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电阻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3电阻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21: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6.3 电阻
目 录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核心素养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和反思
《电阻》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学习了电流、电压以后紧接着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理解电阻及其决定因素,是变阻器、欧姆定律等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教材分析
通过初二的学习,已经基本了解实验探究的主要环节,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但是面对一个新的探究课题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二、学情分析
1.物理观念
(1)认识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能画出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知道电阻单位及其换算。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2.科学思维
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
3.科学探究
基于观察、思考与合作,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积极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三、核心素养内涵
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说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四、教学的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1.通过演示实验,直观感知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通过自主阅读,知道电阻基础知识。
3.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4.通过反馈练习,评价学业质量。
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演示实验,启发引导
学生实验,突破难点
反馈练习,深化知识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问题引入
六、教学过程
  导线大多是用铜做的。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想想看,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呢?
问题引入
演示1
  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接不同的导体,小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
实验电路
实验现象
环节一:演示实验、启发引导
  在上述实验中,接入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并继续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A
B
A
实验电路
实验现象
  把铜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示数较大,小灯泡较明亮。
演示2
环节一:演示实验、启发引导
  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镍铬合金丝的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问 题
环节一:演示实验、启发引导
 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
  2.单位:欧姆(ohm),简称欧,符号Ω。
  3.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4.电阻器
  在电子技术中,我们常用到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电路图中用符号 表示。
一、电阻
猜一猜: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阻
长 度
材 料
横截面积
方法:如何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
控制变量法
导体温度
【提出问题】 【猜想】
环节二:学生实验、突破难点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如何反映电阻的大小?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电流越大,说明导体的阻碍作用越小,电阻越小。
思考: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转换法
【提出问题】 【猜想】 【进行实验】
探究1: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提出问题】 【猜想】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结论1:导体的电阻与材料 。
有关
【提出问题】 【猜想】 【进行实验】
探究2: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探究3: 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提出问题】 【猜想】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结论1:导体的电阻与材料 。
结论2:当导体的 、 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
结论3:当导体的 、 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
有关
材料
横截面积

材料
长度

环节三:反馈练习、深化知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小
B.导体越粗,其电阻越大
C.导体越细,其电阻越大
D.在导体的材料、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
2. A、B两根完全一样的导线,长度都是1 m。
把A剪去一半,再拉长到1m,与B相比,哪个电阻大?
环节四: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当堂检测
小组代表上台描述电阻与某一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
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课后习题
2.探究作业:如何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写一份简单的实验方案。
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符号:R
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关系:1MΩ=1000kΩ=106Ω
3.电路图符号:
4.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七、板书设计
学生系统接触物理学科的时间不长,但对物理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观察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但理解和分析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物理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去探索物理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八、教学反思
谢 谢!