养液中的3 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立即下降,这种药物可能是(  )。
A.使细胞膜变成全透性 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
C.加快细胞膜的流动 D.使载体运动方向改变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左、右分别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______,其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
(2)在左、右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填编号)。
(3)若左侧图所示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有3H出现的细胞器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4)下图所示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填编号),与吸水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填编号)。
(5)用__________法可分离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成分和功能;经研究发现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填编号)。
22.如图甲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乙表示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C物质是蛋白质,则结构A是__________,其形成与__________(结构)有关。
(2)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C、D类物质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a.呼吸酶     b.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3)G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G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到排出细胞外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4)若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①②③分别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以及几种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肝细胞的细胞膜,在a~c三种物质进出方式中,表示O2运输的是________,表示K+运输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甘油、胆固醇等之所以能优先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
(3)若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代谢活动加强,则该膜结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若将该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则膜的厚度将变________。
(4)把两种不同种类的海绵细胞混合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同种的海绵细胞能结合在一起,这种识别作用主要是由图中的[ ]________来实现的。
24.如下图表示来源相同的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细胞处于__________状态。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 
(3)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溶液中,则图A与图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将洋葱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浓度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发生过程,其形态的变化顺序将如图所示的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①处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构成,这是动植物的共性,说明动植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动植物由细胞构成,但不代表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不完全一样;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
2答案:C 解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根据功能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的原理可知C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通过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如果是真核细胞,再通过有无细胞壁判断是动物细胞或是植物细胞,而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膜上也都有磷脂。
4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含义为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5答案:C 解析:观察切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目标。把低倍镜下看不清晰的物像调清晰需调节细准焦螺旋,换用高倍镜不起作用。叶绿体比较大,用低倍镜可以看清楚。
6答案:D 解析:乳酸菌和肺炎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变形虫是动物,细胞内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含有膜结构;酵母菌是真菌,细胞内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7答案:C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答案:B 解析:变形虫伸出伪足和白细胞吞噬病菌,其细胞膜形态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为基础的。
9答案:A 解析:磷脂分子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在本题中疏水性的油滴自然和磷脂的尾部相连。
10答案:A 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②是蛋白质,所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蛋白质有关。
11答案:D 解析:核仁与RNA合成有关,与核糖体合成有关;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NA不能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12答案:C 解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关系: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细胞质虽然控制一些性状,但还要受到细胞核的影响。所以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13答案:A 解析: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质),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中心体,质壁分离时有染色质,但没有染色体。
14答案:C 解析:题图表示的是外排作用,外排的对象是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等。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淀粉酶等消化酶、胰岛素属于蛋白质。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汗液的分泌不属于外排作用。
15答案:B 解析:大肠杆菌、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DNA是游离的,无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真核细胞有细胞核、染色体,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16答案:B 解析:甲基绿与DNA结合显绿色或蓝色;派洛宁与RNA结合显红色。
17答案:C 解析:膜载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所以A项错误;葡萄糖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都有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B项错误;线粒体外膜是线粒体的边界,主要对线粒体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内膜上分布着很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C项正确;变形虫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都是蛋白质和磷脂,所以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不需要载体也不需消耗细胞能量的进出细胞方式为简单扩散。题干给出的物质中,CO2、甘油、O2为简单扩散。
19答案:D 解析: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高尔基体不能合成蛋白质。
20答案:B 解析: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说明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进行的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加入箭毒物质后使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下降,说明箭毒影响了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或载体的活性。
21解析:①~⑨分别表示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膜、高尔基体、细胞核、内质网。(1)细胞膜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前两者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3)亮氨酸用于合成消化酶,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在细胞中有分泌蛋白出现的细胞器的先后顺序为:④核糖体→⑨内质网→⑦高尔基体。(4)植物细胞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与吸水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5)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答案:(1)⑥ 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 (2)②⑧ (3)④→⑨→⑦ (4)①② ③ (5)差速离心 ④⑤
22解析: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C、D分别代表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呼吸酶、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胞内蛋白,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G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到排出细胞外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此问时需要注意的是G物质进入细胞、D物质排出细胞都要经过细胞膜。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融入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融入细胞膜,故最终是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高尔基体的膜面积相对稳定。
答案:(1)核糖体 核仁 (2)abd c (3)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3解析:氧气的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K+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甘油、胆固醇和磷脂都属于脂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它们能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代谢活动越旺盛,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强。如果把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由于细胞吸水,膜的厚度会变小。细胞的识别功能与糖蛋白有关。
答案:(1)b a (2)磷脂双分子层 (3)流动性加强 小 (4)D 糖蛋白
24解析:(1)观察图示可见A图中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在某些部位有空隙,可判断A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2)图中显示C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空隙比A细胞大,B细胞的细胞壁与细胞膜间无空隙,由于三个细胞的来源相同,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应是C>A>B。
(3)由于细胞来源相同,A发生质壁分离,B未发生质壁分离,所以A细胞所处的溶液浓度大于B细胞所处的溶液浓度。
(4)处于高浓度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应未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出现质壁分离,最后质壁分离应越来越明显。
(5)①是指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外界溶液可自由通过,进入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内的物质除水分子之外都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而存在于细胞膜与细胞壁间隙,所以①指外界溶液。
答案:(1)质壁分离 (2)C>A>B (3)A B (4)B A C (5)外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