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2.6地球表面的变化(课件 18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五年级上册 2.6地球表面的变化(课件 18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18: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6.水的作用
教科版五上《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
土地变成这样,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能和降水有关?
(可找适宜的容器代替)
需要的材料
需要的材料
想一想,这些材料分别用来模拟自然界的哪些事物与现象?
降雨
自制喷水器洒水
小山丘
堆好的土壤
需要的材料
便于观察“降雨过程”中山丘上松散土壤的位置变化
需要的材料
降雨前 降雨后
“小山丘”的样子
实验记录表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模拟降雨对土地的影响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小山丘顶部明显变矮,粉沙及部分土壤被雨水冲刷至较平坦处,说明水对土壤有侵蚀作用。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会造成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形地貌。
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降雨形成的流水对土地产生侵蚀,在地表形成许多沟壑和溪流,溪流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
想一想,这些材料又分别用来模拟自然界的哪些事物与现象?
河流
水壶向塑料杯中倒水,水从塑料杯小孔流出形成的水流
河床
土壤中间1cm深的小沟
(可找适宜的容器代替)
需要的材料
模拟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在河水不断冲刷后,河床变宽变深,且河水将土壤从上游搬运到下游较平坦的地方堆积起来,说明河流对土壤不仅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
上游
上游
下游
下游
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同时把岩屑和土粒冲到河里,河水夹杂着这些颗粒对河岸进行磨削。在岩石较硬的地区,河水不断向下切削,使河谷加深。在岩石土壤松软的地区,河岸常被冲塌,泥沙石块被流水带走。
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和土壤,在温度和风力的参与下,磨削、溶蚀河底和河岸,加深和拓宽河床。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形似三角形的平地,叫作三角洲。
资料卡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结合模拟实验和资料卡,现在你能试着分析第一湾和沙洲这两处地表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吗?
图中可以看到,U型湾凹岸被侵蚀,同时凸岸有明显的沉积现象。沙洲同样有明显的泥沙堆积现象,两者很大程度都是由于河流对地表的沉积作用造成的。
由于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造就了地球表面许多丰富、独特的地形地貌。
水还能如何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再接着研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